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倪坤的白粉生意經

字數:4691   加入書籤

A+A-


    林祖輝沒去打擾周文麗,他離開書房,叫上保鏢就出門赴約去了。
    此時他需要的不是找人分享,而是解決問題。
    現在才7點,路上沒什麽車,林祖輝很快抵達茶室。
    這間陸羽茶室在港島名氣極大,標準的港式茶樓,家具皆為紅酸枝實木,牆上懸掛著各色名人字畫。
    連迎賓、跑堂的員工也穿著傳統的唐裝。
    提供的粵式點心也算不錯,不少老客喜歡來這談事。
    其真正聞名遐邇的原因在於,1970年英女皇伊麗莎白想在這用餐。
    結果被擋在門口,老板當時就說中午位置訂滿了。
    女皇還想等等,他又說不用等了,當天全訂滿了。
    這事還上了報紙,當初具體什麽情況已經沒人知道。
    但陸羽茶室算是掛上了金字招牌,誰都想嚐嚐英女皇都吃不上的早茶,到底是個什麽味道。
    想體驗港式早茶的遊客,每天絡繹不絕。
    此時陸羽茶室已經開門,第一輪喝早茶的是提籠架鳥的一群老饕。
    他們大多都到了退休的年紀,也不缺錢。年紀大了,覺也少。
    大多淩晨四五點就起床,拎著鳥籠散散步,過來吃個早茶,順便跟老朋友吹吹水。
    此時都已經開始陸續散場回家。
    林祖輝要了間三樓的包間,也沒心情選餐。讓侍應隨便上點招牌點心,再來一壺普洱。
    就安靜的等倪坤赴約。
    沒讓林祖輝等多久,點心還沒上全,倪坤就出現在門口。
    陸羽茶室在中環,兩人離這差不多遠。
    倪坤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也沒太著急。
    “阿輝,看起來,你氣色不太好啊?”
    能好就見鬼了,一夜沒睡不說。又沒洗澡、換衣服,跟平時自然不一樣。
    “遇到點事,我昨晚一夜沒睡。”
    “待會再說,先吃點東西,聽說這的點心不錯。”
    倪坤也不再追問,隨便聊聊也挺好,待會自然要開口,否則找他幹嘛?
    “這的點心確實挺好,前些年我常來。後來人變懶了,就不想跑這麽遠了。”
    兩人邊吃邊聊,都是些閑話。
    林祖輝也餓了,先填飽肚子再聊正事。
    約著出來喝早茶,話一說開,恐怕兩人都沒心情再吃了。
    還是先吃完再說。
    他倆雖然都是社團大哥,但一個一心做正行,一個基本算是退休了。
    都沒聊什麽江湖趣聞、勢力、地盤。
    話題一直在倪永孝身上打轉,此時倪坤對倪永孝很滿意。
    交給他的地盤不大,不過兩條街。但現在經營的不錯,除了養馬仔,還能有點收益。
    在環保公司做的也很好,四眼精力向香港島轉移之後,油尖旺分公司事基本都是倪永孝處理。
    當初花5000萬,拿了四成股份。按財務跟他分析的,現在這些股份價值應該過億了。
    他還能有什麽不滿意?
    幾個月就能翻一倍,走粉也不過如此。
    賣粉看著賺,但這種髒活,給錢不多誰幫你賣命?
    手下分的多了,自己就分的少,賺點髒錢還得洗,毒梟的錢是最難洗的。
    收費最低5成不說,就這還得擔風險,洗著洗著錢沒了的事,可不少見。
    等吃的差不多,林祖輝拿紙巾擦擦嘴。
    “坤叔,聊點正事吧。”
    倪坤也放下手裏的茶杯,林祖輝不是那種喜歡吹水的人。
    既然他答應過來,肯定想知道是什麽事。
    “你說吧,以我們的關係,沒什麽不能說的。”
    林祖輝也不猶豫,直接將彼得的事說了一遍,隻隱藏了李文斌、簡奧偉在中間提供的幫助。
    他不怕倪坤傳出去,就算他不答應,也沒法通過這事做什麽。
    倪坤聽出來了,林祖輝背後肯定有人提供情報,而且這個人的身份很不簡單。
    你怎麽確定這位政治部警司是副處長的親信?
    港督的調任更是隱秘中的隱秘,林祖輝憑什麽知道?
    毒品這東西,產地可不少。憑什麽認定,是連浩龍那批貨?
    “政治部的彼得警司是吧?他之前找過我。”
    林祖輝有點疑惑,這事人人都知道?
    倪坤輕笑一聲,林祖輝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洪老板又不是最出名的粉莊,怎麽會先找他?
    “走粉這種事,港島做的人可不少,洪老板很厲害嗎?”
    林祖輝想想也是,王寶、倪坤肯定比他名氣大。
    要是他手裏突然弄來一大批白粉,他肯定先找名氣最大的。
    這麽大批貨,一般人可吃不下。
    “你們都沒接?他沒找你們麻煩?”
    倪坤想想,此時解釋下也沒什麽。林祖輝就算跟條子不清不楚,跟他也沒關係。
    他早都不插手白粉的事了,真出事也牽扯不到他。
    他從白粉上賺錢的方式,早就從拿貨分發改成賺差價了。
    金三角放個自己人,從產地拿貨,之後安排貨進港島。
    貨到港島就交給他的那幫手下,隻要貨上岸,這人什麽都不管,隻管收錢。
    錢會打到不記名的瑞士銀行,之後會由專業的金融公司操作。
    錢、貨、人倪坤都不接觸。
    沒有工廠、從不接貨,也不存在貨倉,什麽都沒有。
    他賺了產地到港島這份錢,手下兄弟賺了錢還要向他交數。
    你抓到誰,能指控他?
    就算指控了又如何?證據呢?
    “阿輝,賣粉跟賣米其實沒什麽區別。”
    “想開米行,最重要是貨源,你不跟產地簽收糧合同,你開不了米店。”
    “賣粉也差不多,從來不是一錘子買賣。”
    “你開個粉檔,三天有貨,七天沒貨,哪裏會有生意?”
    “剛出來混的矮騾子才會到處找貨賣,真正的莊家,都有穩定貨源。”
    “別說價值幾億的貨,就是價值幾十億、上百億的貨,在產地也不值多少錢。”
    “做到我們這個地步,跟產地早就有協議了,我們根本不缺貨。”
    林祖輝明白了,倪坤的意思很明確。
    彼得手裏的貨值不值三億?看似值這麽多,但對他們這種從產地拿貨的人來說,可不一定值這麽多。
    而且他們有穩定貨源,彼得這就是一錘子買賣。
    現在接了彼得的貨,擴大粉攤,降低價格,是能賺點錢。
    之後呢?
    貨賣完了,你去哪裏找貨來維持這些生意?
    最後不還是白費功夫嗎?
    還得得罪不少同行,搞不好還要打生打死,根本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