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意外發現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三伏天的晌午日頭毒辣,一出門好似掉進火坑一般。山外邊的興衰暫時影響不到小村子,眾人在無法幹活的時辰,多是泡在溪水裏的納涼的。
    樹上的知了,有一種為了高歌不顧死活的做派。丁小棗夥同一群少年,在樹林間爬上爬下,細密的網兜裏滿是蟲子。
    溪邊樹蔭下,點起一堆柴火。少年們削的木簽整齊光滑,圍坐在一起串知了的有說有笑。
    泡腳打扇的叔伯們懶散眯著眼睛打盹,有一下沒一下動動手,偶爾能聽到突然傳來的鼾聲。
    兩個還未束發的小孩兒,腰臀間纏著布條擋羞,正在沙子裏探尋奇形怪狀的生命。
    下遊的水窪範圍縮減不少,關屯雖然不缺水源吃用,但幹渴的大地實在遼闊。
    泥地裏生了不少水燭,草珠子倒是比去年結果還要繁多。
    安通帶王八出門散心,如同較勁一般,特意帶它來看老家。
    “我好吃好喝伺候你,還成日臭著一張臉不理人。自己看看老窩吧,都快旱沒了。
    我不計較你當初咬我一口,往後啊,你安心在村裏鎮守,記住了沒?”
    安通認為老王八已經有了靈性,是民間傳說的神獸,於是把它當作驅邪避凶的祥瑞,使其成為守護村子的一種神秘力量。
    常人不信鬼神,但大多對這類心存一絲敬畏。所以安通如何對待王八,村裏人都不曾多一句閑話。
    女子們或是在製作搓繩撚線,或是縫製衣裳皮具,農人少有偷閑時,誤將寒暑作。
    小囡在絮兒身邊玩沙子正高興,被那邊火烤蟲子的香味吸引,哈喇子溢出嘴角,一眼看不住就要爬過去。
    女人們隻好把她圈在中間,順便教一教絮兒這個年少的“假娘”。說起養孩子啊,顧雲那叫一個神采飛揚。
    胡伯娘不知聽到了哪句,反正大概是聽懂她們在說何事,歎息中不免遺憾道:
    “你要是問怎麽養活一個孩子啊,那我四六不懂。但要問小孩子怎麽可能會早夭,我可是有經驗呐。”
    窮苦人家能生一個活一個,那叫頂頂好的本事!胡光兩口子還年輕些時,常在村裏說起,老天還不如直接一些,別讓他們有兒女。偏偏孩子來了,生了,又死了。
    顧雲和林三娘對視一眼,這位老嫂子好好地出門,可別紅著眼圈回家。
    林三娘搶著喊道:
    “胡嫂子,我還不如你呢,連個蛋都生不出。”
    顧雲手上針線不停,垂著眼皮說道:
    “我家那個還不是討債鬼?也不知我們兩口子上輩子欠了她多少!”
    絮兒一聽,這話風可不對啊。
    “你們這是做甚?比慘來了?陳嬸我問你,小囡得什麽時候才會走路呢?”
    顧雲瞟她一眼哼道:
    “你都舍不得摔她,等吧,等她爬夠了,長大了。”
    林三娘失笑接話:
    “絮兒,別信你陳嬸的,她不會好好說話。”
    顧雲急了,坐直腰板問她:
    “呀,你又知道了?你懂你說。”
    林三娘一副“你小瞧我”的表情,跟幾人說起:
    “哈,你以為我生不出,就真不會養啊?我少時好歹幫著帶過自家兄弟幼妹,三翻六坐九會爬那些不見的準,尤其咱們小囡,哪吃上好東西了?”
    顧雲回憶一會兒,不確定道:
    “我家巧織好像十一個月大就被拎著學走路呢,她爹?你來,我問你點事……”
    金細細抿唇笑著,跟兩個小姐妹說悄悄話。
    “我怎麽覺得,這時候應該把我哥也叫上呢?”
    小姑娘們笑起來張揚明媚,還在男人堆裏搜尋一番金元。另一邊的小夥子們被看得一頭霧水,瞧瞧自己身上,又不是全裸。三番五次當著他們麵嘀嘀咕咕,笑成那樣子能是什麽好話?
    “錢有,你去。”
    “我不去,除非我傻。”
    眾目睽睽太引人,他可是獵人,藏起來觀察才是他的性子。
    梁奇換個人慫恿:
    “鄧寶,那你去問問,她們又看又笑,我渾身不舒服。”
    小棗一雙眼都在肉串上,鄧寶此時不能走,別人烤的沒耐心。
    “梁老兄,不舒服就別看,找這個找那個的,你不如自己去呢?”
    小辮子被人扯著,丁小棗怒目而視,這可是巧織和細細給她梳的頭發,兩天沒舍得拆呢!
    “放手!自己沒理還不讓人說了?”
    梁奇用小棗的發梢去搔她的耳朵,惹來小棗起身要打他。鄧寶挑挑眼皮,飛快塞嘴裏一隻烤得焦香的知了。少年們互相掩護,等小棗顛顛跑回來,鄧寶手裏少了五串。
    “背著我偷吃?你們好不講義氣!”
    鄧寶語氣平淡道:
    “糊了。”
    丁小棗不是那麽好糊弄的,指了指地上的木簽問道:
    “我不瞎,張嘴讓我看看。”
    冒著熱氣的吃食堵上嘴,小棗唔唔兩聲,嚼著酥脆的知了不再執著。
    清晨傍晚最適宜外出幹活,壓枝的甘露苗九成生了根係,人有失誤,莖有他想,成活到這個數量,絮兒很滿意。
    草帽遮眉,粗麻衣覆臂,幹葉的草珠子格外刮人。人鑽進荒草叢中,帶起肉眼可見的煙塵。
    孟長義帶上錢有、莫蒼還有唐越冬,照舊巡視一遍曾經的邊關。北地距離關外部族生活之地太近,一年過半仍未有多少雨水,對於放牧的關外部族來說,日子要比他們還要艱難。
    這位年輕的軍頭啊,終究是難以卸掉心底的那份責任,酷暑巡防便不是為了國家天下,也要護一村老少。
    野豆苗張牙舞爪地四處攀爬,有時自己就能擰成麻花。全村出動搭架子,不用誰催促提醒。這片地的意外成功,讓不少人開始動搖、思考。
    土地不是非得收拾得十分齊整幹淨,能做糧食的東西有很多,麥子和豆穀常見罷了。山裏也有辦法繁育,這不是成片的豆子和薯蕷麽?
    老丁和絮兒穿行在豆田中,確定沒發現什麽蟲害之後,叔侄倆暢快大笑。
    其他人以為他們是因為見了成片的紫紅小花而開心,卻不知他們最在意的,其實是野豆子本身的抗性。
    人禍已除,天災之下更容易發現好苗子,尤其是老丁,現在癡迷嫁接之法,正與絮兒商量著勻幾株苗給他。
    喜歡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請大家收藏:()跟一百個壯漢進山開荒?包活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