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玄門五術
字數:3606 加入書籤
當下,他正要吩咐整軍再進,卻聽探子又來報告:“軍師,路邊又發現一塊石碑,上麵刻有您的名字。”
劉伯溫冷笑道:“難道又是孔明所為?”他不顧疲倦,打馬前去觀瞧。
這塊石碑並不大,隻有一人高。劉伯溫下馬來到近前,隻見碑上刻著一行篆字:“前代軍師諸葛亮,後代軍師劉……。
”碑文到此結束。劉伯溫看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我道諸葛孔明占算之術如何了得,連我的名字伯溫都算不出!偏要布下這些疑陣,愚弄我等!”說完,他上前狠狠一腳,向那石碑踹去。
然而,石碑異常堅硬,劉伯溫這一腳用力過猛,石碑雖然被踹得傾斜,但他自己的腳趾卻頓時斷了幾個。
鑽心的疼痛讓劉伯溫狂怒不止,他像瘋了似的,在石碑上狠狠踩踏。卻見石碑慢慢被他踩倒,露出嵌在下麵的底座,上麵刻著一行小字:“怒發衝冠劉伯溫!”
劉伯溫見了之後,心中大驚。他心道:“孔明居然有如此神算?”但轉念一想,這一定是自己失態,中了他的詭計。
於是他決定速速離去。當下不顧傷痛,引軍前行,眼瞅著又過了三十裏,前麵探子又報:“路旁有座石碑。”
劉伯溫心中暗自嘀咕:“有完沒完了?”
不過此時他已經稍微冷靜下來,收起了對孔明的輕視之心。他下馬步行,讓軍士攙扶著自己,前去查看。這塊石碑高不過丈,表麵無字無款,隻底座隱約有些花紋。
此時的劉伯溫已沒有了之前的張狂之意,他心知這些花紋恐怕就是石碑的奧秘所在。於是,他親自趴在地上,用手扒開浮土去查看。
果然,浮土扒開後,下麵依稀有些字露了出來。隻是位置太矮,看不清楚。劉伯溫顧不得披甲在身,跪伏下去,用力將碑座下的泥土全部掏開。這一掏,足有一尺深,才將這行字完全露出。
劉伯溫探頭去看,隻見這行字連起來竟然是“劉伯溫在此下跪!”他頓時大驚失色,麵色變得煞白,想要起身卻像被什麽定住一般動彈不得。
這時,他在剛才的字邊上又發現幾個更小的小字:“劉伯溫戴盔行禮,脫盔而起!”
劉伯溫心中頓時明悟,他當即戴盔磕了三個頭,然後將頭盔取下。隻覺渾身一鬆,隨即站了起來。
自此以後,劉伯溫再不敢小瞧古人,也收起了那股驕傲自滿的氣焰,終成一代卜算名家。
至於後來斬盡天下龍脈,獨留長白山一脈,也是因為卜算時靈機一動,給劉家留下一線生機。
我說到此處,已然口幹舌燥,宋璐她們卻還纏著要聽劉伯溫斬龍的故事,我笑道“此是後話,咱們下回分解!”
二女直接嬌嗔到“不依不依!你快點講!”
我收起玩笑神色,正色說道“我之所以講這個故事,是希望你們和劉伯溫一樣,收起驕矜之心,大道無涯,不可自滿!
昔日張九爺曾諄諄教誨於我,所謂道門弟子當知,大道如淵海,豈在言語窮盡處?
炁藏太虛,無形無相;玄門深廣,無始無終。
汝觀秋水含光,低窪處自納百川,高山巍峨卻難承雨露,此乃《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之真義。
昔者老子見孔子,以"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相誡,蓋因天地之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縱使鳳麟之姿,猶需守"和光同塵"之訓。
今日你們所見滄海不過一粟,窺星辰不過微塵,安敢以片雲為穹頂,以杯水測溟渤?猶然自滿,敢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效仿列子禦風,知六氣之變無窮;更應學莊周夢蝶,悟物我兩忘之境。
切記"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驕矜如滿月,虧缺必隨其後;謙衝若空穀,回響方得綿長。
九天之上仍有清微禹餘大赤天,五嶽之外尚存昆侖蓬萊不周山。
真修者當懷"虛極靜篤"之心,效仿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出函穀時尚自雲"知者不言",況汝輩乎?
這個道理,你們明白嗎?”
宋璐這才悚然點頭道“知道了,以後再不敢半灌水響叮當了!”
劉小玲也在一邊暗暗點頭,我見達到了效果,心中頓時又歡喜起來,幹脆也考校一下劉小玲算了,玄門五術:山、醫、命、相、卜,她選了醫術,聽她的意思,也是希望自己將來學有所成,能恢複自己的記憶。
道門中的醫術,可以直接追溯到上古時期,認為人體疾病與宇宙運行相關,需通過調和陰陽、順應五行規律達到健康,隱含“天道不可違”的靈異觀,也就是現代的道醫。
當然,華夏的曆史上,不止道醫,還有儒醫,中醫,以及地方巫蠱醫術,這些都可算作我華夏五千年曆史上的璀璨明珠,但本質上還是有些區別。
道醫、儒醫、巫醫與中醫,是中華醫學長河中的四脈靈泉,各承天地人神之機,共織生命經緯:
巫醫如遠古巫火,通鬼神而療肉身。
其術根植於天人交感,以符咒通靈、祭祀禳災為刃,在混沌中劈開醫道初光。
上古十巫采藥靈山、商周占卜驅祟,皆以“神權”為藥引,療疾亦療眾生對未知的敬畏。
道醫若觀天執道,融丹鼎符籙於岐黃。
其心在“性命雙修”,以陰陽五行窺魂魄之秘,借草木金石調天地之氣,治病更治神。孫思邈禁經符咒、葛洪煉丹飛升,皆是以醫為舟、渡向長生彼岸的玄門修行。
儒醫似立人極而守中庸,化仁心為藥石。
其術如禮法,疾患視作家國縮影,用藥如正心,療疾如修身。張仲景著《傷寒》而立辨證,朱子言“醫以載道”,皆是以方劑脈案踐行“達濟天下”的聖賢襟懷。
中醫則法地承序,成百家精粹。
其魂在“致中和”,不執鬼神而敬自然,以經絡藏象為山河圖卷,氣血虛實作陰陽棋局。扁鵲起死回生、華佗麻沸開顱,皆是以草木針石顯化“天人相應”的至簡大道。
四者同源而異流:巫醫啟於蒙昧中的神性叩問,道醫拓於玄奧裏的性命修行,儒醫立於人倫間的濟世擔當,中醫成於萬象中的平衡智慧。
所謂巫醫如根,道醫如枝,儒醫如葉,中醫如幹,共鑄華夏醫道生生不息的千年靈脈,不過如是。這僅僅是我個人淺薄的看法,沒有高下之分。)
喜歡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請大家收藏:()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