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夜訪
字數:3332 加入書籤
薛明珠笑著道:“承蒙長公主抬愛,小女隻是尋常商戶女子,哪裏比得上那些世家貴族養大的姑娘。”
長公主微笑著提起茶壺為她將茶滿上,“我從來不說違心之語,若是薑姑娘不好,我當初怎麽會登門為依兒求娶?隻是沒想到,薑姑娘的緣分在阿行身上。”
薛明珠心裏有些微妙,當初自己一口拒絕了長公主,如今說起當時之事,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在。
長公主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泰然自若道:“你也不要為這事心裏過意不去,這男女姻緣講的就是個緣分,薑姑娘與依兒沒有緣分,並不代表我就會不喜歡她。”
“前幾個月薑姑娘救活了母後院子裏那株姚黃,母後心裏一高興病也就好了,我不是那不懂得感恩之人,薑姑娘的好處我都記著。”長公主舉止坦蕩,光風霽月。
薛明珠也笑了起來,“小女自幼喜歡花花草草,當初她父親十分不喜,說是女兒家學些琴棋書畫就是,為何非要去做那些下人才做的事。若是一直在薑家,她也斷然做不成喜歡的事。隻是現在跟著我,才又建起了花圃種起了花草。”
“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長公主笑著道,“這是你教得好,也是她的過人之處。”
“關鍵是她喜歡,也就隨她去了。”
兩人慢悠悠品著茶,長公主轉了話題,問道:“也不知你們打算在大覺寺住幾日,我與依兒是前日來的,明日準備回去了。”
“我原本想著難得帶孩子們出來散心,打算多住兩日。但路上發生這樣的事,也不知道孩子們還願不願意在這裏多住兩日?”
長公主溫聲道:“你也不用催他們,寺裏清淨,若是想多住幾日,我留幾名侍衛給你們,你們盡管安心住著;若是想早些回去,我明日返程時你們便與我一起,也能彼此照應一程。”
隻怕長公主也認為路上驚馬的事並不是個意外。有公主府的護衛,那些有心之人怕也
薛明珠明白她的好意,她連忙點頭:“長公主說得是,今日得您這般周全,實在感激不盡。”
長公主笑著擺了擺手:“你說這些見外了。”
又說了幾句話,便見薑梨走了進來,長公主笑著道:“薑姑娘快過來坐下,喝盞茶也就到吃飯的時辰了。”
薑梨剛好坐下,便見秦不依與薑瑾辰一前一後走了進來,兩個少年,一個如春日新柳般明朗,一個似秋日翠竹般沉靜,俱是芝蘭玉樹,風神俊朗。
兩位母親臉上都帶著‘吾家有兒初長成’的驕傲,一頓齋飯吃的其樂融融。
此時的平陽城外,林禕穿著一身青衣,背著讀書人背的竹簍,回頭深深朝著平陽城看了一眼。
即將春節,出城的人少進城的人多,他默默轉身踽踽而行,與平陽越來越遠。
昨日他躲在人群中,親眼看到薑梨的馬車摔下了山坡,但沒想到她居然能夠逃出來。計劃失敗之後,他立刻便下了山離開平陽。
驚馬的事雖然布置的還算周全,但估計薑梨很快便會發現端倪,平陽斷不能留。
林禕回頭,再次深深看了平陽城一眼,從小埋在心裏的狀元夢估計再也不能實現了,他悵然的緊了緊衣領,大步朝著前麵走去。
暮色四合,薑梨洗漱完畢,剛準備歇息,窗外忽然傳來篤篤兩聲輕叩,薑梨警惕的望了過去。
“皎皎,是我!”夜色中,晏行的聲音壓得很低。
薑梨心裏莫名一跳,她起身開窗,就見晏行立在廊下,玄色衣袍沾著夜露,眉眼間帶著趕路的疲憊。看見她,展開一個溫和的笑容,“驚馬的事我聽說了,就想著來看看你,所以連夜上來了。”
薑梨眼眶一熱,“我沒有事。”
“我知道,李旺跟我說了。”晏行的聲音在夜色中有些黯啞,“皎皎,幸好你沒事。”
他看向薑梨的眸光溫和中帶著一絲繾綣,一隻手便探進窗戶,在她頭上撫摸了一下,又飛快的縮了回去。
薑梨感覺到他手指上的寒氣,“這裏有田菱做的糕點,還有熱茶,要不要喝。”
“要!”晏行望著她,含笑道。
薑梨一打開門,晏行裹挾著一身寒氣走了進來。
“這麽晚了,又是冬天,你可以明日早上再來的。”薑梨邊說邊將燈挑亮一點,拭了拭桌上的茶還熱著,便倒了一盞出來。
晏行一瞬不瞬望著她,薑梨一轉身便撞入他的眼中。她自然的將茶盞遞過去,麵色如常的問:“路上可冷?”
“不冷。”晏行笑笑,接過茶喝了一口,“林禕已經離開了平陽,估計自知事情敗露,害怕了。”
薑梨微微一愣,想想又覺得有些荒唐可笑,“他會到哪裏去?”
“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短時間內他是不會回平陽了。”晏行目光深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幾日前他曾經去過秦王府,可以肯定這次對你下手,他定然是受了秦王妃指使。”
薑梨深深吸了口氣,“秦王妃會不會是發現了什麽?”
“不會。”晏行篤定道:“若是她當真發現了什麽,定然不會暗中指使林禕下手,正因為她沒有發現什麽,所以才會使出這樣的手段。”
“但不論如何,秦王妃的事也不能就這樣算了。皎皎,我不能拿你去冒險。”
薑梨其實也想到了是秦王妃,隻是她還暫時沒有想到如何去做。聽晏行的意思,是不打算將這事告知皇上,而是要通過長公主的口傳到太後耳中。
但與其通過長公主的口傳到太後耳中,為何不直接告訴皇後。
薑梨還沒有開口問,晏行眸光沉了沉,“我不想求她。況且這事牽扯到端貴妃,若是由她出麵,難免被人詬病。”
薑梨一愕,隨即笑了,“這事最後恐怕也要驚動皇上和皇後。”
“無所謂了。”晏行眸光一涼,“晏家如今隻剩我一人,隻要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不會拿我怎樣。畢竟,君王也需要賢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