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滿城皆知鄭森誌 無人再唱大铖曲
字數:3850 加入書籤
不久後一張名為《留都防亂公揭》的揭帖,貼到了洪武門旁邊的牆上。由於洪武門是南京六部官員們上值下值必須經過的地方。因此這篇聲討阮大铖要為閹黨逆案翻案的文章,便迅速在南京官場和士林間傳開了。雖然這篇文章,有東林黨報複閹黨和給楊嗣昌上眼藥的意思。但是從明麵上看,說的都是阮大铖的不是。
由於在江南,東林黨和複社的力量太大,且這篇文章所寫的內容也沒有錯。阮大铖抹不開臉麵,灰溜溜的離開了南京回了老家。
當然,這件事本身對鄭森並沒有什麽影響。但是那日他在媚香樓怒斥阮大铖的事,也隨著複社和東林眾人之口傳開了。
整個南京或者說整個江南地區都知道了鄭森有和盧象升一樣的精忠報國之誌。同時也都紛紛對阮大铖表示了唾棄。一時間秦淮河畔的歌舞樓都以傳唱阮大铖的戲曲為恥。
以至於阮大铖在老家聽說了此事後,受不了官場和文藝地位上的雙重打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找了根麻繩,吊死在了自家的書房之中。
第二天,阮大铖的家人們在發現他的屍首的同時,也發現了他留在書房牆上的一首五言絕筆。‘仕途非我意,奈何曾為官。來世若有福,禮樂把家傳。’
“想不到阮大铖竟如此剛烈。”媚香樓裏,侯方域聽方以智講完阮大铖回家上吊的事後感歎道。
冒襄頗為惋惜的說道:“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勸勸吳風之吳應箕)和陳定生陳貞慧)不要把《留都防亂公揭》貼出來了。”
“他自戕不是因為《留都防亂公揭》。”鄭森搖了搖頭,表示不同意冒襄的看法。
“那師傅以為,是因為什麽?”方以智很好奇,作為官迷的阮大铖,不是因為官聲被毀而自殺還能是因為什麽?
“他的戲曲啊!”
“他的戲曲?”
“沒錯。”鄭森點了點頭又道:“對阮大铖來說,仕途是他的工作,但是戲曲是他的生活。他可以沒工作靠地租過活,但如今人們對他的戲曲棄如敝履,卻是在摧毀他的生活。”
鄭森頓了頓又道:“他生活不下去了。”
方以智若有所思,對他來說科舉為官也是工作。而格物學則是他的生活。
“師傅不止在算學和格物學上造詣了得,在對人生的體悟上,更是遠在學生之上。多謝師傅點化。”說罷方以智向鄭森拱手作揖。
‘我點化你啥了?’聽了方以智的話,鄭森心裏感到一陣莫名奇妙。但是掉逼格的事不能做,於是鄭森故作高深道:“說說看,你明白了什麽道理?”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人可以沒有工作,但不可以沒有生活。沒有生活人是過不下去的,如果可以將工作和生活合二為一,則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登峰造極。但是隻有少數人可以將這二者合二為一,而師傅您則是這少數人中的一份子。學生佩服。”方以智說罷再次深深的向鄭森拱手作揖。
‘我這麽厲害我怎麽不知道。’鄭森心道。
在媚香樓客廳裏聽鄭森講課的人們,在聽到方以智這一番注解後都頗有一番恍然大悟的感覺。
可是思忖片刻後,大家又隨即搖起了頭。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將工作和生活合二為一的,這隻是一個奢望罷了。
看到現場眾人的情緒有些低落,鄭森也隻好出言鼓勵道:“別灰心,我也做不到二者合一的。但是我們可以讓工作和生活不斷相互靠近。”
說完,鄭森從布包裏拿出了他事先找人做好的教具,一個帶刻度的迷你蹺蹺板和幾個大小各異的砝碼。
鄭森把兩個一樣大小的砝碼分別放到了蹺蹺板的左邊和右邊,隨後說道:“大家請看,這是一個蹺蹺板。左邊代表著工作,右邊代表著生活。”
“如果我們把工作向中間這個支點移動,而生活原地不動,這個蹺蹺板馬上就會向生活那邊傾倒下去。”鄭森一邊說著,一邊把代表工作的砝碼向中間的支點挪了挪,蹺蹺板立即向著生活那邊倒了下去。
“如果我們給工作這邊再加上一個砝碼呢,則立即會向工作這邊倒下。”鄭森又演示了一遍。
“如果我們想讓工作往中間移動的而不移動生活,則我們需要給工作加上更大的壓力,這樣才能保持平衡”說罷鄭森把代表工作的砝碼往中間移動了一些,同時又給代表壓力的砝碼旁邊,放上了一個小砝碼。果然這次雖然代表生活的砝碼沒有移動,但是蹺蹺板依然保持了平衡。
“所以,為了要讓工作和生活合為一體,我們必須同時小心翼翼的移動它們,而且還不要給任意一方施加更多的壓力。當然,這是很難的,必須小心翼翼的相向而行才可以,差一步則萬劫不複。”說罷鄭森小心翼翼的同時把代表著工作和生活的兩個砝碼移向了中間支點的位置。
隨著代表著工作和生活的兩個砝碼在支點附近取得了平衡,鄭森輕輕拭去額頭上的汗水又說道:“這也是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物理課,力、力臂、還有力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到鄭森提出的這三個名詞,方以智思索了一會兒,突然明白了什麽,他隨即興奮的答道:“師傅,我悟了!”
鄭森再次在心裏吐槽‘你又悟啥了?’
“工作和生活這兩個砝碼就代表著力。這兩個砝碼到支點的距離就是臂。而矩者法度也,它代表著蹺蹺板平衡和不平衡之間的關係。想要蹺蹺板平衡必須兩邊力矩相等。如果將工作向中間移動,則工作力臂減小,力矩隨之減小。所以在生活不動的情況下,需要在工作一邊放上更多的砝碼增大壓力,從而增大力矩才能重新保持平衡。”
鄭森不得不在心裏給方以智鼓鼓掌,真不愧是大科學家,自己僅僅是淺淺的做了個實驗,他就能自己摸索入門了。
“其實師傅今天給我們講這節物理課,不是為了真講物理。師傅您肯定早就算到了阮大铖會自盡,所以才用這節物理課來告誡我們,在仕途上追求極致不是最重要的。仕途和生活取得平衡才是最重要的,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是萬劫不複。”
鄭森:“……”
“學生,多謝師傅開悟。”說罷方以智伸手向鄭森鞠了一躬。
鄭森臉不紅,心不跳,擺擺手大言不慚道:“哪裏,哪裏,對你們有幫助就好。”
一時間,在客廳裏的眾人都陷入了沉思‘我又該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呢?’
李香君聽後,無奈的在心中想道‘是呀,我又該如何取得平衡呢?自幼喪父,家破人亡。幸被養母收留,以賣唱為生,以色侍人。別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麽,生活又是什麽,如何去取得平衡,而我呢?過多的去思考這個問題不過是徒增傷悲罷了。’
方以智還想了解更多鄭森自己的體悟,於是一連三問道:“師傅,您剛才說,您可以讓工作和生活不斷相互靠近,我想問問您的工作是什麽?生活又是什麽?又如何讓他們不斷相互靠近又不失平衡的呢?”
鄭森不疾不徐道:“我的生活就是讓自己過上好日子,工作是讓全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兩者取得平衡憑的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