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朱標的收獲

字數:6353   加入書籤

A+A-


    難道要再次恢複兩年前剛剛廢掉的丞相製度麽?
    朱重八思緒翻騰,心情異常痛苦。
    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記起韓力曾提及過的明代後期出現的內閣機製。
    於是他精神一振,急忙對韓力說道:“你詳細給朕解釋下這內閣到底是怎麽回事!”
    韓力稍作思索答道:“所謂內閣,乃後世皇帝因個人能力與精力所限,無法獨自處理過多政務而設置的輔助團隊。
    其起初僅僅充當皇帝的谘詢部門……”
    “雖然最初設立內閣的想法不錯,然而到了後來,內閣的首輔往往會權力膨脹至可以壓倒六部的地步。
    於是必須借助宦官來互相製約,而這必然會引發巨大爭鬥與消耗資源的問題。”
    聽完韓力對於內閣運行模式的解說,朱重八眉頭緊鎖地說道。
    顯然,他對這種新型機構並不完全認可,覺得存在明顯缺陷。
    短期之內也許能解決問題,但長期來看容易滋生弊端。
    “韓愛卿,既然你通曉後世情況見識廣博,你就告訴朕,是否還存在比內閣更為優秀的政治製度呢?”
    朱重八帶著希冀望向韓力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漸漸地,朱重八已經放下了一開始對於請教韓力的羞澀或掩飾的心理,轉而坦然接受需要他人幫助的事實。
    一邊站立著的朱標聽聞父親此言,認為這樣的要求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從他的立場看來,目前內閣的設計已然相當出色。
    以內廷外廷相互約束的方式極大保障了皇室的利益,同時保留了最高決策者的獨攬大權,構思巧妙。
    若還要找一個更優勝於內閣的形式出來,豈非癡人說夢?
    不料韓力接下來的話瞬間讓朱標瞪直雙眼——
    “實際上,確實存在一套比起內閣更能強化並穩固皇權的全新方案!”
    不僅是朱標震撼,就連朱重八聽到這席話時也是大驚失色。
    明明之前的發問不過是一次探索性的嚐試罷了,因為就連朱重八自己都沒抱有任何期望能找到比內閣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他的認知裏,盡管內閣有不少漏洞,但在維持皇權方麵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即使讓朱重八本人獨自思考,在短時間內恐怕也很難找到超越內閣的設計。
    因此當他向韓力提問的時候更多的隻是想把一切做到更加精細完美,滿足自己苛求完美的個性而已。
    沒承想隨口的一問竟然得到這般驚人的回答!
    “快快快,詳細說明!”
    朱重八催促著說道。
    朱重八注視著韓力,催他繼續。
    此時的朱重八,在韓力麵前已經全然放下了往日的威嚴。
    一方麵,他已經反複詢問了韓力諸多問題;另一方麵,這些問題關係到自己兒子朱標的生死。
    如果按照韓力的說法,朱標將來會因小病未愈而喪命,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自己廢除丞相製度與中書省之後,讓朱標作為太子承擔過多政務,從而勞心過度所致。
    那麽若以後讓自己兒子不必如此忙碌,是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早逝?
    既然是關乎朱標的性命,朱重八也顧不得什麽體麵了!還有什麽能比兒子的性命更重要呢?
    看著朱重八目光炯炯地盯著自己,一旁的朱標亦神色專注,韓力內心不由歎氣。
    果然,提及朱標的事,就無法停下來。
    韓力不再猶豫,直接回應朱重八疑惑。
    他現在隻希望早點把話說明,好送走這兩個令人煩擾的人。
    而後,好準備在中秋佳節之際,向寧國公主求親之事。
    “此法並非大明所創,而是代替大明的清朝之製,不知陛下與殿下是否願意一聽?”
    韓力試探性問起朱重八與朱標。
    他自然希望朱重八和朱標因為對清朝的惡感,而拒絕傾聽這來自清朝的辦法。
    如此一來,他便可以更輕鬆地結束了這次對話。
    然而,當韓力提到這是清朝之物時,雖然朱標的眉頭立即皺起,滿是反感——得知清朝的各種行徑後,他對清朝深惡痛絕,並不願聞其絲毫——但令朱標驚訝的是,他的父親朱重八雖也有蹙眉表現厭惡之情,卻沒有立刻回絕:
    “不聽也罷。”
    朱重八卻話鋒一轉:“倒是想聽聽看那到底弄出了何物,竟能勝過大明的內閣製度!”
    兩人聲音幾乎同時響起,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決定。
    “父皇,你怎麽……”
    朱標看向朱重八,滿臉驚疑。
    朱重八問道:“很疑惑?”
    朱標重重點頭,確實不明白父親為何有這般反應。
    朱重八解釋道:“初聞韓力說,此事源自那,咱也是厭煩,不願意汙了耳朵。
    但一琢磨,既然韓力都說此法勝過咱們大明後來設立的內閣製度,為什麽不聽聽?
    倘若真的實用,不妨取為己用。
    想一想,使用那的良策以助大明興盛,既能讓咱們的大明更美好更強盛,還能有效防止其他騰飛、取代咱們大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豈不是快事一件?”
    聽罷,朱標眼前突然閃現一道光芒。
    父親說得有理!
    同一個事務,從不同角度來看,結果完全不同。
    要說無恥厚臉皮程度,他自己實在還差得遠。
    朱標心中暗想,這個仁孝太子還需多多向自己的父親學習啊!
    再回憶起初朱重八叮囑自己不要過於執於顏麵的話語,在當前情境下更是領會更深。
    由此看來,自己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向父皇借鑒。
    過去受儒家教育影響太深,朱標屢次覺得父皇做法不盡合理。
    韓力的一番劇透,讓朱標了解到後世那些號稱滿腹經綸的文官們,到底做出了哪些事情;也知道了大明終結後,繼起者又走上了一條怎樣的道路。
    這些內容悄然改變了不少朱標的既定看法。
    他開始意識到,或許應該用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父皇過往的一切決策。
    並且從父皇那裏學習到一些別處無法傳授的能力與智慧。
    朱重八說完之後,韓力心生感慨:盡管自己已經竭盡全力做了許多,可還是不能迅速實現將朱氏父子送走的目標。
    隨即他便介紹了一個重要的製度,“這種設置被後人稱為軍機處。
    它誕生於清朝雍正時期,起初是為了應對西北戰事,設立了一個用來緊急處置軍務、輔佐皇帝理政的機構,並配有‘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職,而這些職位通常都由其他部門人員兼任……後來隨著時間發展,軍機處逐漸演化為清朝中央權力中樞之一,一切軍國大事盡歸其掌控,且完全受製於皇帝一人。
    可以說,這是服務於皇帝個人的高級秘書團隊。
    盡管在實際中它是朝廷最高的權力機關,但形式上始終維持著一個臨時設立的性質,同時,在組織架構和官員配置上缺乏明確規範,無固定品級亦無相應俸祿。
    而所有詔令無需經內閣審核,便可由軍機處直接送達相關人等。”
    就這樣,經過一陣細致講解,他把所能知悉的內容完整傳達給兩人。
    “真是沒想到啊!這大清居然也能出一位如此有能耐的人物——我指的是雍正。
    這位帝王能力實在值得稱許!”
    聽完解釋,朱重八由衷歎道。
    朱重八一向秉持事實求是的態度,雖然對於後代的作為滿心抵觸,但在接觸到雍正關於軍機處的構建及作為後,依舊給予了積極評價。
    “我個人更覺得雍正遠勝康熙與乾隆,他的力就怕是他這倆父子努力追趕都不一定能夠達力的地步。
    特別如那糟蹋祖業卻洋洋得意的乾隆,若是沒了其父打下的根基保障,哪有今日這份從容揮霍的局麵?哪裏談得上吹噓盛世?”
    韓力聽到這些話表示讚同。
    相比於康熙與乾隆這樣名聲顯赫的兩位,夾在中間看似平凡的雍正確實很好地起到了連接並鞏固的作用。
    “一個並無常設班底且不具正式等級地位的小機構竟然承擔如此重要職能……這個辦法太妙了!”
    朱重八對軍機處特點進行了歸納分析,難掩激動神情,“相較大閣老們組力內閣,軍機處模式無疑有助於進一步加強皇權,使權力更加集中而不至於外泄,甚至能減少宮廷內部紛爭等諸多問題。”
    一旁默默傾聽的朱標也同樣陷入沉思之中。
    隨著年紀增長,他也逐漸接手了部分朝政實務操作,加之平日所學以及對韓力講述內容消化吸收,他已經清楚理解各類職官體製運作原理及相互關係。
    所以在了解軍機處功能後立即捕捉到其中蘊藏的優勢價值。
    之前,他從未想象過後代政權竟能設計出如此精巧高效的行政管理體係。
    “若不是父親這次堅決要求認真了解下大清朝這個所謂軍機處的運行模式,怕真要錯過這一絕佳典範了!”
    此念頭一閃而過,使得朱標不由自主提升警覺:原來世界總是在不斷前行變化,唯有保持開放姿態才能真正抓住每一次契機。
    自己必須從這件事裏學到教訓。
    以後絕不能再過度自負。
    即使內心十分厭惡甚至看不上對方,表麵也得嚴肅以待,觀察對方是否有什麽值得借鑒的地方。
    吸收敵人的優點,並用這些優點反過來對付敵人。
    這樣的思維方式確實高明。
    不知不覺中,朱標已經收獲不少。
    但一想到自己很可能活不過十年,他又不免心情低落,意誌消沉。
    還沒等父皇禪位,自己怕是已經不在了……好像學再多也沒什麽意義……
    然而這種消極情緒隻持續了片刻,就被朱標強製壓抑下去。
    無論如何,他都是大明的太子。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