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出征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A+A-


    點將台上,李雲軒一個個的點過兄弟幾人的名字,將一杆杆的將旗送到他們手裏
    大周623年五月初,北涼戰鼓雷動,各路人馬旗幟高懸
    天機城外,周衍等人一路將李雲軒送出了城門
    “雲軒,此次冀北而行,你我都知道此事不能有失,遇事還要多多思量,雖然我知你才能,但國之大事,還望你遇事慎重,兵者,殺伐之器,但無論何時,當有仁心,以人為本,我以去信逸仙,你隻管征戰之事,後方的一切事務,均有逸仙處置”
    “是”李雲軒點頭道“大哥放心,雲軒曉得,倒是大哥此去清靈才要多家小心才是”李雲軒說完,猶豫了一下道“我知道,大哥此去清靈,一是為了安穩繆通的心,二,則是怕繆通切斷我們得後路,將我們困在冀北,所以大哥才要領兵將清靈占據”
    “但是,還望大哥一切以自身安危為主,我率軍十萬去冀北,在加上逸仙所部,總人數接近了十五萬之眾,大哥自當安心,我必然處處小心,若是不敵,我大可橫穿冀北,從壺關入北涼,所以大哥,繆通哪裏要是有什麽異動,你切不可意氣用事,應當快速退走才是上策”
    “你倒是教訓起我來,行了,我知道,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我會立刻退回涼州,然後率軍從壺關出發接應你們”周衍點頭道
    “那便最好”李雲軒說完,翻身上馬,對著周衍和於南祖等人抱拳道“大哥二哥,保重”
    “三弟保重”
    “三弟保重”
    周衍與南祖也同時抱拳道
    大軍開拔,從冀南去往清靈一線,然後去文關,從文關入冀北,去往峪霞穀和楊逸仙匯合
    為什麽選擇從文關而入冀北而不是選擇更近的壺關呢,因為文關之外,過了峪霞穀便是一片開闊地,哪裏有助於大軍的展開,大軍出行,最忌諱首尾不能相顧,地形若是太過狹窄,很容易被人從中切斷聯係,發揮不出人數的優勢
    這也是為何丁奎和楊逸仙要付出那般大的代價,也要生生拿下峪霞穀的原因
    這大軍出行,是有很多講究和忌諱的,就比如需要提前勘察行軍路線上的關鍵地形,如山穀、河流、隘口等,評估其戰略價值與潛在風險。根據實際地形調整行軍速度與隊形,避免在不利地形中遭遇伏擊或陷入被動。當然了,這一步北涼軍已經提前完成,上一次新軍出關曆練,就是走的壺關和武關的路線,那裏多山,地形複雜,容易藏匿,適合小股部隊的奇襲偵查,容易隱蔽自己的行動路線,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隻適合小股作戰,大規模的收複作戰是不利於北涼的,所以,最後選擇了文關這一路
    在就是要隨時關注天氣變化,避免在暴雨、大風等惡劣天氣中行軍,以防物資損失或士氣受挫。根據季節特點采取預防措施,如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確保士兵健康。
    在就是情報的及時性,這一次出關,許滿擔任斥候統領,整整一個萬人斥候軍,全員帶著金屬鬼麵,甚是駭人,雖然才剛出涼州,但是猶豫冀南的特殊性,許滿還是早早的手下分散而出,不斷打探著冀南各鎮各城的動向,一條條消息也不斷的送會了中軍李雲軒部
    而薑羽的撼山軍由於清一色的攻城部隊,需要大量的器械相助,所以李雲軒命他隨後軍穀泰的遁甲軍一起行動,穀泰的遁甲軍現在以是全軍配備重甲,在加上高大的鐵盾,長毛腰刀,全身的負重太多龐大,所以需要大量的民夫才能保證士兵作戰時體力充沛,正好和薑羽一同去後軍保證糧草物資的運送,順便能一並運送軍械裝備,這樣就省了不少的人力
    左翼是杜承平的烈風軍,右側是雷寧的雷霆軍
    前軍是趙大虎的重甲鐵騎軍,而先鋒則是擅長奇襲的丁奎部,扶搖軍
    秦風的神羽衛則是隨中軍而行,這神羽衛倒是特殊的存在,這些人大多都是樣樣精通,尤其擅長箭矢,全員配備了秦子墨最新發明的連弩,而且這支軍隊的訓練,更加注重保衛,更像是護衛軍的感覺,所以李雲軒將他們留在了中軍陣列,讓其與他一同隨行,作為後備的支援力量
    大軍浩浩蕩蕩的過冀南,入文關,去往峪霞穀,等到了峪霞穀,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而等在這裏多時的楊逸仙,早已給北涼大軍準備了營地,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
    楊逸仙,以守而聞名,現在已經是鎮嶽軍的主將了
    李雲軒率軍抵達峪霞穀時,夕陽正緩緩沉入地平線,將天際染成一片絢爛的橙紅。楊逸仙早已率領鎮嶽軍在穀口列隊相迎,見李雲軒大軍到來,他立即策馬上前,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參見大帥,末將楊逸仙在此恭候多時,營地已備,請大帥及諸位將軍入營休整。”
    李雲軒翻身下馬,快步上前,緊緊握住楊逸仙的手,眼中滿是笑意:“逸仙,你什麽時候變得如此客套了,做得很好,這營地布置得如此周全,可見你用心之深。但是你可別給我整這些虛的”說著李雲軒在他的肩膀處捶了一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逸仙嗬嗬一笑:“三哥你要是這麽說,那兄弟可就能放的開了,來吧請我們大帥隨我來,營中已備下菜肴,就是沒給你準備酒水,為大帥爺及諸位兄弟接風洗塵。”
    “去你的”李雲軒笑罵道“你就是給我準備了我也不敢喝啊,要是讓大哥知道了,我這吃飯的家夥還要不要了”
    許久未見,但是兄弟再次相聚之時,依舊是那嬉笑怒罵的少年郎
    一行人隨著楊逸仙步入營地,隻見營地內燈火通明,士卒們精神抖擻,秩序井然。中軍大帳內,早已擺好了豐盛的宴席,李雲軒與杜承平、雷寧、丁奎等各軍主將將圍坐一堂,氣氛熱烈而融洽。
    吃飽喝足,當然是喝的茶水,李雲軒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逸仙,此次我們深入冀北,目標直指敵軍腹地,但前路凶險,不可不防。你鎮守峪霞穀多時,對敵軍動向可有了解?”
    楊逸仙點了點頭,沉聲道:“三哥所言極是。據末將所知,敵軍主力阿骨爾已退往冀北腹地,我們大軍行動不可能不被胡擄探查道,所以,阿骨爾已經將兵力盡量的收縮聚攏,做好與我們長期作戰的準備,但在峪霞穀至新北城的要道上,仍布有重兵防守。此外,在三哥率大軍到來之前,他們還派出多股小隊,四處騷擾我的糧道,意圖斷我補給。隻是現在三哥率大軍而來,他們再無機會罷了,但是也不得不妨”
    李雲軒聞言,眉頭緊鎖:“沒想到這幫胡擄倒是真有點本事,看來我們必須小心應對。逸仙,你鎮嶽軍擅長防守,此次就由你負責守衛峪霞穀至我軍後方的糧道,確保糧草物資的安全運送。再有,你要率軍隨我大軍一路北上,接收我們收複的所有土地,這些你比較在行,交給你我也放心,就是辛苦你了,如此一個爛攤子,有你忙的”
    楊逸仙領命道:“三哥放心,我定不負所托”
    隨後,就是漫長的修整,大軍出行,一月的行軍,以後更是沒有輕鬆的時候,所以,李雲軒決定,在峪霞穀修整部隊,讓部隊恢複到最佳的狀態
    七月,隨著號角聲響,修整了整整半月的北涼大軍終於動了起來
    先是許滿的斥候軍,這時正式更名為夜不收
    大量的斥候撒了出去,丁奎的先鋒扶搖軍緊隨其後,禦山開路,遇水搭橋,清理周邊遊散胡擄,為大軍肅清道路
    七月驕陽似火,峪霞穀外旌旗獵獵,北涼軍陣如鋼鐵洪流般湧動
    忽見遠處斥候營方向煙塵驟起——許滿的夜不收已換上玄色勁裝,金屬鬼麵在烈日下泛著幽光,仿佛自地府踏出的索命陰兵。
    許滿單膝跪地,鬼麵下傳來悶雷般的嗓音:"稟大帥,夜不收十五裏外已探得胡擄斥候蹤跡,其主力距我軍不足兩日路程。總兵力三萬五千餘,看樣子,是衝著我們來的,準備阻擊我軍前進路線"
    李雲軒聽聞,隨即令旗揮下,“傳令,夜不收肅清敵軍斥候,遮蔽敵人耳目,命丁奎的扶搖軍前出,先行搶占有利地形,阻擊胡擄行軍攻勢”
    隨後,李雲軒拿出地圖仔細觀察,最後手指一點,對著許滿道“這裏,去告訴丁奎,必須在胡擄到來之前給我趕到這裏,拿下這處山坡地,然後釘死在那裏,等待大軍支援,不得有誤”
    “是,末將領命”說完,許滿起身上馬,向著遠處而去
    李雲軒繼續道“趙大虎”
    隨軍而行的一眾將領中,趙大虎身著重甲而出,連胯下坐騎都披著厚厚的鱗甲“末將在”
    “命你率前軍去支援丁奎部,你與丁奎,在加上許滿的夜不收,給我將這夥胡擄打散,能不能辦到”
    趙大虎這會兒心裏可是美著呢,這出關的第一戰,大帥就點了自己的將,這是給自己一個頭功的機會啊,忽然聽到李雲軒問他能不能辦到?這是啥活,有些氣惱的趙大虎想也不想的在馬上行禮,“稟大帥,末將要是不能殺他們片甲不留,大帥就砍了末將的腦袋祭旗”
    喜歡山河紀行請大家收藏:()山河紀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