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朝中瑣事
字數:4895 加入書籤
空中那聖火一閃就不見了蹤影,燧人鑽也落入丹朱手中,丹朱飛身到了大營之中,聞仲和魯雄都在帳中,丹朱上前說道:“聞道兄,魯元帥,此事是人族之事,既然姬發願降,不需徒增傷亡了,退兵如何?”
聞太師沉思了片刻說道:“可以退,但也當圍在城中,非是我不信大賢,我擔心那逃走餘孽返回相救,此戰又不知道要拖到何時。”
“可,請元帥安排便是。”丹朱說完就往外走去,一路不停到了侯府之中,薑子牙見其一人前來,出門迎了丹朱進來,丹朱開口說道:“此事非我能全部做主,西岐歸順是必然,你等還有何求,一並說出,我當前往朝歌求見人王。”
姬發和薑子牙兩人上前拜道:“見過丹朱大賢。”
丹朱隻是點了點頭,薑子牙接著說道:“大賢,若是我王降商,這西岐子民當如何?”
“子民當無事,自會有他人前來安撫,他們本也是大商子民。”
“侯府又當如何?”
“此事需大王決斷,爾等在此等候就是,我也隻能保證,不會殃及無辜。”
“唉,還請大賢前去,我等在此地等候就是。”
丹朱點了點頭,轉身突然又回頭:“薑子牙,我知你是西方大教弟子,切勿在動什麽心思,莫誤了這城中軍民性命。”
“子牙不敢,子牙也是人族。”
丹朱縱身一躍到了空中,口中大喝道:“周主願降,西岐將士入營,平民入宅,不可隨意走動,還請諸位大賢照看。”
自有昆吾等人飛到半空之中,此時人族大賢也隻剩下十餘人了,各自選定一處在空中盤膝而坐,頭頂自有功德靈寶出現震懾西岐軍民。
丹朱到了城牆上,對著火靈聖母和赤精子說道:“道友,我需和聞仲前往朝歌,還請諸位道友守護,以防西方和妖族來襲。”
“道友自去,此地有我等鎮守,自是無礙。”
丹朱轉身又到軍營,叫出聞仲,兩人上了墨麒麟,就往朝歌而去,卻不知在城外數十裏之地,有七八道身影站在那裏,為首之人正是申公豹,幾人在大戰之時都已經到了。
一人開口說道:“申公道友,前方戰事如何,還需我等前往相助嗎?”
申公豹口中澀苦難言,閉目沉思半響說道:“多謝諸位道友前來相助,大勢已去,大商已經攻入了西岐城,看此時情形,城中已經平定了。”
幾人麵麵相覷,各自歎息安慰,對申公豹說道:“道友不需如此,既然勝負已分,我等前去也是無用,如此我等就告辭了,日後還請道友到洞中一座。”
“自當上門致謝,多謝諸位道友,道友,慢走。”
幾人互相行禮後,各顯遁光而去,申公豹卻是心有不甘,起身就往西方而去,還要問一問教主,扶周滅商不是天意,這大商逆天而行怎的就成了。
一夜無事,墨麒麟已到了朝歌城中,聞仲讓人擊鼓請了帝辛上殿,等到朝臣到齊,聞仲出列道:“大王,臣聞仲前來複命。”
“太師,何時回的朝歌,前線戰事如何?”
“我軍已勝,姬發願降,城中軍民都已經控製了起來,請大王和眾臣相商,當如何處置。”
亞相比幹和丞相商容相視大笑,眾人皆是出列說道:“大王洪福,我軍戰無不勝,臣等為大王賀。”
一時間朝堂之中笑意連連,帝辛也是笑容滿麵,開口問道:“太師,丞相,那西岐軍民當如何?”
商容出列說道:“大王,那些子民也是我大商子民,安排諸侯好生相待即可,軍當行拆分,調入其他諸侯麾下,過得數年,自是無人在念及姬昌。”
“可,不知何人可為西方伯侯?”
“此事還需商議,當尋一德厚之人,才可收其心,更要對我大商忠心,才可讓其前往。”
“嗯,就以丞相之言,此事再議,那姬發當為禍首,卻是不可輕饒。”
聞仲出列道:“正是如此,若不斬姬發,豈不是天下諸侯皆可反商,正當斬之,震懾九州。”
比幹卻出列說道:“太師此言差矣,若是我王寬宏,天下何人不服,當行仁德,自可收服人心。”
“不可,亞相所言卻是不懂人心,若是如此大罪不得懲處,諸侯可以隨意反叛,打不過了投降就可得到赦免,以後將天下大亂。”卻有微子出列說道。
帝辛點了點頭,口中喝道:“武成王,帶伯邑考上殿。”
除了商容、聞仲、比幹和黃飛虎之外,殿中大臣都是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莫不是大王糊塗了,那伯邑考不是死了嗎。
黃飛虎上前領命,出了九間大殿,帝辛見大殿下議論紛紛,對著商容使了個眼色,商容上前喝道:“噤聲,在殿中吵吵鬧鬧是何道理。”
朝堂一靜,大夫楊任出列問道:“大王,那伯邑考不是已被賜死,如何能傳。”
商容笑著說道:“此事是我等之計策,諸位可還記得,那姬昌身死之時,朝歌城內流言四起,說西岐兵員充足,諸侯信服,已有反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商容說完,底下大臣們有開始紛紛議論了起來,商容接著說道:“大王覺得此事蹊蹺,這些流言以前也有,不過卻沒有這次來的猛烈,懷疑背後有人操縱,於是將計就計,賜死伯邑考,並密查散播流言之人,想不到那西岐得到消息果然就反了。”
“嗯?此事豈不是大王逼反了西岐,西伯侯身死,大王不將伯候長子送回西岐奔喪,反倒是借流言之名處死,西岐反了也是大王之過,身為人王,豈可行此陰謀之事,當堂堂正正,就算那伯邑考反了,也自有王師前往平定。”
“楊大夫,此事非大王之過,是老夫與丞相商議,定下引蛇出動之計,那西岐早有反意,不過一直隱忍不發,暗自積攢力量,你既然拜了闡教仙師為師,想來也應該知道,天命扶周滅商,這諸多仙師到朝歌,正是為了此事,大王是代我等受過。”
楊任見聞太師出言攬責,正待在說,帝辛突然站起身來:“此事非太師之過,吾為人王,豈可容忍亂臣賊子包藏禍心,楊大夫,你身為朝堂重臣,難道不知他準備的越充分,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本王稍損名聲逼其反商,本王願擔此罪責。”
楊任拜伏在地說道:“唉,此事大王有過,但卻無罪,讓逆賊提前暴露野心,對大商,對萬民都有好處,不過逼反諸侯,卻是難以堵住天下諸侯之口,日後但有諸侯造反,所打的旗號都會說是大王所逼,豈不是害了大王。”
帝辛動容,起身下殿攙扶起楊任:“大夫一片忠心,本王自知,天下諸侯如何,卻不是本王能控製,區區名聲無礙,大商至今已有數千年江山,豈可毀在本王手中,此時周朝已滅,當可再續我大商數百年氣運,本王知足矣。”
殿中重臣見帝辛如此坦誠,皆是跪拜於地:“大王賢明,臣等願追隨大王,重振大商,大商江山自此中興,全賴大王之功。”
帝辛環顧四周,卻有殿外黃飛虎來報:“伯邑考已到殿外。”
帝辛開口說道:“諸位請起,大商中興不是我一人之功,日後這史書之上當有諸位臣工之名,人族也有大賢之位等著諸位,還請諸位助我,也是助大商。”
“臣領命,必為大商效死。”
帝辛回了高座,口中喝道:“傳伯邑考。”
自有朱升開口傳道:“大王有令,傳伯邑考。”
黃飛虎身後跟著伯邑考走入了九間大殿,看著麵前眾臣,此時眾臣也知那西岐野心,自是冷目相待,帝辛見伯邑考跪在殿中,開口問道:“伯邑考,你父剛死,朝歌城中流言不斷,言西岐將反,此事你可知罪。”
“大王,伯邑考不知。”
“哼,現已查明,城中散播流言者是你西岐之人,你想不想知道是何人派來的?為了這些流言,本王將你賜死,消息一出,流言自息,而那你好弟弟,迫不及待的登上周主之位,並打起旗號為你複仇,你說本王該如何處置你。”
伯邑考是愚孝之人,但不是傻子,聽了帝辛之言,自然知道是為了什麽,此刻西岐已反,說什麽都是無用,何況姬昌平日所作所為,他身為長公子豈會不知,卻不知帝辛是在詐他,那姬發派來的人早就被抓,不過有燃燈仙法,什麽都沒問出來。
伯邑考跪倒在地泣道:“此事臣實在不知,想不到臣弟心狠如此,竟要陷我與朝歌,臣願返回西岐,勸其罷兵,臣願帶臣弟前往朝歌請罪,還請大王恩準。”
“嗯,你有此意也好,不過不需勸了,本王已派出大軍征討,西岐已敗,日後你當如何。”
“姬發不知大王之勇,大商之勇,卻是倒行逆施,以下犯上,罪臣願前往西岐安撫臣民,使其重歸大商。”
“嗯,此事還需商議,不過以後姬家當以你為主,切莫再有其他心思,你先退下吧,過後自有人送你前往西岐。”
喜歡竊天之賊,吃我一斧請大家收藏:()竊天之賊,吃我一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