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姬發即位
字數:4880 加入書籤
藥師聽見是廣成子,心中已有退意,又聽他說已經是準聖之身,更是大驚,雖說同為聖人大教,玉虛宮弟子可招惹不得,隻得訕訕說道:“即是道友先至,我退去便是,貧道告辭。”
廣成子看著藥師飛遁遠去,也鬆開手中道訣,若要爭鬥,又豈能怕他,一道金光縱地而起,直往九仙山而去。
卻說那使者一路急行,不一日到了汜水關,自有汜水關守將韓榮迎了出來,見禮後問道:“使者如此倉促,卻是為何。”
使者輕聲言道:“將軍還需勤練兵馬,不就當有兵戈,那西岐果有反意,將軍需好生戒備。”
韓榮大笑道:“此為建功立業之事,又有何懼,使者自去,我麾下有大將,自可擒了那賊子。”
“將軍不可大意,我歇息下便走,此事還需急報給大王知曉,快與我換馬。”
韓榮也不敢怠慢,急忙吩咐手下軍士牽了馬匹前來,又送上飯食,使者急忙吃完,上馬就往界牌關而去,此一路日行夜息,快馬加鞭,五關守衛都是通知到位,叮囑眾將小心提防。
不一日來到朝歌,上報到比幹,比幹得到消息也不敢怠慢,急帶使者前往宮中求見大王,帝辛看了使者帶回來的帛書,開口問道:“此書你從何而來,你且將你此去所觀一一道來。”
那使者也不敢添油加醋,據實而言,出入西岐看見人人安居樂業,第二日又有潑皮鬧事,軍中老卒,包括至侯府問話,伯候府中所答一一說出,本打算第二日回程,不料早上起來就看見這份帛書就在床頭,卻是壓抑心情,急從西岐趕回。
此時殿中隻有商容,比幹和黃飛虎三人在此,黃飛虎起身奏道:“據使者所言,那西岐確有反意,不過這帛書卻是稀奇,生怕我等不知一般,不知卻是何人提醒。”
“武成王不知此事,你想想那伯邑考還在朝歌就明白了。”
“嗯?爭奪世子之位,意圖陷兄,看來日後何人執掌西岐,帛書就是那人所留了。”
“正是如此,此事還需武成王去辦,你且去大牢,將此酒賜予伯邑考,用此符貼在他身上,然後將其帶去隱密之地,對外傳言伯邑考已死。”
“是,末將遵命。”黃飛虎自去辦理不提,商容上前奏道:“大王要行何事,為何老臣不知。”
帝辛將上次朝歌流言之事講出,人族大賢昆吾出了計策,讓那伯邑考假死,激西岐反意,此事太師也讚同,商容和比幹此時才知真相。
比幹上前說道:“此事於大王名聲有礙,不若另尋他法。”
“王叔,本王已知此事,名聲無礙,損我些許名聲,能除了大商之敵,就算是名聲全毀又如何。”
商容和比幹躬身拜下:“大王賢明,臣不如矣,不過那傳播流言之人也需密查,若是能查到是何人指使,以後也可證明此事是大王計策。”
帝辛也是躬身拜道:“諸位大賢有言,天意扶周滅商,大商自我而亡,辛自問並未倒行逆施,天意為何如此,幸得有大賢和截教闡教仙師相助,才讓辛看見一線生機;
自當奮力一搏,若成,我大商又能延續幾百年江山,還請丞相王叔助我,至於尋人之事,請亞相自去群賢館求的昆吾大賢相助即可。”
兩位老臣跪拜於地,商容說道:“老臣輔大商三朝君主,大王確是有中興之相,既然大王心意已定,老臣誓死追隨。”
比幹一臉怒意:“天意又如何,想我先祖披荊斬棘,浴血奮戰得來的江山,豈是那天意所能左右,我人族共主豈能受那天意擺布,若我大商民不聊生,自有人族共擊之,如今大商氣運高漲,商民安居樂業,自當一搏以定乾坤。”
“好,有丞相和王叔相助,吾心安矣,不過對外還是要做出一些荒唐之事,不然那西岐怎會興兵來攻,此次當引出大小諸侯,若有不服我大商者,都要聚而殲之。”
“老臣知曉,大王便宜行事即可,不過還需告知老臣一聲,也好配合大王,微臣告退。”
“丞相放心,本王自不敢擅專,來人,送丞相王叔出宮。”
自有侍者前來引著兩人出宮,伯邑考一死,天機震蕩,空中懸而不落的劫氣終於降了下來,朝歌城中也開始有了些許流言傳出,說人王寵妃,留連宮閨,不理政事;
自有大夫上奏勸諫,帝辛大怒,將其逐出朝堂,口稱:“帝王私事,何容爾等置喙。”此事經過朝堂傳到民間,一時間商民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月餘,消息就傳到了西岐,太薑悲號,子牙痛苦,姬發淚流滿麵,心底實則喜之,西岐重臣義憤填膺,口稱起兵,欲為長公子複仇,薑子牙言道:“蛇無頭不行,禽無翼不飛,當立國主,以定朝綱,當前往拜見王母,定下主事之人。”
眾臣稱讚,齊往侯府而行,太薑親自出麵,扶姬發高坐,眾臣拜下立下周主,將姬發擁至銀安殿,齊稱大王,自此後周主登基,諡姬昌為文王,散宜生出列奏道:“大王今日登基,當拜丞相為大將軍,得專征伐,需築金台,成拜將之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姬發道:“凡一應事宜,大夫為之。”又起身說道:“今先王薨,本王年幼,欲拜丞相為相父,還望丞相允之,早晚也好聽相父指教。”
子牙叩首回道:“臣得大王恩寵,實不敢為之。”
姬發道:“請丞相不棄,不以發之魯鈍,來人,扶丞相高坐,待本王拜之。”
自有侍者上前,扶了薑尚起身過下,姬發下了高座,躬身而拜,子牙又自起身叩首:“受大王厚恩,雖肝腦塗地,粉骨捐軀,不能報大王恩德。”
自此西岐立下周主,其餘百官皆加一級,商定文王喪事,此後君臣協心,繼誌述事,遵文王之政,四方附庸之國皆來朝貢,西方二百諸侯,皆為周主麾下。
散宜生前往築台,不日入宮複旨,言金台已經築好,當選吉日拜將,姬發允之,散宜生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一日,請了薑子牙上金台,姬發祝詞,薑子牙領了印劍,往軍營而去。
此時人族氣運震動,人道氣運一分為二,直往西岐而去,周立國,得氣運相助,自有賢達前來助陣,空中一聲響,卻是燃燈道人騎鹿而來,身後跟隨一道人,身不滿八尺,麵如瓜皮,獠牙巨口,項上帶念珠,卻是人顱。
薑子牙及諸將觀之駭然,燃燈言道:“今日道兄封台拜將,真人中之龍也,還需等掌教聖人前來,以壯子牙行色,此為我之道友馬元,前來相賀。”
燃燈話畢,卻聽空中仙樂齊奏,紫氣東來,正是接引和準提聖人到來,身後跟隨有藥師、彌勒、地藏、金蟬,更有一些三山五嶽奇形怪狀之人,胯下坐騎也是百般模樣。
薑子牙帶領眾將拜伏於地,口稱:“弟子未曾遠迎,願老爺聖壽無疆。”
引兩位聖人到蘆蓬做定,接引說道:“薑尚,你四十年積功累行,今為天子之師,享受人間福祿,不可小視,日後東征滅商,裂土分茅,子孫綿遠,國祚延長,今日吾等前來賀你。”
轉頭命童子取酒,薑尚飲了三杯,接引道:“吾返駕回宮,你們弟子餞別後自行回返。”眾弟子口中稱是。
準提對燃燈說道:“道友可安心在此,大劫過後自當入我西方極樂世界,當有尊位。”燃燈行禮拜下,口稱多謝聖人。
不一日,西岐拜將之事傳到朝歌,帝辛大怒狀,對眾臣言道:“西岐反矣,當由何人前往征討,以製不臣。”
大夫飛廉奏道:“聽聞那西岐兵馬雄壯,且有左道之士相助,臣舉一人,可前往製之。”
“愛卿道來。”
“臣舉三山關孔宣,其擅使五行之術,在調佳夢關魔家四將為輔,會同韓榮共伐西岐,西土可剿。”
帝辛大喜,當即下旨,調兩處兵馬前往汜水關匯合,自朝歌又發兵十萬前往汜水關,孔宣為元帥,自有使者前去宣旨。
孔宣接旨後,即刻整頓了八千精兵,一路曉行夜住,一日探馬報入中軍:“有汜水關韓榮來接元帥。”
“請來。”
韓榮進了大帳行禮後說道:“元帥,那西岐暫無動向,魔家四將帶萬餘精兵已到汜水關,隻等元帥前來。”
“嗯,大王也是謹慎,區區西土何足掛齒,起兵進關,待大軍前來。”
又等了七日,朝歌兵馬方到了汜水關,將領魯雄,入內拜見孔宣,孔宣見兵馬雄壯,口中稱道:“不愧為大商精兵,老將軍帶的雄壯之師。”
“多謝元帥誇讚,其皆為武成王練兵之功,末將不敢居功。”
“既然兵馬齊至,傳令,大軍歇息三日後征伐西岐。”
魯雄領命而去,孔宣對墨家四將說道:“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上前聽命。”
墨家四將出列,孔宣說道:“魔禮青為先鋒前往西岐,爾等三兄弟輔之,帶本部精兵,一路逢山開山,逢水搭橋,到西岐城外十裏紮營,以待大軍,路上可要謹慎,不可失了我軍軍威。”
喜歡竊天之賊,吃我一斧請大家收藏:()竊天之賊,吃我一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