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請軍做客

字數:4858   加入書籤

A+A-


    幾顆大頭出現在視野裏,尤其大嘴叔那張臉最顯眼。
    孟長義在她恢複意識後迅速收回手,問她可否自己起身。
    絮兒點點頭,掙紮坐起身,抬手一看,虎口上一個明顯的青紫印記。
    孟長義開口道:“急救所用,力氣小了沒用。”
    絮兒笑笑,微微抬手道:
    “多謝軍爺。”
    “不必客氣,舉手之勞。”
    張大嘴示意絮兒送他們一袋糧食做謝酬,孟長義推拒不收。
    “姑娘英勇,今日我們兄弟沒幫上大忙,不過是充當個人場。東西你們拿回去,多這一袋糧食,青黃不接時多少好過些。”
    張大嘴支支吾吾說了一串,起初幾人都沒聽懂,尤其劉奔那個莽夫,驕傲地說什麽“不必太感謝”。
    絮兒看他一直比劃,皺眉問他:
    “關門?”
    張大嘴點點頭,又指向遠處的山,然後指著孟長義幾人的軍甲。
    孟長義直視張大嘴道:
    “我們確屬關山軍。”
    張大嘴拍了下巴掌,大概是想說“我猜對了”,但激動之下牽扯傷口,痛得呲牙咧嘴。
    絮兒小臉上滿是震驚,已經有好幾年沒聽過“關山軍”三個字了!
    鬆縣的人都說關山軍通敵,他不信,她也不信。
    舉國上下有萬千軍屬亦不相信!
    絮兒毫無征兆落下成串的淚珠兒,雙眼一眨不眨看著孟長義。
    而孟長義幾人也在謹慎觀察兩個佃農的反應。
    還是張大嘴最先回神,這可是頭一次看見瘋丫頭掉眼淚。
    絮兒嘴唇哆嗦,有萬千話堵在嘴邊,可是舌頭不聽使喚。
    鼻涕流進嘴裏,一股鹹澀刺激她冷靜下來。
    深呼吸幾次,絮兒像個啞巴,張張合合,發不出一點聲音。
    唐越冬看著孟長義,聽到關山軍,這姑娘的反應實在太不同尋常。
    “你……知道關山軍?”
    絮兒用力點頭。
    唐越冬又問:“可是有熟人曾在軍中?”
    絮兒張開黏糊糊的嘴,艱難問出那句:
    “你們可聽過一個叫祁雲舟的人?”
    唐越冬搖頭,祁姓不多,但軍中人數眾多,聽著陌生。遂看向孟長義。
    軍頭兒在軍中有不少好友,或許聽過也不一定。
    絮兒灼灼的目光令人心中一緊,那是一種濃如實質的期盼。
    她要找到他,然後帶他回家!
    孟長義皺眉思索許久,終是搖了搖頭,轉而看向另外幾個。
    絮兒目光緊隨著,一次次明亮,再暗淡。
    雙目哀傷的小女子,仿若地上被風吹殘的蒲公英,破碎且脆弱。
    閉目仰頭,靜默而立。仿若下一瞬,便要化作飛花乘風而去。
    沒人敢去問她,那是她的何人。
    過了許久,絮兒睜開雙眼,張懷長揖,謝過眾人。
    “絮兒替上河莊老少十七口,謝軍爺慷慨相助之恩。”
    張大嘴不會說那些好聽的詞,學著絮兒的樣子也躬身一拜。
    孟長義幾人全都閃身避開。
    關山軍成了朝野上下的忌諱,盤龍山內的百人還不知前路如何,更不知怎樣安慰這個小姑娘。
    “天色漸晚,不宜趕路,若是幾位大哥不嫌棄,便去村裏將就一晚吧?”
    張大嘴拉扯絮兒的袖子,這要是被官府知道,他們還能得好?!
    唐越冬眼明心亮,笑著婉拒。
    絮兒認真看著張大嘴,小小年紀偏說話老氣橫秋。
    “大嘴叔哎,這麽多麻袋,你我能扛得回去嗎?
    村裏連根火把都沒,難道摸黑爬一個來回不成?”
    張大嘴:那也不能請這群危神呐!
    絮兒對著五人道:
    “上河莊偏僻,幾位盡管放心,什麽都不會發生。”
    而後又對張大嘴道:
    “回去之後我先去找羅鍋爺爺說明,你就放心吧,沒事的。”
    張大嘴看著自己的一身傷,確實耽誤事。絮兒這丫頭當家作主慣了,他是勸不動,算了算了,任她去吧,還有羅鍋叔壓著呢。
    唐越冬欣賞這姑娘的勇氣和魄力,瞥一眼身邊的孟長義:我很感興趣,要不要一起?
    孟長義給他打眼色:要做苦力,你以為請你做賓客白吃白喝?
    唐越冬湊近他低語:“看剛才的樣子,說不定是哪位袍澤血親,就當做幫自己人了。”
    話落,他主動扛起麻袋,嘴上樂嗬嗬問道:
    “姑娘,前方帶路?”
    絮兒展顏一笑,歡快應道:
    “那就辛苦幾位了,這邊請。”
    孟長義指著唐越冬的背影,冷不防絮兒回頭,害他連忙握拳放至嘴邊掩飾。
    “幾位不必憂心,已經很近了。”
    曹三德幾人麵麵相覷,統一看向軍頭。
    孟長義擺擺手,幾人扛起麻袋跟上。
    張大嘴原地轉了轉,一把沾了血的殺豬刀,一袋子“臭錢”。今日可真是驚險刺激。
    村子裏好些人都在收拾殘局,遠遠就能聽見顧雲在破口大罵。
    想也知道,麻六那些人定是在上河莊不幹人事,但願他們沒有受傷。
    “諸位可將糧食放下,那裏便是我住處,缸裏有水,屋外有柴。麻六等人翻找過後怕是髒亂不堪,幾位自便。”
    五人就這麽被晾在一邊,村裏的喊罵不絕,安寧慣了的他們多少又些新鮮懷念。
    石羅鍋家聚滿了人,包括緩慢而歸的張大嘴。
    “絮兒啊,你可回來了。”
    “下次出門可得言語一聲知道嗎?”
    “這孩子,身上哪來的血啊?”
    絮兒一一打過招呼,才看向石羅鍋道:
    “爺爺,是我想得太簡單,害大家被我牽連一場。
    原以為進城之行順利,東家約束下,麻六怎麽也要消停兩年。
    沒想到他把事情做絕,都是我不好。”
    石羅鍋道:
    “你年歲尚小,情有可原。
    各家知道你是好心,無人怪你。
    再說麻六這般折騰,即便你不去,用不上多久也會是別人,結果不見得比現在好。
    過去事不悔,當下事善解,未來事可期,人這一輩子,就那麽幾道彎。”
    顧雲大剌剌道:“知道不好下次別幹,啥時候用你個小丫頭出頭了?”
    陳忘山拉扯她道:
    “你這張嘴啊,不會說就閉上。”
    胡伯娘問道:“絮兒幹啥去了?”
    丁小棗回她:“進城找薛家。”
    胡伯娘點頭自語:“啊,找婆家啊。”
    喜歡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請大家收藏:()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