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明月幾時有?
字數:3405 加入書籤
林天然聽完,若有所悟,對自己道的理解似乎更深了一層。
“我不是替天行道,而是順勢而為,為心行道!”林天然道。
“好一個為心行道!此‘心’便是明心見性之心,便是我追求的天人合一!”蘇東坡擊掌道,“隻不過我是區區凡人,空有理論無法實踐,而仙人有通天徹地之能,或可以此出發,開辟自己的道場!”
“先生大才,怎可腐朽於荒野?”林天然拱手道,“可願隨我入朝,為心行道,開辟一個新的世界?”
“一個新的世界?”蘇東坡想起麵前之人所說的問道經曆,這才反應過來此人已是當朝聖上。
“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仙人也好,凡人也罷,沒有絕對的權利,任何不同的聲音都能夠被聽見,隻要努力便會有出頭之日。”林天然目光灼灼道。
“如果真有這樣的世界,吾願付出所有追隨之!”蘇東坡激動道。
林天然微微一笑,右手一揮,一張白色飛毯懸浮於身前。
“蘇先生請!”他一拱手。
蘇東坡左看看右看看,還用手去觸摸飛毯的質地,顯得頗為好奇。
飛毯離地隻有一尺,他一步踏上去,在其上蹦了蹦,還用力踩了踩,仿佛在試探其結實程度。
林天然笑道:“蘇先生請放心,這是三品靈象的耳朵所製,質量輕盈質地堅韌。”
“等我帶上我的書,還有我的琴,還有……”他說著就要跳下飛毯。
林天然笑了笑:“蘇先生莫急,這些小事我來辦。”
說完手指指向蘇東坡隱居的小屋,一道靈力飛入小屋地下,連同地基一起將小屋輕輕托了起來。
他手指一引,小屋沒入腰間的玉佩之中。
“果然是仙家手段,妙啊!”蘇東坡連連讚歎。
二人盤腿坐在飛毯上,林天然不知從哪裏變來了一個小方桌和一套酒具。
此時月亮如盤,高懸夜空,已是中秋之夜。
二人對飲,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別人總說我隱居山野,過著神仙般的逍遙日子,今日總算給他們說著了,哈哈哈!”蘇東坡笑道。
林天然忽道:“我這十年問道,一直在凡人之中生活,讀過蘇先生不少佳作,很是仰慕先生才華。此情此景,蘇先生可有所感?”
蘇東坡聞言,微微一笑,目光悠遠地望向那輪皎潔的明月。
他輕撫著酒杯,沉吟片刻,仿佛在捕捉那飄渺的靈感。
飛毯在夜空中緩緩飄行,周圍的靈氣屏障閃爍著淡淡的光芒,與月光交相輝映。
“此情此景,確實令人心曠神怡。”蘇東坡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醉意與豪情,“既然林兄有此雅興,我便獻醜了。”
他舉起酒杯,對著明月一飲而盡,隨後朗聲吟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吟罷,蘇東坡眼中閃過一絲感慨,仿佛在這片刻間,他已穿越了千年的時光,與那月宮中的仙人對話。
林天然聽得入神,不禁拍手讚道:“好一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先生果然才情橫溢,此詩一出,怕是又要流傳千古了。”
蘇東坡哈哈一笑,擺手道:“不過是即興之作,林兄過譽了。倒是這飛毯之上的逍遙,真讓我有了幾分仙人的感覺。”
林天然點頭笑道:“蘇先生本就是人間仙人,今日能與您共飲賞月,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二人相視一笑,繼續舉杯對飲。
……
皇帝請來大文豪蘇東坡擔任帝師的消息如春風般迅速傳遍南宋,引得朝野上下震動。
蘇東坡的才名早已如雷貫耳,他的詩詞文章不僅流傳於文人墨客之間,更深入民間,成為百姓口口相傳的佳話。
如今,這位文壇巨擘被皇帝欽點為帝師,協助治國,自然引得無數文人雅士心馳神往。
消息傳開後,京城內外頓時熱鬧非凡。
各地的文人士大夫紛紛收拾行囊,攜帶著自己的詩文作品,趕往京城,希望能一睹蘇東坡的風采,甚至得到他的指點與提攜。
一時間,汴京城的客棧、茶館、書院人滿為患,文人雅士們聚在一起,談論著蘇東坡的詩詞文章,議論著朝廷的新氣象。
數日後,南宋的街頭巷尾又傳來宮裏的另一則勁爆消息。
新皇帝要立後了。
……
渾吉在宋國已經待了十六個年頭,明年就該告老還鄉了。
這些年來,他作為西夏駐宋國的使臣,見證了北宋的衰落與南宋的崛起,也習慣了這裏的生活節奏。
驛館的小院成了他的第二個家,院中的那棵老槐樹,從初來時的幼苗,如今已枝繁葉茂,每到夏日,樹蔭下便是他納涼讀書的好去處。
十六年的光陰,讓渾吉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使臣,變成了兩鬢斑白的中年人。
他的生活平淡而規律,每日除了處理一些例行公務,便是與驛館中的其他使臣閑聊,或是獨自在院中品茶、練拳。
偶爾,他也會想起遠在西夏的家人,想起那片遼闊的草原和巍峨的雪山,心中不免泛起一絲思鄉之情。
然而,南宋皇帝的突然召見,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
喜歡青骨謠請大家收藏:()青骨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