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媚香樓的格物課上)
字數:3884 加入書籤
白牆青瓦馬頭牆,朱紅的門楣配上紅燈籠和青紗,如果不抬頭去看牌匾上的媚香樓三個字,讓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這座與普通人家無異的宅子,當成秦淮河畔的歌樓。
“哈哈哈哈,早就聽說聞兄台大名,今日一見卻沒想到明儼竟如此年輕。正所謂英雄出少年,我大明人才濟濟,中興有望啊。”坐在鄭森旁邊,對著他一頓誇讚的正是複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
“辟疆兄過獎了。”鄭森擺擺手謙虛道。
“學弟,你還是太謙虛了,辟疆兄與在座的諸位都不是善妒之人。”方以智安撫完鄭森,又對冒襄講道:“辟疆兄有所不知,明儼不止刑名了得,算學更是經天緯地,吾自愧不如。”
“哦,明儼算學造詣竟在密之之上?”
“當然。”方以智隨即將今天發生在算學課上的事完完整整的複述了一遍。
冒襄驚歎得鼓掌道:“不得了,不得了。明儼既通刑名,又通算學,年紀輕輕便成為稟生,要說文曲星下凡也不過如此。次尾兄,你覺得呢?”
“老夫年事已高,科舉已是無望,能見到年輕後輩有如此才學頗為欣慰。他日明儼必能高中一甲,入閣拜相,成為比肩張太嶽的國之棟梁。”吳應箕輕撫胡須,頗為滿意的笑道。
“哪裏,哪裏,學生曆來以張太嶽為榜樣,不斷勤勉。若張太嶽是浩瀚大海,學生隻是滄海一粟。學生自是不敢與張太嶽相比。”鄭森不知道這是不是捧殺,隻得自降身份。
‘唉,又來了。’方以智覺得自己這個新拜的師傅哪裏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謙虛了。
不過聽完這些話,另一桌上有一人不願意了。“哼,還文曲星下凡?太誇張了吧。老夫讀過一些算學著作,隻是不知道足下算學造詣與九峰仙人相比何如?”
九峰仙人就是朱載堉,他本來可以老老實實的承襲鄭王爵位。不過卻主動上書,放棄了爵位。轉而去研究他深愛的音樂和數學。並發現定義了十二平均律,奠定了現代音樂的基礎。成為了享譽中外大數學家和音樂家。
“我……”
鄭森剛想再次謙虛一下,坐在一旁的方以智卻搶先替他搭話了。
“明儼常說,他所學的算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必九峰仙人的著作,明儼是通讀過得。既然是站在九峰仙人的肩膀上,那麽學業自然有先有後,但無高低之分。”
那人還不服氣,繼續挑釁道:“既然通讀過九峰仙人的著作,那麽必然掌握十二平均律了。既然掌握十二平均律,那麽也必然會譜曲了。既然會譜曲,那麽也必然懂得聲音從何而來,又往何處而去。”
鄭森被這人的一問三連打的有些措手不及,他不明白這人為什麽要針對自己。但是現在不能說自己不懂十二平律,也不能說自己很懂音樂從而引發更多爭執,因此隻得笑著點頭說:“略懂,略懂。”
“阮大铖你欺人太甚了,雖然你曾任吏科都給事中。但這裏不是你監察六部的地方。我們複社士子羞與你為伍。”吳應箕脾氣火爆的拍案而起指著那人罵道。
一直在戲台紗簾背後的李香君聞出了空氣中濃烈的火藥味,於是趕忙解圍道:“此事是奴家招待不周了,奴家在此給各位賠罪了。曉曦你快去給客人們斟上上好的西湖龍井,秋梅你來彈奏一曲《驟雨打新荷》。”
隨著悠揚婉轉的琵琶聲響起,台下的爭論也暫時平靜了下來。
‘李香君的聲音可真好聽。’鄭森心道。雖然李香君此時在輕紗帳後麵,麵容看的不是很真切。不過曼妙的身材還是擋不住,要按後世的標準就是傳說中的b5腰,大長腿。
再看向一邊的侯方域,不出所料,他被李香君迷住了,此時正在目不轉睛的盯著李香君看。這也是為何自進到媚香樓會客廳起他就一直沒有說話的原因。
曲畢,方以智鼓掌讚美道:“秋梅姑娘琴技又有精進,想必不多日便可追上李香姑娘了。”
“先生過譽了,與我家小姐相比奴婢還差的遠呢。”秋梅臉頰一紅委婉的回答道。
“方潛夫之子竟還懂得音律,難得,難得。”阮大铖又尖酸刻薄了起來,也不知道今天是吃了什麽藥,竟然專門來找茬。
“我複社人才濟濟,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密之董音律有何奇之?”吳應箕捋了捋胡須一臉不屑。
要說懂音律,除了李香君以外,在場的所有人中可能都不如阮大铖,這貨雖然當官不行,後來還開城降了滿清。但是創作戲曲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強。
阮大铖知道方以智學的各種雜學甚多,而且很聰明,說不定他也懂音律。況且看在他爹湖廣巡撫方孔炤的麵子上,也不敢多有得罪。因此火力目標再次轉向了看上去徒有虛名的鄭森。
當然阮大铖這麽大歲數了,自然是不能繼續跟鄭森這個小孩子過不去。於是他瞟了一眼自己的女婿曹台望,示意他替自己教訓教訓鄭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台望抿了口茶,滿懷自信的要替自己的老丈人找回場子,遂一臉壞笑道:“明儼年紀輕輕便懂得音律,通曉聲音從何處來,往何處而去。可否指教一二?”
‘你老丈人這麽厲害,你還用我教?’鄭森心裏這麽吐槽,但是嘴上卻不能這麽說。
“指教不敢,三人行必有我師,咱們互相學習。請小曦姑娘取七個一模一樣的大碗來”當然鄭森也是不甘示弱的。
‘今天我就來給你們講講,什麽是物理!’
曉曦拿來了七個大碗後,鄭森分別在裏麵倒上了不同量的水。
阮大铖看了看在心裏不屑道:‘故弄玄虛。’。
“所謂聲音其實是物體振動產生了聲波,待他傳到耳朵裏我們就聽到了聲音。”說罷鄭森敲響了第一個水最少的碗,‘叮’一聲清脆的聲音傳到了所有人的耳朵裏。
鄭森這會兒可不想講氣體,液體,固體,還有介質這些概念。真要講起來,非得講個沒完。
“請大家記住這水的波紋和剛才聽到的聲音。下麵我將依次敲響後麵六隻碗,這六隻碗中的波紋和聲音也請大家仔細觀察並傾聽。”
侯方域還第一次見有這麽上課的,頗為好奇的他,一時間竟然忘記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李香君,不由自主的湊了過來。
敲完剩下的六隻碗,鄭森問道:“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麽規律?”
‘規律?不就是音調逐次降低嘛,這有什麽!’阮大铖在內心中不屑的鄙視道。
思索片刻,方以智突然豁然開朗,答道:“明儼學弟,我發現隨著音調的降低,水中的波紋變得越來越稀疏是不是?”
‘真聰明,不愧是明末大科學家。’鄭森一遍在心裏讚歎方以智的才智之餘,一邊將他預定為了未來科學院的院長。
“完全正確。密之學兄不愧為世代書香之家,一眼就看出了此中規律。”
曹台望覺得鄭森就是在耍猴,虛有其表,於是十分有信心的拆台道:“明儼學弟是不是弄錯了,這不過是一些水波紋罷了。”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