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人還得靠自己
字數:7684 加入書籤
菜並非來此度假或研究人類的生產生活。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傳授修行的法門。作為最後一個純血尼安德特人,菜肩負著延續文明火種的使命,而這個世界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天地靈氣逐漸複蘇,他必須趕在更多古老存在蘇醒前,為人類找到一條生存之路。
菜所在的部落是一個約五六十人的中等規模部落,坐落在河畔的台地上,背靠緩坡,麵朝河流,附近有茂密的橡樹林和一片野粟地。人口雖不算少,但在新石器時代的艱難環境中,仍顯得有些捉襟見肘。部落的住所是五座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直徑約34米,以木為骨,覆以茅草和泥土,門口有斜坡式門道,屋中央設有火塘。同時,這裏有一座較大的長方形公共房屋,那裏是集體活動和儲存食物的地方。
青壯年男子每天清晨都會帶著石矛、骨鏃和投擲器外出狩獵鹿、野豬、野兔、雉雞等;婦女則背著藤編的筐籃,到附近采集野果(如桑葚、野梨)、塊莖(如山藥、百合)、嫩葉和堅果(如櫟實、野栗),食物來源雖多樣卻並不穩定。老人和傷者負責處理雜務,比如打磨石器、編織籃筐、照看火塘;婦女在夜晚或空閑時還會搓製繩索、琢磨如何製作更堅固耐用的陶器,有的人會研究如何在陶器上畫出一些圖案,老人和傷者有時也一同幫忙。
真正有充裕時間的,是那些五六歲到八九歲的孩子。根據“史”所承載的記憶碎片,人類在修行初期的進展遠比其他物種更快。譬如你要教一匹馬修行,尼人往往得先馴服它,強迫它完成特定的呼吸動作,或者尋找千年一遇、靈性超群的個體——這些都太費周折。實際上,尼人最常用的方式,是以蘊含天地靈氣的食物滋養它們,或帶它們前往靈氣充沛之地,讓靈智逐漸覺醒。
但人類沒有這類麻煩。相近的身體結構與行為模式,使他們在入門階段異常順利。隻不過若要深入修行,人類就顯得不那麽“聽話”了——他們並非慣於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種族。
修行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展開了。六個孩子被聚集在部落邊緣的一棵大榆樹下,這裏成了他們臨時的修行場所。菜用削尖的炭塊在平整的樹皮上作畫,勾勒出簡單的能量運行路徑。他試圖用最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如何引導體內微弱的氣感。
阿石不僅負責監督,自己也刻苦修習。這個十二歲的少年顯示出非凡的領悟力,經常能舉一反三。傻木也被喊來一同學習,可惜他進展極其緩慢——他的繪畫天分在這一方麵似乎毫無用處,那些複雜的運行路線對他來說就像天書般難以理解。
隨著時間推移,聰明的阿石越來越能理解菜的表達方式。借助肢體語言和那些抽象的圖畫,他已能相當準確地將菜的意圖轉述給其他人。“這裏不是直線,是一個周,”他會指著圖案解釋,“氣息要從這裏開始,繞一圈再回到這裏。”
時間悄然流逝,到秋深之時,六個孩子都有了不少進步。最遲鈍的傻木已能跑得過部落裏的土狗;而最強的阿石,甚至超越了正值壯年的獵人。他曾經的傷也不知在何時徹底痊愈了——這不全是修行的功勞,菜不時外出帶回來的“野菜”(實際上是一些富含靈氣的植物如首烏、黃精、靈芝等),也加速了這群孩子的成長。
最近,阿石卻有些煩惱。族長多次提出讓他加入狩獵隊伍。秋日將盡,若不能儲備足夠的食物,整個部落的日子都會很難熬。以他如今的身手,確實該為族人盡力。但阿石並不想中斷修行——他自覺正處於飛速提升的階段,或許明年就能成為附近十幾個部落中最強的戰士。更何況,“師”會不會突然離開?若自己不再隨侍在側,這個位置會不會被別人取代?
更讓他難過的是,族長悄悄告訴他一個秘密“老巫祝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一天夜裏,阿石悄悄來到老巫祝的住處。屋內彌漫著草藥和煙熏的氣息,老人躺在一堆獸皮中,呼吸微弱。
“‘師’的知識如同天上的星辰,永遠學不盡。而我們族人的生命卻如秋葉般短暫。”老巫祝的聲音仿佛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族長隻是希望更多人能熬過寒冬。我們不是猛獸,照顧族人、彼此幫扶,是祖先留下的訓誡。”
阿石明白,老人的生命已近終點,他輕聲問道“可是,修行不是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好地保護部落嗎?”
老巫祝艱難地抬起手,指向牆上繪製的圖騰,那是一隻環繞著日月星辰的熊“力量分很多種,孩子的力量在於成長,戰士的力量在於保護,首腦的力量在於抉擇。你現在要學習的,是如何抉擇。”
阿石點了點頭,心中已有了選擇,但他沒有注意到首腦的暗喻。
“你若走了,其他孩子還能繼續學下去嗎?”老巫祝輕聲問道。其實他也在猶豫,該如何取舍,才能讓部落更長久地存續。
“沒問題。”阿石從未想過隱瞞,他不會為了自己的修行而隱瞞別人的進度。他每天都讓傻木把修行的內容用赭石和木炭製成的顏料,仔細地畫在儲物的山洞壁上,還讓進展慢的孩子對著壁畫加練,並詢問他們哪裏看不懂。部落從小教導他們隻有共同進步,整個族群才能生存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聽到阿石的安排,老巫祝欣慰地閉上了眼睛。阿石靜靜等待片刻,見老人再無動靜,便輕手輕腳退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老巫祝卻睜開眼,低聲問“你覺得怎麽樣?”
他身下平整的虎皮忽然充氣一般鼓脹了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健壯高大的身影,坐在老人身邊。原來是族長一直藏在屋內。
“有靈性,愛護族人,懂得取舍。把族長的位置傳給他,我很放心。”這位三十歲上下的壯漢從小就和老巫祝學習,包括那些玄妙的巫術,隻不過他的天分沒有老巫祝那麽高。
“那你為什麽不讓他多學一點?哪怕犧牲一些族人的生命,這樣的人也值得繼續栽培!”老巫祝語氣中略帶埋怨。
“是您請示過祖先的。”族長低聲嘟囔,“祖先說,平衡最重要。”
“可你是族長,有權不聽從祖先的指示。”老巫祝像孩子般反駁。
“過兩天,您親自去和祖先解釋吧?”族長果然是個耿直到底的人,絲毫不覺得這句話會給風燭殘年的老巫祝帶來傷害。
“唉你說如果我見到我父親,他會誇我,還是揍我?”老巫祝忽然笑了起來。
“揍您一頓,才說明我們做了該做的事。老師,這可是您說過的話。”
阿石離開三天後,菜才得知消息。他並沒有太多情緒——對長壽的尼人而言,三天學會與三十年學會,區別並不大,因此阿石的離開不影響修行的進度。他自己就曾為了領悟一個法門,枯坐三個寒暑,幾乎瀕死。時間對尼人來說,流動的方式與人類截然不同。
但他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人類盡快擺脫耗時費力的狩獵。這群小家夥實在太能吃了——尼人吃一餐能維持很久,當對天地靈氣的汲取達到一定程度,食物甚至不再必要。
但人類還做不到。他們需要持續的能量補充,狩獵和采集占據了他們大部分時間,嚴重拖慢了修行進度。菜意識到,如果不能解決食物問題,修行教學將繼續陷入前人的怪圈——教會一個,死掉一個。
於是,菜沒有告別,悄然離開部落,動身尋找能讓部落吃飽的東西。他向北而行,穿過一片茂密的森林,這裏有以櫟樹、栗樹為主,林下有大量灌木和草本植物。他觀察猴子們摘取果實、分而食之,它們依賴自然的饋贈而生存,但隨著季節變化,食物來源並不穩定。
他望向天空,見候鳥循季南遷,以群體的方式克服時空的限製,但它們每年都要重複這樣的長途跋涉,消耗巨大能量。他蹲在河邊,看河狸築壩蓄水、營造棲所,以改造環境的方式提升生存概率,但這種改造局限在很小範圍內。
這些觀察都觸發著他的思考,但都沒有給出完美的答案。事實上,尼人是不愛思考喜歡行動的種族,得益於長久的壽命,一步步積累錯誤和正確,才讓他們成為了世界的頂級。但是菜不行,他是尼人中最笨的那一群,所以他學著像人類那樣思考和預判,用來節約時間和他可憐的記憶力存量。
直到第五天,菜在一條小溪邊發現了不尋常的痕跡——幾株被精心排列的草藥和人類腳印。他順著痕跡追蹤,最終在一片開闊的穀地中,看到了那個獨行的人類。
那人身披鹿皮,背著藤編的籮筐,步履沉穩而有節奏,明顯有修行過的痕跡,卻又不同於尼人常用的法門。菜暗中跟隨數日,發現他行為奇特時常采集各種植物放入口中咀嚼,像個貪嘴的孩子——但他總會將嚐過的植物留出一份,小心地包好放入筐中。有時他會突然病倒,嘔吐、昏迷數日;醒後則將筐中某種植物丟棄,在隨身攜帶的龜甲上刻下標記,再繼續重複嚐試。
最讓菜驚訝的是,這個人有著獨特的能量運行方式。他的氣不是像尼人那樣循環於體內,而是與周圍的植物產生微妙的共鳴。當他觸摸一株植物時,能感知它的性質;當他嚐食時,能分析其中的能量成分。
他就這樣一路走過了半個秋天,直至初雪將至、草木凋零,才轉身折返。
菜決定現身與他交流。他緩緩從樹林中走出,用尼人傳統的問候手勢示意和平。對方顯然吃了一驚,但很快鎮定下來,回以類似的手勢。
菜確認了這個人的不平凡,因為其他人見到他,一般會把他當作猴子或者是食物。
而這個人也展現著他的不平凡,他們可以通過意識直接溝通。“你是‘巫’,‘神’,還是‘師’?我聽說過你們的傳說,一些獨來獨往,像人一樣行走,但是比猴子聰明的家夥。”
“你在尋找什麽?”菜問道,菜是實用主義者,對於沒意義的問題他直接忽略。
“能讓人飽足的東西,”對方的思維清晰而堅定,“不是暫時的飽足,而是能長久依賴的食物源。我的族人稱我為‘嚐草者’。”
原來他想尋找可以廣泛種植的作物種子,讓整個部落的人不再挨餓。他解釋說,已經發現了野粟和黍的祖先品種,但這些植物的產量太低,需要改良。他嚐試各種方法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在不同土壤中試種,甚至用自身的氣來激發植物的生長潛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尼人從未想過改變植物本身,他們隻是采集和利用現成的資源。而這個人類的想法完全不同——他想要與植物共同進化,創造新的共生方式,而不是把它們當作,容器。
“我能幫助你,”菜傳遞出這個意念,“我知道一些古老的方法,能夠加速植物的生長和改良。”
嚐草者的眼中閃過希望的光芒,但隨即又變得謹慎“代價是什麽?天地萬物,得失平衡。”
菜沉思片刻,回答道“知識需要傳承,修行需要時間。我認識的一個人類族人因為狩獵而無法專心修行。如果你能解決食物問題,我就能傳授更多知識,包括你。”
兩人達成共識,開始合作。菜教授如何引導天地靈氣滋養作物,而嚐草者分享他對植物的深刻理解。他們發現,某些特定的修行法門不僅適用於人類,也能影響植物生長。
當第一場雪輕輕落下時,兩人已經收集了五種有潛力的作物種子,並初步掌握了用靈氣促進它們生長的方法。菜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但或許正是這個開始,將改變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方式。
而遠在部落裏,阿石正帶領獵人們追蹤一群野鹿。他運用修行中獲得的能力,感知動物的動向,指揮隊友包抄圍獵。一天下來,收獲遠超往常。晚上,他悄悄來到山洞,對著傻木繪製的修行圖譜繼續練習。他知道,這條路還很長,但他已經看到了方向。
老巫祝在那天夜裏安靜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智慧和精神卻在部落中延續。族長接過了全部落的領導重任,而阿石則被正式指定為下一任族長的繼承人。
當菜和嚐草者帶著種子和新技術返回部落時,他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為生存而掙紮的群體,而是一個正悄然發生變化的社區——修行的孩子們開始幫助成年人提高狩獵和采集效率,長者則用他們的經驗解讀天氣和季節變化,婦女們嚐試製作更好的容器來儲存食物。
改變正在一點點發生,就像種子在泥土中悄悄發芽,終將破土而出,迎接陽光。
“農,你帶回來了什麽?”嚐草者的族長關切地問,任何一個族長讓自己部落最強壯的獵手獨自出門采集種子,而不是進行狩獵,這都需要承受無窮的壓力。
農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經曆,特別細致的說明了他和菜的交流。
“你這個家夥,你居然和‘師’坐在一起聊天,你的敬意呢?你不怕神的懲罰嗎?”族長聽的冷汗涔涔。
“我們又不是沒被他們懲罰過,我們的祖先可沒怕過他們。”農無所謂的說。
“你真是。”族長無奈的搖頭,繼續問道“這麽說,我們以後的作物會變得很多?”
“是的,不過!”農還是皺著眉。
“又怎麽了?”族長無奈的很,這個家夥總是不滿足。
“他們的手段我們掌握了,這當然是個好事。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我一樣激發種子的潛力,這還不是最終的辦法。就算我們的族人都可以修煉到激發種子的程度,我們也隻不過和那些所謂得‘師’一樣,要是他們以後還想懲罰我們怎麽辦?”農的話讓族長也皺眉,他的祖先是經曆過那場懲罰的人,這讓他不得不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族長——該死,華夏的族長是個什麽好的工作嗎?
“你有什麽想法?”族長追問。
農的目光投向洞穴外那片被精心照料的田地,眼神變得深邃“我在想‘師’教導我們修行時說的話。他說,天地靈氣並非隻存在於山川靈脈之中,萬物生長,皆有其‘氣’。我們人體能吸納,為何土地不能?”
他頓了頓,繼續闡述自己的思考,仿佛在梳理一條剛剛發現的隱秘路徑
“我觀察過被野火焚燒過的土地,來年草木總是格外茂盛。我也留意到,凡是我們族人日常居住、丟棄魚骨獸內髒器的地方,附近的野草總是長得又快又壯。這讓我想到,‘師’是用自身為引,導天地靈氣滋養我們。那我們是否也能做一個‘引’,將那些廢棄之物中的‘地氣’引導出來,反哺給禾苗?”
“就像修行需要法門,土地增產或許也有其‘法門’。除了這種‘地氣’,我還想過,‘師’教導我們修行時,強調周身穴位需疏密有致,過於密集則氣息纏鬥,過於稀疏則難以匯聚。我就在想,我們播種時,是否也不能將種子撒得過於擁擠?讓每一株苗都有足夠的空間和土地來吸收陽光和‘地氣’,它們是否會長得更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去勉強激發每一顆種子。”
農的眼中閃爍著超越時代的光芒,那是一種試圖理解並駕馭自然規律的渴望。
“如果我們能掌握這些方法,即便沒有修行者,普通的族人也能通過觀察、堆肥、調整間距這些誰都能學會的方法,讓土地自己變得肥沃,讓作物茁壯成長。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人族自己的、不依賴於‘神’也能傳承下去的生存之道!到了那時,即便‘神’再次降下懲罰,我們憑借這些知識,也能讓部落延續下去。”
喜歡忍界聯絡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忍界聯絡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