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李家三國
字數:5840 加入書籤
國家大事,豈是兒戲。李旭東沒半點幫助兒子管理緬甸的想法,更不會占了他的位置,即使李長河再三哀求,徐慧真也一哭二鬧三上吊,李旭東還是不為所動。
“兒砸,家裏最需要的是什麽?是緊密團結,是大家齊心合力,你不能指望老爹全力幫你,別的兒子就不是我的兒子了?我就不該管他們了?沒道理嘛。我們犯錯了不可怕,隻要在製定政策的時候,考慮到大多數人,得到他們的支持,就可以了。”
李旭東語重心長,孩子還是年輕了些,要是再大點,處理公務的經驗再豐富一點,那就好很多,可惜啊,時不我待,等他們大了,機會也就沒了。
“爹,那您得答應我,每年您都過來看看,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您就指出來,可以麽?”李長河也知道自己留不住老爹,轉而求其次了。
“這個可以有,老爹幫你出出主意,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其實你隻要思想不混亂,抓住了幾個部長,哪方麵出了問題,就找哪方麵的主事者,不就成了麽?做官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可做個好官就一定要選擇,有的人敢頂撞你,不一定是對方的錯,不要讓一味奉承你的人當主官,記住了麽?”
為人也好,為官也罷,都要有自己的思想,讓個隻知道阿諛奉承,不敢提建議和意見的人當上了主官,那將是整個部門的悲哀。
“嗯,爹,我一定會按照您的要求去做的。”拿著李旭東給的發展綱要,李長河認真的點了點頭。
“爺,這下咱們要去大漢國了吧?”婁曉娥挽著李旭東的胳膊,用不再堅挺的胸脯磨蹭著他的手臂。
“嗯,去看看吧,銀河那邊隻要擺正自己的立場,應該沒什麽大事。”同樣是兒子,李銀河那邊是最讓人放心的,隻要不打仗,這家夥就算是睡在了黑色的金子上麵了。
“就是底盤小了點兒,還都是沙漠。”就這,婁曉娥還是有些不情不願的。
“別當賤人啊,三個孩子中,就你這裏富得流油,你還矯情上了,天上的月亮你要不要!”陳雪茹有些不服氣的說道。
“就是,咱爺們說不偏心,其實最向著你。”安娜也一臉不忿的用手指點著婁曉娥的腦袋說道。
“唉,你們還都有地盤,我和芝芝是小媽,是妾,芝芝還有緬甸的礦脈,就我啥也沒有。”秦京茹這時候也忍不住酸溜溜的說話了。
“隻要時機好,該有的都會有,但時機不到,很多事情不能強求。”
李旭東摸了摸鼻子,安娜那裏他還能想想辦法,挖蘇聯一塊肉,可秦京茹和趙雅芝那裏,全球勢力早已經分配好了,他是真的沒辦法。
“她們孩子還小,您隻要記得有這麽回事就行了。”安娜似是安慰的說道。
“其實這次出來,我就有了些想法,家裏隻留幾個人在台麵上,咱們學著那些猶太人潛水,潛在幕後遙控指揮。然後咱們還要學習他們學會滲透,呂不韋能扶植秦國質子異人進入秦國的政治核心,咱們也該廣撒網,在阿美莉卡扶持自己的異人,這樣做,可以使咱們在政治和經濟上享受到不少的優待。”
李旭東的話引起了幾位婆娘熱烈的討論,安娜是最關心政治的一個,蘇聯的蘇勳宗勃列日涅夫已經七十高齡,按照蘇聯男人的壽命標準,應該沒幾年活頭了,如果能把自家老爹推上去
“停,安娜,你別異想天開了好不好?你家老爺子最多隻能在軍界有些地位,要論年紀,也差不多到了六十歲,這是咱們內地退休的年紀,如果讓李逸河回去,你能確保老爺子會大力培養他不?而且蘇聯現在還隻是露出一絲頹樣兒,想要達到完全的衰落,至少還得十年時間,你打算現在放逸河回去?”
欠了婆娘的,李旭東會努力還,但時間節點不是他李旭東能控製的,李逸河管理高科技已經輕車熟路了,真要讓這小子走了,他上哪找個這麽好使的人去管理那些桀驁不馴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啊。
“爺,您的意思是蘇聯將會分裂?不可能吧!”安娜上一回沒細想李旭東對李逸河的安排,這一次,她可是聽得真真的,如日中天的蘇聯將會分崩離析,這種天方夜譚李旭東怎麽可能說得出來的。
“目前來看不太可能,但你可以回去看看,像你父親那樣的特權階層和普通老百姓之間的差別到底有多大。如果蘇聯一直這麽發展下去,你可以想象一下,當特權遍地走,百姓不如狗的時候,蘇聯的政權還能不能堅持下去。”
李旭東鄭重地說道,他沒說阿美莉卡不遺餘力的策反那些東歐國家,讓他們成為和平演變的急先鋒。
“爺,我覺得您要找逸河談談,我想讓他回去,現在就回去。”不管是誰,心裏總裝著自己的祖國,李旭東如此,安娜亦是如此。
“蘇門答臘那邊呢,誰去看著?那些專家可不好對付。”
李旭東可不會接手那副攤子,娘的,那些專家脾氣臭死了,還偏執得很,李旭東就曾經為了某事吃過一次虧,被那些老東西一頓好損,還不敢紮刺兒。隻有李逸河,不懂就問,還禮賢下士,被老專家罵了,還能做到唾麵自幹,這才得到了這些老東西的認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您不是常說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哪哪都能找到麽。”安娜有些不服氣的,倒不是不知道那些老專家的珍貴,可金主不光要委屈自己,還要受氣,這誰能忍。
“你可拉倒吧,那些老東西都是瑰寶,是明珠,哪怕是罵我,我都不敢還嘴,而且咱們家的很多東西都涉及到國防事業,必須是自家人看著,你要是讓逸河回去,那就自己去找個人替代他的位置吧。”
李旭東沒好氣的說道,在他眼裏,家國天下,除了自己家,就華夏是他的牽絆,至於蘇聯,李旭東並沒有任何好感,甚至巴不得這個國家早點垮掉。
勃列日涅夫時期,對蘇聯的經濟曆史遺留問題的改革從沒有間斷過。
改革涉及的麵比較廣泛,使蘇聯的經濟管理體製發生了許多變化。
這個時期的改革主要是減少中央的指令性計劃指標,改革管理體製、改進管理方法和擴大企業自主權,強調利潤對企業領導和工人的物質刺激作用。其實質是在計劃經濟的框架內,有限地利用市場機製;以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管理經濟。
這個改革在當時曾一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促進了蘇聯經濟的發展,使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都達到了鼎盛期。
但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經濟改革對蘇聯長期以來實行的高度集中的計劃命令式的經濟管理體製等曆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變革,沒有能夠解決蘇聯經濟如何持續增長這一實質性問題。
到今年開始,蘇聯的經濟增長速度很明顯的慢了下來,蘇聯的經濟體製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弊端日益暴露。
“爺,蘇聯難道沒有辦法避免被分裂麽?您要知道,那是多少先烈拿命扞衛的國土啊。”蘇聯是安娜的祖國,她不願意看到祖國分裂。李旭東是她的丈夫,他說的話,他做的預測就沒有不靈驗的,這話說得安娜感到了恐懼。
“安娜,沒用的,也沒救的,蘇聯現在雖然看著強大,但實質上內裏已經被掏空了。不信的話,你就多關注一下蘇聯的新聞,蘇勳宗勃列日涅夫今年應該就會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權力雖是最好的春藥,但也是催命的毒藥。”
李旭東的話說的不錯,七四年的時候,這位老人就兩次“中風”,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的蘇聯,主要的消費品長期短缺。
蘇聯擁有當時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糧食卻連年欠收,不得不花大筆外匯進口糧食。
蘇聯的宇宙飛船可以到達月球和火星,汽車卻故障頻出且耗油驚人。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卻開始深入蘇聯普通公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心靈深處。迪斯科、爵士樂等西方文化成為年輕人的時尚,一度根絕的吸毒現象開始風靡一時。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老年政治”。這位老人家在位之後,蘇共中央委員會實際連任率達到90。這種幹部隊伍超常規的“穩定”,造成了高層機關長期無法輸入新鮮血液,造成這些機關陷入“嚴重的停滯”,成為一潭死水,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老人政治”局麵。
幹部輪換製被取消,使得領導體製僵化和幹部隊伍老化嚴重。不然,安娜的老爹怎麽可能換了個地方,又繼續做司令員呢。
“爺,如果我讓逸河成為蘇聯的政治明星,不遺餘力的支持他,蘇聯的結局有沒有可能被改變?”安娜不死心的問道。
“安娜,天意不可違,蘇聯的病在於製度,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改變的。逸河即使再怎麽努力,也爬不到那個位置。要知道,蘇聯的敵人是不可能看著我們幫助蘇聯的,幫助了蘇聯,蘇聯的那些高管也不會感激我們,他們隻會更加貪婪,我們也站在了資本的對立麵。”
李旭東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做官或者說在體製內做事並不難,因為有法可依,有製度可循,難就難在官場上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以及規則之下的那些規則。逸河在蘇聯沒有根基,這是他最大的弊病。如果我嶽父能幫忙,或許十年時間能讓他更合理的在中層領導層中擁有一席之地。”
李逸河在高中時期就喜歡進科研室,不僅拿到了港大的畢業證書,還在生物工程和電子工程方麵有著獨特的建樹,不僅參與了很多藥品製造,還對李家的科技了如指掌。
在一個製度僵化腐朽的國家,隻要有能力,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再加上貴人提攜,想要不斷上位,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實在是舍不得呀,李逸河是個人才,對各種科學都有一定的涉及,還能屈能伸,真要去了蘇聯,家裏的小子們誰都頂不上他那個位置。不過以李旭東一貫甩鍋的習慣,這事兒還是得安娜頂上去。
大漢國是個新興的國家,人口不過八十萬,絕大多數都是海外華人,雖說是實行君主製,但對於私人財產的保護還是很到位的,自家的房子,風能進,雨能進,未經邀請,哪怕是國王也不能進。
周邊的鄰國隻有兩個,一個是經常發生摩擦的阿聯酋這個鄰居,另一個就是沙特,隔海相望的是伊朗。
阿拉伯世界裏,傳統的伊斯蘭教國家強調正統,但有兩個很奇怪的國家,顯得和周邊的阿拉伯世界格格不入。
一個是有著自己文化和習俗的大漢國,另一個就是巴列維王朝領導下的伊朗。這裏的女人不僅不需要頭紗遮麵,還可以穿著短裙在街道上隨意閑逛,甚至海邊還有風姿綽約的女孩穿著比基尼隨意的曬著太陽。
西方強國大多通過工業化實現經濟起飛,伊朗也試圖憑借石油美元和美國的支持,複製西方國家經濟起飛的成功經驗,通過西方式的工業化改變伊朗傳統的社會生產方式,使伊朗成為現代化強國。
由於石油漲價的影響,伊朗現代化表現為“全盤西化”,經曆了石油繁榮引發的“瘋狂的現代化”階段。通過進口西方技術、購買現代化設備、高薪聘請外國專家和雇傭外國熟練技術工人來實現工業化進程。
對於伊朗的“白色革命”,李旭東是看不上的,也一再和李銀河強調過不要學伊朗。華人自古就對土地擁有著絕對的狂熱,土地可以買賣,但買了多少土地,就必須開發和治理多少沙漠,如果不加限製,大漢國將不會有一寸土地屬於國王。
喜歡穿越195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195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