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軍令狀
字數:6131 加入書籤
“慧真,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你想想,要是當初不離京,你我現在在幹什麽?你應該在小酒館裏受顧客和公方經理的夾板氣,我可能還在牛棚裏,咱們的孩子,小的可能是你帶著,大的可能也跟著知青一起下鄉了。”
李旭東的話不算重,家庭大了,派係也就出來了,都為自己的孩子考慮,那這個家也就散了。
“爺,你是沒看見長河又黑又瘦的樣子”徐慧真剛開口準備辯駁,就被李旭東打斷了。
陳雪茹、婁曉娥還有安娜,這三個對家庭居功至偉的女人都沒鬧情緒,她徐慧真居然敢鬧情緒,這就有些不像話了,甚至可以說觸動了老李的逆鱗。
“慧真,是不是我家的孩子就不能吃苦?你要是不能好好說話,那我就做主,家裏的錢財都給你,你可以帶著你的孩子們很快活的過完這輩子,長河那裏我另外派人接手,這樣你滿不滿意?”有時候響鼓也得用重錘。
這還真是一記重錘,李旭東可以容忍女人發發自己的小脾氣,但到了大事上麵,你可以有建議,但絕不能有意見。
李旭東這樣做等於是要把徐慧真這一支趕出家門。
“爺,爺,我不是那個意思,嗚嗚,爺,我錯了,我錯了,我隻是看到長河那樣子,我這個做娘的心疼啊。”徐慧真從執念中清醒了過來,哭著抱上了李旭東的大腿。有些事情即使是一家人,也必須說清楚,不然一旦領會錯了意思,很容易腦補,然後鑽了牛角尖出不來。
“慧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家的財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積累起來的。不經曆風雨,怎麽見彩虹?你是覺得我身邊沒什麽勾心鬥角對吧?哼哼,你可以去問問你的好閨蜜,看看她和婁曉娥是怎麽艱難開局的,然後又碰到多少蠅營狗苟的事情。”
“孩子們經曆的少,對創業的艱難沒什麽感覺,讓他們在磨難中成長起來,這是個很重要的過程。你還記得你開小酒館時的一些小算計不?越早明白江湖險惡,孩子們今後犯錯的機會就越少。慧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險惡,風波詭譎,成年人的世界隻講利益,長河之前的行事就是幼稚的表現。”
任何美好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現在不出錢,到了以後,連本帶利都要還給人家。
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徐慧真不是不知道,這些年李旭東帶給她們的安逸生活,讓她忘記了很多而已。
“爺,其實我知道的,我隻是擔心長河會死在那裏。”
徐慧真的解釋出自一個母親的肺腑,野人山是什麽地方,那些參加過遠征軍的老兵們都諱莫如深,好好地大少爺不做,非得去如此凶險之處,想想都讓人害怕。
“好啦,起來吧,咱們家不是什麽頂尖家族,各種勢力並沒真正的接納我們,想要成為老牌家族,家裏每個人都要承擔起責任和義務來。過一陣我會去雲貴川,然後根據長河的發展程度,再決定什麽時候去緬甸。我們這次不是為謀國,而是為天下所有華人謀福祉。事不密則失身,天時地利人和必須要占全了。”
命也好,運也罷,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什麽事都不需要做就站在了羅馬城中心,但這並不代表人生就可以毫無追求。
李旭東搞不懂“雙縫實驗”,也不知道意味著什麽,虛擬不虛擬,有沒有神仙,與自己有何幹係。但生而為人,滿足了對財富的渴望,他總還想要再追求點什麽。
老人家的語錄李旭東不止一次的翻過,很多話他奉為圭臬,但對於抗日時期的某些宣傳,李旭東還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歐美大多看不起有色人種,但更在乎意識形態,印尼的女王是凱瑟琳,實行的又不是蘇聯那套,天然與西方接近。
大漢國猶如一枚棋子鑲嵌在中東,既是對以色列的支援,又擾亂了中東的局勢,各方各派都可以接受。
緬甸地處東南亞的邊陲,曾經是內地最後的救命稻草,不少國軍兄弟在那邊安了家,也就是說,這塊地域有華人基礎。
如果李家能完全占領緬甸,又不跟著蘇聯和華夏跑,歐美那邊還是很樂見其成的,畢竟“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個名稱聽著就讓歐美產生反感。
如何才能讓李家不跟著蘇聯跑,老美的智囊團不是沒研究過,李家走到哪都是君主立憲製,這不符合現代潮流的一點居然成了加分項。而且老美從南越退出,多餘的裝備可以半賣半送,移交給李家,這也盡最大可能保留了老美在東南亞的影響。
蘇聯這個龐然大物對東南亞的影響力很大,怎麽處理好關係,落腳點還得在安娜身上,李逸河雖然沒個國家傍身,但李旭東這個做爹的一定會幫他謀劃一番的,絕對不會厚此薄彼,到了蘇聯解體那天,遠東就挺好。
麵對著徐慧真,好些事情都給她講透了,她也就不再有情緒。女人嘛,有時候和孩子一樣,情緒忽高忽低的,尤其是更年期最是難纏,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陣火力輸出,情緒價值拉滿,也就消停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安撫好了這個胡思亂想的女人,李旭東又陷入無事可幹的地步,每天不是看書,就是栽花種草,感覺就像是在過退休養老生活一般。直到有一天,廖叔帶著幾個中山服來到了李家。
“喲,這還是稀客啊,廖叔好久不來,一來就準備興師問罪?”李旭東沒有放下手中的澆水壺。
“小李啊,現在金價跌倒了一百五,和你說的一百八相去有些遠呐,這不,外經委的同誌有些坐不住了,想到你這裏來請教一二嘛。”廖叔的話還是那麽溫和。
“哦,是嗎?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之前說過的,過了一百七馬上拋,這是有些同誌沒聽進去啊!廖叔,今年上半年內地的經濟數據怎麽樣啊?”
股票期貨不是現在才有的東西,大清朝鼎盛時期,國外就有了股票市場,內地的同誌大多數沒經曆過這種高低起伏,兩頭都可能賺錢、也可能虧錢的買賣,一心想要拋在最高處,結果自然不會太好。
“李旭東同誌,情況不是太好,我們想請您到外經委來坐一坐,不知道您有沒有空呢?”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同誌笑眯眯的說道。
“今兒不行,一會兒我要接待一位外國友人,他可能攜夫人一起過來,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坐下來聽聽我們是怎麽聊的。”李旭東搖了搖頭說道。
“哦,是哪位外國友人啊?”
“老美的聯絡處主任,你們應該都認識。大家夥兒可別小瞧了他,這家夥的家族能量不小,要是給他一些甜頭的話,他可以為你們牽線搭橋,購買一些輕工業的機械設備,甚至是鋼鐵工業的設備。”
李旭東的話引來了不小的震撼,內地正在和老美接觸,這是不算什麽大秘密,但李旭東一語道破,這就有些讓他們意外了。
“哈哈,小李,你這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啊。不瞞你說,老美那邊的威爾頓鋼鐵公司確實有一套二手設備想要出售,可是這價錢我們一直談不下來,你有什麽辦法沒有?”
華夏的鋼鐵產量雖然非常大,但使用的都是早前蘇聯的技術。他們的鋼鐵冶煉鍛造技術本就處於第二等,當年援助給華夏,多少又留一手,可想而知華夏現在的鋼鐵技術處於什麽水平了。要是拿下這條生產線,多了不敢說,至少能讓華夏的鋼鐵技術前進十年。
“他們報價多少?”李旭東問道。
“七千萬,美元。”一個中山裝大背頭歎著氣說道。
“嘿嘿,談判,談判,我們首先要做出判斷,然後才好談。我估計你們不太清楚裏麵的一些事情,也就無從做出判斷。這樣吧,國家掙點錢不容易,那套二手設備的談判權你們交給我,讓我來談吧。不過我談的話,說什麽就是什麽,你們能不能做到?”
“老李同誌,您可能不清楚,他們本意是把這套設備交給南韓的浦項製鐵公司,我們好不容易才搶過來的。”
“嗬嗬,上趕著怎麽能是買賣呢?你們太純潔了,不宰你們一刀都對不起他們這些談判者。交給我吧,我主動請纓,保證把這個項目拿下,要是拿不下的話,我讓香江那邊直接支援你們一項技術。”李旭東難得立了軍令狀。
七千萬美元不是個小數目,一套二手設備,即使再先進,那也是二手的,技術上也絕對趕不上最新的製鐵工藝。老美就是看準了我們內地缺乏先進技術才獅子大張口,開了個天價,還搬出個浦項製鐵來參與競爭。
公家對公家的事,作為談判的當事者能有幾個好處?價錢便宜點賣給李旭東,再由李家拿出一部分好處交給布什,由他負責利益瓜分,這才是做國際貿易的真諦。
“能便宜多少?”
“多了不敢說,便宜一半吧,應該能更便宜點兒。”李旭東也沒敢說大話。
“李旭東同誌,你要真敢立軍令狀,我們還真敢讓你去談判,隻是這口說無憑,你看”大背頭也沒說自己的名字,直接提出了要求。
“男人嘛,一口唾沫一口釘,這個卡上隨時可以透支五千萬美元,密碼是祖國的生日,這個作保證,應該沒問題吧。”李旭東本想用自己的生日做卡的密碼,可這沒法算啊,還是用國家的生日最好。
“小李,就事論事,你真有把握?”廖叔有些著急,貼錢事小,做不到這不讓人笑話麽。
“叔,就事論事都是唬人的,我隻相信因人成事,同樣一件事,換成別人不一定行,但是我嘛,肯定能成。”李旭東很自信的回答道,隻是他的回答,讓在座的感覺他太自負了。
“好,卡我拿走,李旭東同誌,事情做成了,該給你的表彰和待遇我親自幫你去爭取!”大背頭樂不可支的笑了,這談判的事,不管成不成功,他都不虧。
“先說好啊,今天的話題誰也不能泄露出去,不然我可不依。”誰都不是傻子,萬一有人通風報信,想兩頭賺呢。
“那不能,誰要說出去,後果由他承擔。”廖叔和大背頭連忙保證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行了,你們等消息吧。”李旭東沒留他們,一會兒布什就得來了,這個未來的總統,估計現在還沒這麽偉大的理想吧。
確實,現在的喬治布什還隻是個不明經傳的小透明,內地的領導都沒把他當回事,他自己更沒有心懷遠大。
“叮鈴鈴,叮鈴鈴。”一輛二八大杠和一輛女士二四單車到了門口,喬治和芭芭拉兩口子過來拜訪來了。
“嗨,這位美麗的女士,華夏的紅綠燈讓你感到困惑了嗎?”李旭東打招呼的方式還真是別具一格。
布什夫婦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踩著單車逛遍四九城的大街小巷,瀏覽不同的風土人情,作為“文明社會”過來的同誌,遵守交通規則是良好的美德,隻是在內地,這種文明的行為被看成了異類。
“哈哈,怪不得你們國家的人都是英雄呢,連紅綠燈都敢闖。”芭芭拉笑嘻嘻的回應道。
李旭東把布什夫婦迎進四合院裏,笑著給他們念起了兒時的童謠“騎車來打我不怕,我和汽車打一架,汽車說我是好孩子,我說汽車是爛鐵架。”
說完還把這句話翻譯給了這對帶來友誼的夫妻。
“聽完了,感觸頗多吧?為了和你們一戰,內地都打空了。蘇聯幫了我們一把,但我們也不是沒有付出代價。現在我們老大年紀大了,你們再不拉攏,說不定這世界的格局又要產生化學反應啦。”
以汽車為開頭,李旭東也是想過之後才開口的。內地幾乎不具備生產汽車的能力,蘇聯的技術本就不高,再加上他們地處北邊,哪怕是小車上連個空調都沒有,冬冷夏熱,十分不適合內地的環境。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5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