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止盈的哲學:讓利潤奔跑的尺度
字數:3421 加入書籤
止盈的哲學:讓利潤奔跑的尺度
深圳灣的晨霧在落地玻璃上凝成細密的水珠,陳默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出急促的鼓點。九塊曲麵屏在晨光中泛著冷光,最中央的主屏上,江源鋰業的分時圖像被風吹皺的海麵,早盤衝高至65元後正泛起層層漣漪,10日均線在62元處畫出一道筆直的藍色防線。
“減30,留底倉看20日線。”陳默按下快捷鍵,持倉窗口彈出時,他看見模擬盤的浮盈從60跌到52,而實盤賬戶的平倉價停在49.8元,此刻成交價已滑到61.8元。耳機裏突然傳來紙張翻動的窸窣聲,周遠山的語音帶著梧桐山晨露的清冷:“打開2021年9月的贛鋒鋰業,日線周期。”
屏幕切換的瞬間,陳默想起三年前那個暴雨夜。當時他跟著周遠山的策略在贛鋒鋰業跌破10日線時清倉,卻眼睜睜看著股價在20日線處反彈15。此刻曆史k線在第四屏展開,2021年9月15日的長下影線正好紮在20日均線上,像根倔強的錨定樁。
“那次我輸在隻看單均線。”周遠山的聲音低下來,背景裏鋼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格外清晰,“頂部需要量價共振:成交量放大到日均150,acd日線死叉且綠柱伸長。缺一不可。”陳默的手指在減倉鍵上頓了頓,想起中化科技的教訓——同樣的破10日線清倉,卻錯過主升浪最後30漲幅,賬戶裏那個紅色止損單至今刺眼。
當第二筆止盈單在1400自動觸發時,陳默正盯著分時圖上的放量陰線。60.2元的成交價讓倉位降到40,他後頸的冷汗浸透了衣領——這是主升浪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減倉。老張抱著筆記本湊過來,屏幕上龍虎榜數據跳動:機構淨賣出1.2億,深股通卻增持800萬股,持倉比例跳到5.8。
“看這兒。”老張用觸控筆在白板上畫出黃金分割線,從38元啟動點到65元高點,38.2回撤位精準落在56.8元,“2020年寧德時代在這兒收了個陽包陰,雙底成型後直接突破前高。”他的筆尖敲在20日均線的位置,塑料板發出清脆的響聲,“當時量能縮到日均的70,和現在江源的情況差不多。”
陳默摩挲著操盤日誌的硬殼封麵,2023年3月25日的加倉記錄還新鮮:突破頸線時30倉位,回踩50黃金位再加20,洗盤結束再加20。此刻日誌上的減倉記錄卻像道傷疤,他自嘲地笑:“模擬盤永遠按計劃執行,實盤總被人性拖後腿。”
周遠山的新紙條不知何時貼在顯示器左上角,紅筆字跡力透紙背:“止盈是概率遊戲,不是數學公式。”旁邊圈著20日均線的位置,批注小字清晰:10日線防波動,20日線守趨勢,量能是試金石。陳默盯著這句話,想起昨夜周遠山在電話裏說的:“趨勢像匹野馬,10日線是韁繩,20日線是馬鞍,沒了馬鞍,你抓不住第二次騰飛。”
深夜的複盤室裏,空調的嗡鳴蓋不住鍵盤敲擊聲。老張把江源鋰業的量能數據拖進波浪理論模型,主升浪日均120萬手,當前縮量到102萬手,15的萎縮讓柱狀圖矮了一截:“回測顯示,結合波浪回撤和量能的策略,利潤留存率提升27,回吐風險降18。”他推了推下滑的眼鏡,“但得設定量能閾值,比如跌破20日線時放量超過150萬手才清倉。”
陳默調出寧德時代2020年見頂時的量能柱,峰值達到250萬手,acd日線死叉後綠柱瘋狂伸長。對比現在的江源,量能池還在平靜期。他突然抓起馬克筆在白板上畫下三層防線:第一層10日線,破位減30;第二層20日線+38.2黃金位,縮量破位留底倉,放量破位清倉;第三層量能警報,超過150萬手視為危險信號。
“還記得港股鋰礦板塊嗎?”老張突然切換屏幕,美圖集團的股價在尾盤直線拉升,深股通持倉創三個月新高,“資金在做板塊輪動,江源作為龍頭,外資持倉到8.7了。如果這是二浪調整,三浪目標位在61.8黃金位,78元。”他的聲音裏帶著壓抑的興奮,筆尖在78元位置畫了個醒目的箭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默盯著自己的實盤賬戶,剩餘40倉位的成本線鎖定在42元,浮盈35的數字不再讓他心慌——新的策略像給利潤上了雙保險。他想起周遠山說的“止盈是再平衡”:當趨勢還在奔跑時,底倉是對信仰的堅持;當反轉信號出現,減倉是對風險的敬畏。
淩晨一點,陳默在操盤日誌上寫下新模型:“均線定節奏,波浪定空間,量能定真假。跌破10日線減倉30,若20日線支撐有效且量能<120萬手,回補20;若放量>150萬手,清倉離場。”他盯著最後一句備注:“止盈的尺度,藏在趨勢慣性與反轉證據的夾角裏。”
窗外的雨聲漸密,陳默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晰。曾經他執著於單一均線的機械執行,現在終於明白,止盈需要多維驗證:10日線是戰術性撤退,20日線是戰略性防禦,黃金分割位是自然法則的錨點,量能則是資金態度的信號燈。就像周遠山說的,這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題,而是需要綜合考量的多選題。
“老張,”陳默突然轉頭,看見同事正趴在桌上打盹,顯示器藍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界線,“明天如果回踩20日線,量能縮到80萬手以下,且60分鍾acd底背離,就補20倉位。”他的聲音裏帶著篤定,像在確認一個早已算出的答案。
晨光初綻時,陳默在日誌末尾畫下完整的波浪結構:1浪啟動於38元,2浪調整目標56.8元,3浪目標78元。10日線、20日線、黃金分割線在圖上交織成網,每個節點都標注著量能閾值和操作方案。他不知道明天股價會否考驗56.8元,卻清楚,新的策略已經將人性的弱點關進了規則的籠子——當10日線破位時,機械減倉避免情緒幹擾;當20日線支撐時,量能驗證決定是否堅守。
收拾鍵盤時,陳默看見模擬盤的浮盈曲線依然完美,但他不再羨慕。實盤賬戶裏的每一道劃痕,都是真實市場的饋贈:中化科技的止損教會他趨勢的韌性,贛鋒鋰業的踏空讓他明白信號的共振,而此刻的江源鋰業,正在書寫新的注腳——止盈不是終點,而是趨勢長跑中的補給站,在這裏,利潤被鎖定,信仰被檢驗,策略被迭代。
顯示器的微光中,陳默望向窗外漸漸清晰的深圳灣。潮起潮落間,無數資金像浪花般湧來又退去,而他終於懂得,真正的止盈哲學,在於給趨勢足夠的奔跑空間,又在轉身時果斷揮手;在於用多維體係過濾雜音,又為市場的不確定性留有餘地;更在於在冰冷的數字與溫熱的人性之間,找到那個動態平衡的尺度——那是技術分析的終點,也是交易哲學的起點。
喜歡股市搬運工請大家收藏:()股市搬運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