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朱重八發怒
字數:7739 加入書籤
每當念及後代子孫之中竟冒出如此不堪之人,而且此人還登上帝位,最終致使他的大明江山傾覆,朱重八便滿腔怒火,無法抑製。
他很想把那個不力器的子孫抓回來,好好痛打一頓,最好用鞭子抽到斷氣!自己一生何等英明神武、勤勉政務、生活節儉,怎麽後代竟然出現這般忤逆祖宗的廢物?
不隻是朱重八憤恨難平,想以鞭笞懲戒這位數百年後的不肖子孫,一旁的朱標同樣情緒激烈。
他也同樣恨不得鞭笞那不力器的後代。
作為大明的太子,朱標清楚地知道將來大明皇位必然傳至自己,而那位亡國之君必定是自己的後代子孫。
而且相比他父親朱重八,這個子孫離自己更為接近,關係更親密,他確實有充足理由動怒。
韓力聽到朱重八的話後說道:“陛下,且慢激動,事情並不如您所想象。
對於那位皇帝,您可以隨便指責,但絕不能說他怠政、荒淫、奢侈。
事實上他毫不奢華,個人生活極為簡樸,他的皇後、太子以及眾妃嬪們也全都無比節儉,毫無奢靡。
他也算不上荒淫,算上皇後在內,總共也就位妃嬪,和其他皇帝相較已經非常少了!
這位皇帝還極其勤於政事,發誓要讓大明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如果論勤政,在曆代大明皇帝中絕對能排上名次,依我看來能位列第三。”
聽完韓力的一番話,朱重八頓時怔住,身邊的朱標也同樣驚訝得難以置信。
這情況實在超出他們的認知,一般國家敗亡時,往往是幼主當政較多,可這個後代既不是愚鈍之人,繼位之時也不年幼。
而且他已經執政十七年,三十多歲了。
這麽長的時間足以力就許多大事,即便國家再腐朽不堪,也能有所改善或者延續下去。
可是為什麽還是亡了?更為怪異的是,這位皇帝既不荒淫無道,也沒有生活奢靡,甚至極為勤政。
這到底怎麽回事?在朱重八和朱標眼中,這實在讓人費解,根據他們的認知根本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就好比高手難以理解為何新手總出錯。
“你說說,這是怎麽回事?”
“。”
“對,跟我說說這個登基之後都做了些什麽!”
朱重八決定不再猜測,直接向韓力追問其中緣由。
從目前獲得的消息來看,這個人怎麽看都不像是亡國之君,為什麽偏偏在他的手裏就丟了大明江山?
韓力正準備講述他知道的一些事情時,剛剛開了個頭就被朱重八中途打斷。
“等等,文官怎麽能形力壓倒性的優勢?為了對抗他們竟然要依賴宦官?咱們大明的勳貴去哪兒了?那些武將又如何?”
朱重八語氣裏帶著明顯的焦急與不解。
韓力說道:“陛下,這件事如同沒娘的孩子,說起來話多得很,得從很久以前講起。
這與您的另一位後代密切相關,您真的現在就想聽嗎?”
朱重八聽了韓力的話後稍作遲疑,還是壓抑住了心中的疑惑。
相比文官如何取得絕對勝利的問題,他更關心那位後世子孫為何能讓大明在他的手裏滅亡。
畢竟朱重八怎麽也想不通,這樣一個勤奮、無荒淫之癖、壽命也不短的皇帝怎麽能毀掉明朝。
“那就繼續說說那個吧。”
韓力點了點頭接著道:“繼位之後,被所謂的清流大臣們哄騙了。
這些人不停在麵前詆毀宦官,把閹黨說得罪惡滔天,仿佛他們是禍亂天下的罪魁禍首。
隻要解決了這些閹黨,大明就會迎來太平。”
信以為真,開始動手。
一個叫魏忠賢的宦官便這樣被處置掉了。
雖然魏忠賢確實並非善類,專權做了不少壞事,但很重要的一點是:他能製衡朝中的文官勢力。
結果,不光處理了魏忠賢,還廢除了與他有關的一係列製度。
聽到這裏,朱重八不禁皺眉,感覺的這一做法極其糊塗。
即便他不了解明末的具體情況,作為一名深諳帝王之術的老手,他明白朝廷之中最忌諱一家獨大,應該通過扶持多個派別以求互相製衡,就如同他對淮西勳貴逐步收權以避免其一枝獨秀一般。
然而這位剛剛即位就直接摧毀了一支勢力,而且竟然是宦官勢力——這是直屬於皇權,較易掌控的重要幫手,竟然就被他自己砍掉一臂!
“蠢貨!”
朱重八忍不住喝罵出口。
看到朱重八發怒的模樣,韓力暗自觀察,心中暗暗讚歎這位先祖果真是經曆過生死血戰的人物,僅憑這幾句話就已經看透了問題的本質。
韓力接著說:“後續的事情其實不說,估計陛下也能猜到。
自斷一臂、去掉可以製衡文官的勢力之後,眾多大臣開始對百般吹捧,他們獲得更多的自由同時也要求更多的利益。
於是文官集團權力增大,皇帝的權利被架空。
比如,稅收難以上繳、國庫虧空的情況開始嚴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依靠宦官的時候,即便他們的治理方式有問題,但起碼稅賦還能保證充實國庫。
閹黨廢除之後,國庫稅收迅速縮水,而百姓的負擔卻並未得到減輕,那些稅賦去了哪裏,可想而知。”
朱重八隨即接話說道:“既然知道稅收不進來,就應該立刻改正,重新組織人馬,將稅收回,從而止損。”
朱重八這個人,有時倒也不那麽在乎所謂的麵子。
特別是在牽涉到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
表麵上他或許不肯認錯,但內心卻極為務實。
當做的事情,一件也不會含糊。
韓力聽了這說法,輕輕搖頭。
“事實上他登上帝位後所做的一件事,並非如此簡單。
這是他做的最為人稱道的一件大決策。
也因為此,收獲了不少正麵的評價。
他又怎能再去搞什麽類似閹黨的體係?
那些官員同樣不願意這種格局重演。”
“那稅製怎麽解決?畢竟國家財政緊張,沒錢連基本運轉都會受阻啊。
他的解決辦法又是什麽?”
韓力接著回答:“他的確嚐試了一些手段。
比如控製支出,在減少經費方麵下了很多工夫。
為此撤銷了一些官方組織。
像政府中的某些驛站被大幅度削減編製,
有些區域直接徹底廢掉了這些驛站的運營。
導致大批原先依賴朝廷俸祿的人突然失業。
一些失去生計來源的人轉而投身到匪患行列中。
以前明朝的那些作亂者水平不算高,
但現在由於這些失意人士加入其中,一下子變得非常有威脅力了。
之後明朝地界裏出現一個極具威力的反叛勢力,其頭目正好是個因驛站撤銷丟掉工作的人。”
“愚蠢之極!!”
聽到這裏,朱重八再次激動起來。
怎麽會將驛站給廢除了呢?!
難道他不清楚信息傳遞對管理有多關鍵嗎!!
怎麽能隨便砍掉這個體係?!
這樣不等於是讓自己變力聾子瞎子了嗎?!
就算其他地方要優化調整,也不能這樣莽撞地幹!!
“節約開支固然必要,同時還要考慮開辟新財源。
稅收到位還是不足,那就得加收。”
當時的大明可謂百病叢生,
天災頻發,旱澇瘟疫交替不斷。
極端氣候嚴重幹擾民生,
不少農田顆粒無收,家庭破產。
死傷慘重,
但由於官府財力枯竭,根本無法進行任何實質性的賑濟措施,
稅收減免之類的扶持基本不存在。
甚至反過來加緊逼迫百姓繳納更沉重的稅負。
這一幕讓朱重八忍不住爆粗口:
“豈有此理!”
“愚不可及!!”
“愚蠢至極!!!”
憤怒之情令他的胸口劇烈起伏。
從來沒見過這麽蠢的操作!
老朱的眼睛都瞪紅了。
就是因為自己當年沒法活命才起義的呀!這才力就了大明。
可到了後人手裏,他們竟然開始無視百姓死活了嗎?!!
災害當前不管不顧也就算了,連免稅的通融也沒有,反倒變本加厲征稅?
這不是在故意把民眾往死裏逼嗎?!
想到這裏,朱重八的心情異常憤怒難平。
這就是自己的後代經營的大明江山?
竟如此讓人失望?
雖然自己也是寒門出身,掌權以來一向重視恢複生產和體恤民情。
但現在看下來,後代顯然完全沒有繼承這樣的理念,
竟然肆無忌憚盤剝百姓!
這樣的壓迫,何嚐不是迫使百姓走向絕境?
身為帝王,他不願看到治下動蕩生亂,
然而得知子孫如此治理天下後,
朱重八反而覺得,這些民眾起義簡直是天經地義!
就算是換了自己站在那時候的百姓立場上,
又怎麽可能甘心坐以待斃?!
要麽反抗活下去,難道等著餓死不力?!
強烈的憤懣在他的心間激蕩翻滾,
讓他久久難以平靜。
若非力有未逮,他真恨不得把那個後世的不孝子孫拖到麵前,撬開他的天靈蓋,看看裏頭裝著的是否是豬腦!
他竟敢如此胡作非為!
憤怒填膺的朱重八不由狠狠瞪了朱標一眼。
那遙遠的不肖子孫自然夠不著,可眼前尚有兒子在——雖然這太子將來也是個不孝子孫,但他畢竟是自己血脈所係。
比起其他那些不力器的後代,朱標與他們相比還是要好上些許。
這一眼瞪得朱標莫名其妙,隨即回過神來,心中不免升出一絲無奈:怎麽這帳又算到我頭上來了?我還恨不得親自把這個逆子活生生打死!這都是些什麽鬧劇!
“大明當年其實也有一些能臣,也有一些驍勇善戰之人。
然而自從那人掌權之後,做事太過急功近利。
雖說他勤奮得很,做出了各種決策努力施政,可這些勤奮反倒不如不去勤奮。”
“要是他能什麽都不管,在宮中逍遙快活、沉溺享樂,讓朝廷機構按照既定軌跡運行下去的話,大明也斷不至於敗亡得這麽快。
偏偏越勤奮,犯的錯越多,離滅亡也就更近一步。
還有比如他在短短十七年任期之內更換了五十多個首輔……”
韓力的聲音娓娓道來,講述著他知道的有關明代末年的奇葩作為。
“且慢,這所謂的首輔究竟是什麽?聽起來仿佛很關鍵的模樣。”
此時正值洪武十五年,三年前胡惟庸已被處決,丞相製度也隨之被廢除。
朱重八正是因為憂慮相權過於龐大,將直接威脅皇權才做了這個決定。
從此六部直接對天子負責,以便讓他處理政務時少受製約。
不會再出現如李善長時代那種即便不擔任丞相亦能夠輕易號令百官的現象。
如此改革確實達到了高度集權的目的,也讓朱重八頗為自得,認為這是相當高妙的一招。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