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鰼鰼陰陽

字數:2646   加入書籤

A+A-


    我死死攥住青銅鎖鏈,掌心滲出的冷汗讓鏈環不斷打滑,觸感冰涼而滑膩,像是握住了一條冬眠的蛇。突然,鏈環上鑄刻的那張儺麵發出“哢吧”一聲輕響,緩緩轉動,原本獰笑的表情竟扭曲成一張哭喪臉。
    斑駁的眼眶下,青綠色的銅鏽混合著某種黏稠的液體,慢慢凝結成淚,沿著青銅紋路緩緩下滑。淚珠墜入水麵的一瞬,時間仿佛被拉長,漣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散,將《山海經》輿圖上標記的昆侖墟位置攪成漩渦——水麵上的墨線扭曲、破碎、旋轉,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肆意揉皺。
    就在這時,井底那六具青銅俑像是通了電一般,突然劇烈顫抖起來,關節發出“咯吱咯吱”的金屬摩擦聲,仿佛一個個被強行喚醒的古老機關。它們手中鏽跡斑斑的長戟猛地鑿向井壁,石屑簌簌剝落,露出內裏層層疊疊的夯土和褐紅色的黏合料——竟是"偃虹堤"結構!
    原來這口幽深的古井並非普通的水井,而是西周時期的隱蔽水利樞紐,千百年來,它的秘密一直沉在水底,無人知曉。
    領頭的青銅俑驀地停下動作,雙手捧住自己的頭顱,緩緩摘下。
    腔子裏竟然“簌簌”鑽出一簇青銅鑄造的稻穗,穀粒飽滿,色澤冷冽,像是被某種秘術凝固在金屬之中。
    然而定睛一看,那稻穗上懸掛的並非穀粒,而是密密麻麻的倒刺梅花針,針尖泛著幽幽寒光。
    “你丫屬刺蝟的啊!”我咬牙罵了一句,猛地蕩起鎖鏈避開襲來的飛針,可褲腿仍被擦過幾道,瞬間被撕裂成縷縷破布,在風中擺動出詭異的流蘇狀。
    更令人驚駭的是,那些紮進井壁的針尾竟像種子一般“簌簌”發芽,青銅藤蔓如活物般扭曲伸展,細枝末節處甚至長出了金屬質感的小葉,一片片地翕動著,仿佛在嗅探獵物。
    最細的那根藤尖竟像蛇一般蜿蜒探向我腰間的布包——那裏頭裝著浸透黑驢蹄子油脂的舊布,怕是已經被它聞到了那股腥膻味!
    玉衣屍首不知何時已漂至漩渦中心,胸口的箭傷處突然滲出一點金光,隨即,一條青銅雕鑄的鰼鰼魚從中緩緩遊出。
    它鱗片閃爍,長須如絲,甫一現身,整口井水竟瞬息分裂——一邊沸騰如滾湯,白沫翻滾,熱浪灼人;另一邊卻凝結出細密的冰碴子,寒氣刺骨。
    而我,恰好懸在中央那縷勉強維持平衡的溫水區,不上不下,活像火鍋裏涮到半熟的毛肚,隻差一筷子就能入口。
    隻見那鰼鰼魚突然劇烈地擺動起它那巨大的尾巴,如離弦之箭一般徑直衝向井壁上某塊凸起的黍米磚。
    就在魚頭撞擊到那塊黍米磚的一刹那,磚縫像是被觸發了某種機關一樣,猛地噴出一團混沌的黑霧。
    這團黑霧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臭魚腥味,仿佛是從地獄深淵中湧出的一般。黑霧翻滾著,逐漸凝聚成了三百個蝌蚪大小的“澧”字。
    這些“澧”字在空中懸浮著,散發著微弱的光芒,仿佛是被某種神秘力量所操控。
    令人驚奇的是,這三百個“澧”字竟然與《周禮》中所記載的“稻人掌稼下地”灌溉秘術完全一致!這種古老的灌溉秘術竟然會在此地重現,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就在這時,原本靜立在井底的六具青銅俑像是被激活了一樣,突然間開始移動起來。它們迅速地排列成一個整齊的陣形,手中的鏽戟有節奏地敲擊著井壁,發出低沉而規律的聲響。
    這聲音如同古編鍾的餘韻一般,悠長而深遠,隱隱約約地與《詩經·豳風》中的“七月流水”相契合。仿佛這六具青銅俑正在演奏一場古老而神秘的音樂會,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井底深處,一盞青銅鱉燈倏然亮起,昏黃的光暈浮動,映照出燈油裏浸泡的那枚螭吻鑰匙——正是老銅匠耗盡半生心血鍛造的那一枚!
    我咬緊牙關,借著青銅藤蔓的彈力縱身一躍,身體在半空中劃出一道弧線,指尖幾乎觸到燈沿的一瞬,整口井突然劇烈震顫,發出低沉悶響。
    玉衣屍首被離心力狠狠甩向井壁,金縷玉衣承受不住衝擊,刹那間崩裂,三百顆玉質算珠四散飛濺,在地麵滾動、撞擊,最終拚湊成一幅北鬥九星的隱曜圖。
    “哢嗒!”
    螭吻鑰匙插入鱉燈底座的瞬間,所有水流如退潮般急速下降,露出井底縱橫交錯的九條青銅溝渠。
    令人悚然的是,渠中翻湧的並非清水,而是《尚書?禹貢》所載的"血祭丹砂"——朱砂粒子互相碰撞,爆出細密的火花,在溝渠表麵烙下《歸藏易》中最神秘的"複"卦紋樣。
    我俯身沿著溝渠向前爬行,手肘不慎壓到一塊微凸的渠磚。刹那間,磚縫裏“錚”地彈出一架青銅筒車,車軸吱呀轉動,纏滿了泡漲褪色的簡牘。
    最外層的一卷竹簡緩緩鋪開,露出內裏用極細魚線繡成的《穆天子傳》殘篇——西王母所贈的"玉膏"配方旁,竟畫著一個詭譎的細節:一個頭戴皮質麵具的小人,正彎腰研磨某種未知的礦石……
    喜歡我正在古墓現場直播請大家收藏:()我正在古墓現場直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