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總有你小子忙不完工作的時候
字數:5795 加入書籤
                    是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誌強加到每個人,更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產生同理心。
    老領導雖然不在核心層,但還是有一定權力的,在過了年,李旭東把一家老小都送走之後,就給李旭東安排了個活兒,讓他當上了啥事都不管又啥事都能提意見的顧問。
    顧問是一個職位,泛指在某件事情的認知上已經有多年經驗,並且擅長解答疑問的人。顧問可以顧問服務,顧問的意見以獨立、中立為首要。
    李旭東很喜歡這個職位,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真他娘的好。
    本以為是個很輕鬆的活兒,可老領導沒打算讓他輕省,經常逮著他就是否包產到戶的問題討論。兩人的意見不太一致,相互之間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誰。
    “老領導,凡事都有兩麵性,包產到戶導致農業生產分散,個體農民難以購買大型農業機械,原有的農機設備因缺乏維護而閑置。這種分散經營模式不利於農業的現代化和機械化發展,影響了整體生產效率。所以我的建議是在平原地區實行大集體,在不適合大規模集體勞作的地區,我們可以進行試點,進行包產到戶的實驗,然後等上兩年,再看看具體的效果。”
    李旭東的話算是老成持重了,農村苦,農村難,包產到戶政策在推動農業生產和提高農民積極性方麵能發揮重要作用,但其帶來的諸多弊端也不容忽視。未來的發展需要在激勵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同時,還要保障他們基本生活和權益,以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老領導並不是一個固執的人,他也明白如果連這個一直支持和幫助自己的下屬都說服不了,那這個包產到戶的計劃必將招來更大的阻力。
    “小李啊,你是個有頭腦的人,也知道我們國家現在還多麽落後,你心裏的大集體農莊需要的是現代化的機械,可我們沒那麽多的科技來解放生產力啊。現在全國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不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促進思想解放,我們就很難推動工業化進程。”
    “所以我們才要進行試點啊!冒號,治大國如烹小鮮,咱們的政策和路線隻能一步一步來,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啊。貿貿然大修大改,必定會引起其他方麵的混亂,您想想,一旦貧富分化加劇,將來會不會有錢人終成眷屬,沒錢人有目共睹啊?”
    誰都想過上好生活,可農業靠天收的時日畢竟太多,雖然天道酬勤,可努力了,趕上自然災害,一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費了,顆粒無收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大自然麵前,個人的力量太小,還是得靠大家一起出力,才能對抗各種天災,才能人定勝天。
    不管是誰當家,都會有自己的雄心壯誌,多少人想要把自己的治下變成盛世強國,可因為急功近利,最終功敗垂成。秦始皇不是第一個,隋煬帝也不是最後一個。
    想要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僅需要正確的方針和路線,而且需要慢慢建設。國外的工業化進程已經發展了兩百年,咱們想要追上,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能成功的,需要無數代人一點一點的努力。
    “小李啊,難道你認為現在的路線就是對的?”老領導指了指放在茶幾上的報紙問道。
    兩個“凡 是”就是報紙上的頭版頭條。
    李旭東搖了搖頭,鄭重地開口道“領導,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誤?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真理。在古代,我們把孔子捧為聖人信奉他的思想,還說出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的鬼話,結果我們華夏毫無寸進。隻要稍微有點頭腦,我們就不應該迷信任何一個人。科學需要的是合理懷疑,隻有不斷的打破,才能不斷的進步。”
    “好吧,我連你都說服不了,更說不服那些老同誌了。”老領導有些頹喪的說道。
    “您知道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想要有所改變,那些個割資本主義尾巴的事情就該第一時間廢止,而且,讓市場經濟作為計劃經濟的有益補充,讓農民徹底擺脫雞屁股銀行的窘境,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那你對於教育方麵的看法呢?”老領導很重視李旭東的看法,想要不遺餘力的培養他。
    “說句心裏話,我們太重視文科了,古往今來,我們傑出的科學家僅有那麽幾個,就是因為儒家的重文思想在作祟。要我是教育部部長,我會大力減少文科生的錄取比例,讓數理化走遍天下。領導,教科書裏的曆史不是我們真實的曆史,仔細研究那些曆史沒有太大的意義。很多曆史記錄都經不起推敲,因為曆史是後人書寫的,這一朝的人會說、敢說上一朝的人好話?”
    “你的意思是加強數理化的教育?”老領導皺了皺眉。
    “地理、生物、物理、化學、數學、語文和外語,這幾科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物的要和化學聯係起來,培養醫學人才就少不了這兩科,地理和物理、數學也可以有機的結合起來,地質勘探、純數學建模、物理專家都需要這幾門功課,外語可以單獨列一個係,國外的那些刊物很多都有錯誤,存在誘導第三世界國家犯錯的可能,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他們的研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旭東對學科的分類比單純的分為文理科要科學一些,他高考的那一年國家就是這麽做的,隻不過每一科都加上了李旭東最頭疼的政治。
    “那政治呢?不加強思想教育?”老領導又皺眉了。
    “有法律為底線,有道德做約束,政治又有何用?領導,我對農民這一塊不是很擔心,您知道我最擔心的是什麽嗎?”李旭東問道。
    “那你為什麽對農民反而不擔心呢,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紮,還吃不飽飯,你憑什麽不擔心?”華夏的溫飽問題一直是最大的問題,人民吃不飽、穿不暖,是領導者最想解決的頭等大事。
    “領導,雜交水稻技術和雜交小麥、雜交玉米技術相繼鋪開了,糧食實現高產將是必然的事情。我們國家雖然還要進口一些糧食,但我們糧食的產出隻會越來越高。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和種植業的廣泛鋪開,人民肚子裏的油水越多,所消耗的糧食就會有所減少,這就是我不擔心農業問題的主要原因。”
    “那你是擔心工業問題咯?”老領導也覺得李旭東說的話不錯,皺起的眉頭略微舒展了一些。
    “企業最需要的是什麽?是技術的迭代,是設備的更新,是設計出最符合人民需要的產品。我們的企業在計劃經濟的體製下完全缺少競爭力,所有的生產任務都是上級分配,做多做少都差不多,隻要完成了任務就萬事大吉。”
    “可是領導啊,隻要是人,就會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需求,以前結婚,隻要三十六條腿就夠了,可現在呢?三轉一響是標配,若是誰家有電視機,那就成了人人羨慕的對象。您敢不敢想像一下,再過十年,冰箱彩電洗衣機,將會是結婚的標配呢?若是再過二十年,是不是汽車洋房會成為結婚所需呢?”
    李旭東的一番話說得領導目瞪口呆了,將來會發展到家家戶戶都擁有小汽車?這怎麽可能啊!
    “領導,您別不信,隻要秦家莊子作為試點,我有把握讓秦家莊子的人在合理納過稅之後的十年中,家家戶戶都開得起小轎車。”
    “說企業呢,別扯到農業上去。”老領導有些不悅的說道。
    “哦,領導,企業就是工業,工業是一個體係,要麽走產、學、研的路子,要麽走學、研、產,要麽走研、學、產的路子。這條路沒有捷徑可以通行,想要彎道超車,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你有什麽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企業從低端商品做起,充分利用高校的研究和實驗室,進行自己的學習和研究,國家集中所有的科研力量,開發高端產品,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工業體係。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逐漸和國際接軌。”李旭東不假思索的說道。
    企業沒能力,那就做低端產品,大學有優勢,那就做研究,國家有能力,就研究大項目,和國際上的大企業合作,不斷開發新產品。哪怕是填補國內空白,那也是高中低相結合,李旭東就不信十年後,內地的科技追不上歐美。
    “誰不想想要引進機械設備,可我們沒外匯了啊,而且高端的機械設備,那些外國佬根本就不賣給我們,他們就是想卡我們的脖子,讓我們一直落後呀。越南統一了,和蘇聯越走越近,完全忘了我們曾經對他的幫助,老撾、柬埔寨又沒能力抗住他們的滲透,我們也難呐!”
    老領導揉了揉眉心,華夏一直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危機四伏,想要徹底改變現狀,領導層就得統一思想,不再按照以前的路子,全力發展經濟。
    “領導,誰又不難呢?要不是中東之戰把石油價格抬升了,蘇聯的經濟早就到了崩潰的邊緣。我們的製度和他們的模式基本相同,他們為什麽發展的不好,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先慢慢來吧,一步一步的解放思想,把華夏引導到發展的正軌,再逐漸加速,最終形成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雙豐收的盛世華夏,才是我們每個華夏人的目標。”
    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在李旭東嘴裏,卻成了失敗的典型。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僵化的製度和權力形成的新利益集團。
    “我們幾個一直以為你年輕,還需要成長,你知道我們幾個老東西看了你提交上來的報告,內心有什麽感想嗎?說你是當代的劉伯溫,都是對你的不尊重。”老領導感歎道,這小子問出來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在了關鍵的節點上,提出來的整改措施既簡便,又能快速見效。
    李旭東心虛的摸了摸鼻子,自己算什麽劉伯溫,最多是個事後諸葛亮,誰要是有自己這樣的經曆,說不定比自己做的更出色呢。
    “領導,您可別表揚我,真要是為我好,您給我個鄉鎮,讓我來雕琢一番,不說比得過大寨,至少不會差多少。”李旭東謙虛的表示道。
    “大材小用,大材小用啊!以你的能力,別說管一個鄉鎮,就是一個省,那也會是經濟強省。小李,你覺得我們現在最該走的是哪一步?”
    “清除絆腳石,進行撥亂反正,統一思想,然後堅定不移的前進。”李旭東說道。
    十年浩劫中,倒下去的老同誌不少,更有很多老同誌被冤死,這些都要糾正過來。還有牛棚裏的那些專家、學者和教授,都得給他們應有的待遇,不然知識都得出現斷層。
    “阻力很大呀!”
    想要推翻前麵的錯誤決定,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做到的,而是要形成共識,都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華夏,政見不合,哪能一棍子把人打死,再給扣上各種帽子呢。
    “萬事開頭難,領導,您可不是畏首畏尾的人呐,沒有條件,我們就創造條件,沒有困難,您也要創造困難,迎難而上不是。”李旭東不想讓話題變得太過沉重,和領導開起了小玩笑。
    “嗯,沒有困難,我也要創造困難。你是說解決了一個困難,又會出現新的困難吧。這個比喻很不錯,很實在。”
    要不是很多機密的事情,實在不適合讓李旭東參與進來,老領導絕對不會瞞著他。
    “領導,給我個京城旁邊的小鎮吧,我想帶著大家一起建設,親手打造出華夏第一鎮。”李旭東不想總待在家裏,淨務些虛的,什麽實事都幹不了。
    “別急,總有你小子忙不完工作的時候。”老領導不疾不徐的說道。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5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