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朱元璋心裏泛起醋意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
    “不是說過讓人送去就好,非得親自跑一趟,活該受累!”
    壽寧宮裏,馬皇後瞪了朱元璋一眼,嘴上雖埋怨,卻已開始為他按摩腰部,並命人準備驢寶作為夜宵補養。
    隻耗不補可不成!
    這一舉動讓朱元璋心中一陣感動。
    還是姐妹貼心!
    還是姐妹了解自己啊!
    “妹子,你最好了!還是你最懂我!”
    馬皇後聽罷朱元璋的話,瞪了他一眼,懶得理會。
    片刻之後,兩人聊起倭國的話題。
    朱元璋把自己從韓成處聽來的消息告訴了馬皇後。
    馬皇後也被韓成描述的倭國豐富的礦產震撼。
    聽說市舶司在元朝時能賺這麽多錢,她同樣感到驚訝和失落。
    得知徐達和徐妙雲壽命都不長,她心中滿是憂慮。
    當知道後世的自己被傳得麵目全非時,一向溫和的馬皇後也氣得呼吸急促。
    恨不得找人算賬!
    這些人太不像話了!
    怎麽可以隨意胡編!
    然而,當朱元璋說起他自己在後世也被誹謗時,她並沒有特別激動。
    等聽到朱元璋因為這些謠言強硬下令禁止女子纏足後,她既感動又覺得啼笑皆非。
    “重八,不必如此。”
    她輕聲勸阻。
    “妹子,這件事你別管,必須這麽做!
    咱們看看以後還有誰敢笑話你的大腳!”
    朱元璋冷哼一聲說道。
    馬皇後也就不再多言此事。
    次日,朱元璋聽聞永樂年間鄭和七次遠航之事,既佩服永樂帝的膽識,又隱約感到一絲不安。馬皇後亦有同感。
    “郭興,明見到韓成時,替我問問,這永樂大帝究竟是誰?總覺得這事有些蹊蹺,不像允炆的樣子。”
    坤寧宮內,馬皇後向朱元璋道出心中疑惑。
    朱元璋聞言稍顯驚訝。
    “夫人,此事你莫要多慮。
    永樂大帝必是允炆無疑。
    允炆那孩子我也見過,很是乖巧。
    再說,皇位傳承一向講究長幼有序。
    雖他過去為庶出,但其母後來成為太子妃,他也隨之成了嫡子。
    如今標兒的後代裏,允炆年紀最長。
    這般情形下,定是允炆繼承皇位。
    為了允炆順利登基,我自會妥善安排。
    留給他一個繁榮昌盛的大明江山。”
    有我為他鋪墊好的種種布局,遺留下的眾多資產,隻要不是蠢材,別說有所作為,安穩地守住江山都綽綽有餘。
    況且,允炆這孩子年紀尚幼,登基時即便到了二十多歲,活到六十歲,也能做三十多年的皇帝。
    我若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加起來便已將近七十年。
    我聽很多人說起曆史,從中悟出不少道理。
    越往前的,手中的權力越大,想要施行政令也相對容易。
    而到了後來的皇帝,就越發受到製約。
    不僅要遵循曆代祖宗留下的規矩,還要在複雜的勢力中尋求平衡,處理各種棘手的問題,很難有所建樹。
    我大明傳到允炆手裏已有六十多年,大致已經進入這樣的階段。
    加上我的海禁政策,後麵的皇帝要想完成下西洋這樣的壯舉,確實不易。
    所以,無需多慮,便可明白永樂大帝必定是允炆無疑。”
    朱元璋說完這番話後,不禁露出幾分自得之色,認為自己說得頭頭是道。
    十有便是事實。
    朱元璋向來如此自信。
    馬皇後瞥了他一眼,思索片刻後說道:“重八,你說得很對,想法也很不錯。”
    我也盼著允炆這小子,就是永樂皇帝,能有這般作為。
    隻是啊,自從從韓成那兒聽到更多消息,了解了未來的種種,我的心就亂得不行。
    從韓成描述的未來裏,我發現了個東西,這東西叫世事難料。
    許多事的發展,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若是一切按我們預想的走,標兒也不至於英年早逝,大明在他手裏也會更加昌盛。
    你立下的那些規矩,也會安穩地延續下去,大明怎麽也該千秋萬代才對。
    可實際上,大明隻撐了兩百多年就完了。
    你精心策劃的那些政策,到最後好多都走了樣……
    馬皇後的話讓朱元璋一下子沒了底氣。想起最近從韓成那兒得知的一連串糟心事,朱元璋的好興致全沒了。
    “妹子說得對,是我們太大意了,沒想這麽多。
    現在聽了你這話,我覺得還是去找韓成問清楚些好。
    心裏也能踏實點!”
    “走,我們現在就去找他!”
    朱元璋行動力很強,或者說是一句話就衝。馬皇後不說時,他還覺不出來什麽。
    此時此刻,馬皇後的話如般紮在朱元璋心頭,令他坐立不安,恨不得馬上揭開謎底。
    馬皇後輕輕握住他的手臂,“都這麽晚了,你還打算去?就不能讓他安靜地睡會兒嗎?你也累成這樣了,怎麽不多休息一下?你早已不是從前那個朱重八了!歲月不饒人啊!改天再說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元璋聽出了她話中的責備之意,心虛地笑了兩聲,把滿腔好奇壓了下去。即便他內心迫切想知道答案,也明白在這種情形下不宜再去打擾韓成。
    他坐在床邊,握住馬皇後的手,笑道:“妹妹說得有道理,咱們聽你的。”話剛出口,他突然察覺到不對勁——從兒子到女兒再到妹妹,為何個個都阻止我去叫醒韓成?這小子才待幾天啊,竟好像比自己還要緊似的?
    朱元璋心裏泛起醋意。
    “妹妹,若說永樂大帝不是允炆,那他究竟是誰?是允炆的兒子,還是允熥?總不會是其他還沒出生的孩子吧?”他強忍不滿,向馬皇後詢問心中的疑問。
    朱元璋說話時,神情略顯凝重。
    “但願真能如你所願,永樂皇帝便是允炆。”
    馬皇後輕聲歎息,語氣同樣帶著幾分沉重。
    畢竟,如果永樂皇帝不是朱允炆,那中間一定出了不少問題。
    要是永樂皇帝確實是允炆之子,那就意味著朱允炆在位期間,作為君主的表現並不出色,甚至可以說乏善可陳,而且很可能英年早逝。
    否則,依照朱元璋之前的說法,假如允炆活得長久,他兒子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掌控如此龐大的權力並做出那樣的事情。
    而如果是允熥成為了永樂皇帝,那麽背後隱藏的問題更為嚴重。
    這意味著允炆可能更早就離世,甚至可能像雄英那樣年紀輕輕便不幸夭折。
    極小的可能性是由於後來某些事件的影響,朱重八改變了主意,將皇位傳給了允熥而非允炆。
    若允炆本該繼位,結果卻成了允熥當了永樂皇帝,那麽其中的疑點更多,令人越發感到憂慮。
    因為一種可能是允炆未留後嗣便去世,這才輪到允熥登基。
    更大的可能是允熥與允炆之間展開了爭鬥,導致兄弟鬩牆的局麵……
    這是馬皇後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同樣也是朱元璋不想見到的情景。
    不論出於何種緣由,隻要永樂大帝不是朱允炆,那結果必定不會樂觀。
    “妹妹說得沒錯,但願這位永樂大帝就是朱允炆。”
    朱元璋緊緊握住馬皇後的手,說道。
    兩人聊了一會兒後,用驢寶做的夜宵也被端上來了。
    驢寶這種食材,烹製起來相當考究。
    若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難聞的味道。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