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口諭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A+A-


    杜如謙滿意地點頭,示意葉明坐下:"太子讓我帶句話——"安北之事,卿可全權處置,遇急奏,可直送東宮"。"
    這句話的分量極重,等於給了葉明一條直達天聽的捷徑。葉明心中既喜且憂,喜的是有了強大靠山。
    "下官惶恐。"葉明謹慎回應,"定當謹守本分,安定邊疆,以報太子知遇之恩。"
    杜如謙微微一笑,轉換話題:"聽說你在青河穀建了個營地,融合漢胡之長?"
    葉明會意,立刻命人取來青河穀的規劃圖和沙盤,詳細講解了自己的構想:軍事聯防、經濟互市、文化交融...杜如謙聽得連連點頭,不時插話詢問細節。
    "妙!實在是妙!"杜如謙聽完讚歎道,"難怪王爺說你"胸有韜略,非池中之物"。這等布局,放眼滿朝文武,也找不出第二人了。"
    "大人過譽。"葉明謙虛道,隨即試探性地問,"不知朝廷對互市之事..."
    杜如謙了然一笑:"太子已經說服皇上,試點三年。隻要不生亂子,將來或可推廣至其他邊鎮。"
    他壓低聲音,"其實太子早有開通西域商路之意,你這安北互市,正合其謀。"
    葉明恍然大悟。原來他的邊關改革,恰與太子的政治抱負不謀而合。難怪能得到如此大力支持。
    慶功宴進行到高潮時,杜如謙忽然輕叩桌麵三下。清脆的聲響並不大,卻讓周圍幾桌立刻安靜下來。葉明敏銳地注意到這個信號,放下酒杯望向欽差大人。
    "葉都護,"杜如謙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本官離京前,皇上特意召見,有一道口諭要傳達給你。"
    整個大廳瞬間鴉雀無聲。所有官員、鄉紳都放下碗筷,離席跪伏在地。葉明整理衣冠,快步走到杜如謙麵前,恭敬跪下:"臣葉明,恭聆聖諭。"
    杜如謙站起身,雙手虛托,仿佛捧著無形的聖旨:"皇上說:"告訴葉明,邊關之事,讓他放開手腳幹。隻要是利國利民的,朕都全力支持。有了成績,也好讓各個地方效仿。""
    葉明心頭劇震,額頭抵地:"臣葉明,定當鞠躬盡瘁,不負聖望!"
    這道口諭的分量,遠比先前的封賞更重。它不僅給了葉明極大的施政自由,更暗示皇帝有意將安陽府作為邊疆治理的樣板。這意味著,他未來的每一項改革,都可能影響整個王朝的邊政走向。
    杜如謙扶起葉明,意味深長地補充:"皇上還說了,葉卿年輕有為,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他拍了拍葉明的手背,"莫負聖心啊。"
    "下官謹記。"葉明深深一揖,後背卻隱隱發涼。皇恩浩蕩,但"莫負聖心"四個字,又何嚐不是最嚴厲的警告?
    宴會結束後,葉明婉拒了所有賓客的續宴邀請,獨自回到書房。
    他點亮所有燈燭,鋪開一張特製的羊皮紙,提筆寫下《安北新政十策》五個大字。皇帝的信任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動力,也帶來了沉甸甸的責任。
    筆尖在紙上飛速移動,一項項計劃逐漸成形:
    一、軍事聯防:完善安陽府與白鹿部的聯合防禦體係,建立常備騎兵營;
    二、互市通商:規範化青河穀市場管理,製定統一稅則;
    三、農耕改良:引進草原耐寒作物與漢地精耕技術結合;
    四、工匠交流:設立聯合作坊,互相傳授技藝;
    五、...
    寫到第七策時,葉明突然停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窗外已是三更時分,府衙安靜得能聽見燭花爆裂的輕響。他起身踱步,思考著一個關鍵問題:要落實這些新政,最缺的是什麽?
    人才!專業的人才!
    葉明回到桌前,迅速寫下一份名單:精通胡語的文吏、擅長築城的工師、熟悉貿易的算手、懂得農事的裏長...這些都是安陽府急需的。有了皇帝的口諭,或許可以從朝廷直接要人。
    想到這裏,葉明又抽出一張信箋,給鎮北王寫了一封密信,詳細說明自己的計劃和所需支持。特別是軍事聯防方麵,需要王府提供更多裝備和教官。
    處理完這些,東方已經泛白。葉明毫無睡意,索性換了身便服,獨自來到府衙後院的練武場。
    晨曦中,他拔出佩劍,一招一式地練習起來。冰冷的劍鋒劃破晨霧,也讓他沸騰的思緒漸漸平靜。
    皇帝的支持是機遇也是挑戰。邊關改革不再是他一個人的試驗,而是關乎王朝邊疆戰略的大事。成功,則名垂青史;失敗,則萬劫不複。
    "大人,您起得真早。"
    葉明收劍回身,看見趙德安捧著洗漱用具站在廊下。
    "杜大人起身了嗎?"葉明接過熱毛巾擦臉。
    "剛剛起身。廚下已經備好早膳,大人要現在用嗎?"
    葉明搖頭:"先請杜大人用膳,我隨後就到。"
    半個時辰後,葉明與杜如謙在花廳共進早膳。席間,葉明委婉地提出了人才短缺的問題。
    "下官有心推行新政,奈何安陽府地處邊陲,人才匱乏。不知朝廷能否調派些能吏幹員前來協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杜如謙放下粥碗,會意一笑:"葉都護需要哪些方麵的人才?"
    葉明早有準備,從袖中取出一份清單:"主要是這些。若能得朝廷支持,新政推行必定事半功倍。"
    杜如謙瀏覽清單,微微頷首:"不算過分。本官回京後,定向吏部要人。不過..."
    他意味深長地看著葉明,"這些人來了,可就歸你管了。用得好是助力,用不好..."
    "下官明白。"葉明正色道,"必當量才施用,不負朝廷所托。"
    早膳後,葉明陪同杜如謙視察安陽府城防。走在加固一新的城牆上,杜如謙對葉明這半年來的治績讚不絕口。
    "難怪皇上如此器重。短短時日,能將一個邊陲小城治理得這般井井有條,實屬難得。"
    葉明謙虛道:"都是王爺指導有方,將士用命。"
    他指向城外正在開墾的荒地,"下官計劃在那裏試種草原耐寒作物與漢地糧種雜交的新品種。若成功,邊關軍糧問題可緩解大半。"
    杜如謙眼前一亮:"此等利國利民之舉,正合聖意!葉都護盡管放手去做,朝中若有閑言碎語,本官自當為你分說。"
    視察結束,杜如謙決定當日啟程回京。葉明準備了豐厚的程儀和安陽特產,親自送欽差一行至十裏長亭。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杜如謙在亭前止步,"葉都護留步吧。安北重任,就托付給你了。"
    葉明深深一揖:"恭送大人。還請大人在皇上麵前,多多美言。"
    喜歡打造最強邊關請大家收藏:()打造最強邊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