第16章 鴻鈞一講2
字數:6532 加入書籤
就在紫霄宮中眾人因鴻鈞尚未現身而各懷心思之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咆哮聲。眾人紛紛轉頭望向宮外,隻見一隻威風凜凜的炎麟獸腳踏火雲,呼嘯而來。炎麟獸背上,李易負手而立,神色淡然,其身後跟著徒弟金翅大鵬、孔宣,以及道童靈心、靈明。
炎麟獸降落在紫霄宮前,李易等人從容而下。孔宣一臉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師傅,你已然是混元大羅金仙,比那鴻鈞強大許多,為何還要前來?況且鴻鈞與你不和,此中緣由弟子實在不解。”
李易微微仰頭,目光深邃,似是望向無盡虛空,緩緩說道:“孔宣,修行之路漫漫,不可隻看眼前的強弱與恩怨。鴻鈞講道,乃是洪荒中的大事,其中或許蘊含著對眾生有益的玄機,為師自當前來一探究竟。”
金翅大鵬眼神堅定,說道:“師傅心懷天下,弟子佩服。”
道童靈心眨著靈動的眼睛,說道:“不管怎樣,能跟隨師傅前來,定是一番奇妙的經曆。”靈明也在一旁連連點頭。
此時,眾人看到李易到來,紛紛上前問安。
三清中的老子微微拱手,神色平靜而尊敬地說道:“李易道兄,許久不見,風采依舊。”
元始天尊則麵露複雜之色,心中暗想:“這李易實力高深莫測,此番前來不知是何意。”但表麵上還是客氣地說道:“道兄蒞臨,實乃紫霄宮之幸。”
通天教主性格豪爽,大笑道:“李易道兄,能在此相遇,真是太好了!”
女媧微笑著行禮,眼中帶著幾分好奇和敬重。
帝俊和太一帶領著妖族眾人,恭敬地說道:“李易前輩大駕光臨,我等倍感榮幸。”
十二祖巫則是毫不猶豫地下跪行禮,共工大聲說道:“李易上仙,我等巫族對您敬仰已久。”祝融也跟著喊道:“願上仙福澤深厚。”
李易微笑著一一回應,舉止間盡顯大氣與從容。
就在這時,鴻鈞現身了。他看到李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光芒,但很快恢複平靜,開口說道:“李易道友能來,實乃吾之榮幸,還請雲台高坐。”
眾人聽聞,心中皆是一驚。要知道,能得鴻鈞如此邀請,可見李易在鴻鈞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李易也不推辭,帶著眾人走向雲台。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鴻鈞此番邀請,不知是何用意,但既來之,則安之。”
孔宣跟在後麵,心中依舊充滿疑惑,但也不敢再多言。
金翅大鵬則一臉興奮,覺得此次定能有大收獲。
靈心和靈明有些緊張,緊緊跟在李易身後。
眾人看著李易等人在雲台上落座,心中各有所思。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有的則是敬畏。
而此時的李易,目光平靜地看向鴻鈞,等待著他開講大道,心中卻也在警惕著可能出現的變數。
鴻鈞看著在雲台上落座的李易,臉上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緩緩開口說道:“李易道友,許久不見,未曾想今日能在此與你再度相逢。”
李易神色從容,微微頷首回應道:“鴻鈞道兄,此番能來聆聽道兄講道,也是我的機緣。”
鴻鈞目光深邃,似是能洞悉一切,輕聲說道:“道友已然成就混元大羅金仙之位,想必對這天地大道有著獨特的見解,不知今日可願與眾人分享一二?”
李易心中一凜,知曉鴻鈞此言別有深意,淡然笑道:“道兄說笑了,在道兄麵前,我這點見解實是微不足道。道兄即將開講大道,我等皆是懷著虔誠之心前來學習。”
鴻鈞輕輕捋了捋胡須,微微眯起雙眼,說道:“道友過謙了。想這洪荒世界,強者輩出,然能如道友這般超凡脫俗者,屈指可數。不知道友對這洪荒未來的局勢有何看法?”
李易目光平靜如水,沉思片刻後說道:“洪荒世界變幻莫測,未來之事難以預料。但我相信,隻要眾生秉持正道,遵循天道法則,自能開創出一番繁榮景象。”
鴻鈞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接著說道:“道友所言甚是。隻是這正道難尋,法則難守,不知道友可願與我一同引導眾生,使其不偏離正軌?”
李易心中一動,他深知這其中的責任重大,也明白鴻鈞此番話或許另藏玄機,當下謹慎地回答道:“道兄德高望重,有您引領眾生,已是莫大的福祉。我自當盡力協助,為洪荒的安定出一份力。”
鴻鈞哈哈一笑,說道:“甚好,甚好。那今日就讓我們共同為這在座的諸位,開啟大道之門,指引他們前行的方向。”
李易微笑著應道:“願隨道兄。”
兩人的交談看似平和,實則暗藏機鋒。周圍的眾人皆屏氣凝神,不敢出聲,心中卻對這兩位大能之間的對話揣測紛紛。
鴻鈞現身之後,目光緩緩環視在場眾人。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靜,仿佛能洞察每一個人的內心。然而,當他在心中默默點數到場人數時,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這紫霄宮中,此刻雖有各方大能齊聚,包括三清、女媧、鎮元子、紅雲、鯤鵬等等,但細數之下,卻僅有 2999 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鴻鈞心中暗自歎息:“與那三千大道僅差一人,天衍五十,遁去其一,不可圓滿,實乃天意。”他深知這是天道的規則,大道難以達到絕對的完美和圓滿。
他抬頭望向虛空,似乎在與那冥冥之中的天道交流。在場眾人見鴻鈞這般神情,心中也都泛起了嘀咕。
元始天尊麵露疑惑,輕聲對老子說道:“大哥,不知聖人為何如此神態,難道這其中有何不妥?”
老子微微搖頭,示意元始天尊莫要多言。
女媧則是美眸流轉,心中思索著這缺一人的緣由是否會影響此次講道。
鎮元子輕撫著手中的地書,心中也在揣測著天意。
紅雲天性善良,倒是沒有想太多,隻是靜靜地等待著鴻鈞聖人接下來的舉動。
鯤鵬則眼神閃爍,暗自盤算著這缺一人是否會給自己帶來什麽機會。
而準提和接引互相對視一眼,心中都在祈禱著不要因為這缺一人而影響他們獲取大道的機緣。
十二祖巫們則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的茫然。
就在眾人各自心思浮動之時,鴻鈞收回了望向虛空的目光,重新恢複了那平靜而威嚴的神態。他清了清嗓子,準備開始講道,似乎已經接受了這不可圓滿的局麵。
鴻鈞環視完到場人數後,神色肅穆,緩緩開口說道:“今諸位齊聚紫霄宮,乃是天大的機緣。從今以後,便按此座位排座吧,不可再爭。”
此言一出,場中眾人神色各異。那六個得到蒲團的幸運兒,三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媧,西方二聖接引和準提,皆是麵露欣喜之色。
老子神色淡然,但眼底的一抹輕鬆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愉悅。他深知,這座位的安排或許意味著未來在這洪荒中的某種特殊機緣。元始天尊則是一臉驕傲,挺直了腰杆,仿佛在向眾人宣告他的與眾不同。通天教主性格豪爽,雖欣喜卻也沒有過多的表露,隻是暗自下定決心,定要借此機緣,為自己的道途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女媧則是麵帶微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她本就心懷慈悲,這座位的獲得讓她更覺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西方二聖接引和準提,原本來自偏遠貧瘠之地,此刻得到這珍貴的蒲團之位,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接引雙手合十,默默感恩,準提則是忍不住露出了幾分得意之色。
而那些未得蒲團之人,臉上則是寫滿了失落和不甘。他們仿佛預感到自己失去了某種至關重要的機遇。
鯤鵬本是上古異種,有著極大的野心和抱負。他本以為以自己的實力和速度,定能搶到一個蒲團之位,卻不曾想被紅雲這個老好人給壞了事。此刻,他看向紅雲的眼神中充滿了怨恨。
紅雲生性善良單純,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讓座之舉會引發如此大的波瀾。此刻見鯤鵬怨恨的目光,心中滿是不解和委屈。
“我不過是好心讓個座,為何他要如此仇視於我?”紅雲心中暗自苦惱。
鎮元子在一旁,輕輕拉了拉紅雲的衣袖,低聲說道:“紅雲兄,莫要煩惱。這鯤鵬心胸狹隘,不必與他一般見識。”
紅雲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鎮元子兄,我本是無心之舉,卻不想惹出這般麻煩。”
而在另一邊,東皇太一和帝俊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陰霾。他們統領妖族,本就心高氣傲,如今沒有得到蒲團之位,讓他們覺得顏麵無光。
十二祖巫們則是個個怒氣衝衝,他們本就性情暴躁,直來直去,認為這座位的安排不公平。共工大聲嚷道:“這算什麽?俺們巫族可不怕!”祝融也跟著喊道:“就是,憑什麽我們沒有蒲團!”
一時間,紫霄宮中氣氛緊張,眾人的心思都在這座位的得失之間翻騰。
就在這時,鴻鈞輕咳一聲,場中頓時安靜下來。
“機緣天定,不可強求。既已安排妥當,便莫要再為此事爭執。”鴻鈞的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眾人耳邊回響。
然而,鯤鵬心中的怨恨卻絲毫未減。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紅雲付出代價。
“紅雲,你壞我大事,我定不會放過你!”鯤鵬在心中怒吼。
而紅雲依舊是一臉的無辜和迷茫,他不明白為何自己的善舉會換來這樣的結果。
此時,鴻鈞準備開始講道,眾人也暫且收起了各自的心思,將注意力集中到即將開始的大道之音上。但那未得蒲團之人心中的不甘,以及鯤鵬對紅雲的怨恨,卻如同隱藏在暗處的火苗,隨時可能燃燒起來。
孔宣望著那六個坐在蒲團上的人,心中滿是疑惑,轉頭向李易問道:“師傅,這蒲團究竟有何機緣?為何眾人如此看重?”
李易目光深邃,凝視著那幾個蒲團,緩緩開口說道:“孔宣,這蒲團的機緣可非同小可。你且聽為師細細道來。”
“這蒲團乃是鴻鈞道祖以混沌中的神秘材料,輔以無上法力煉製而成。其蘊含著極其強大的道韻和法則之力。坐在這蒲團之上聽道,能讓人更加清晰地領悟鴻鈞道祖所講的大道精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這蒲團還具有聚攏天地靈氣之能。在聽道之時,蒲團會自動匯聚周圍的靈氣,滋養著坐在上麵之人的身心,使其悟性大增,修煉事半功倍。不僅如此,據說這蒲團還與鴻鈞道祖的成道之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得到蒲團之人,在未來的修行道路上,會得到更多的天道眷顧。遇到瓶頸時,也更容易突破。甚至在麵臨生死危機之時,蒲團或許能激發出神秘的力量,護其周全。”
孔宣聽得入神,不禁咋舌道:“原來這蒲團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那豈不是得到蒲團之人就注定能在洪荒中稱霸一方?”
李易輕輕搖頭,說道:“蒲團雖有機緣,但修行之路終究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悟性。若自身不努力,即便擁有再好的機緣,也難以達到至高境界。”
“再者,這蒲團所帶來的機緣,也會引發諸多的爭鬥和嫉妒。就如那鯤鵬,因未得蒲團而對紅雲心生怨恨。這世間的紛爭,往往便是因這些珍貴的機緣而起。”
孔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師傅,弟子明白了。機緣雖重要,但保持一顆平常心,堅守自身的道心更為關鍵。”
李易微微一笑,讚許地看著孔宣,說道:“你能明白這一點,為師甚是欣慰。記住,在這洪荒世界中,機緣無處不在,但隻有自身強大,才能真正把握機緣,成就大道。”
孔宣鄭重地說道:“師傅教誨,弟子永不敢忘。”
李易再次看向那幾個蒲團,心中暗自感慨:“這蒲團雖妙,卻也隻是修行路上的助力,真正的大道,還需在無數的磨礪中去探尋。”
喜歡盤古小弟在洪荒請大家收藏:()盤古小弟在洪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