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喜訊一連串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數日後,洪旭從泉州運來了第一批8000件商業骨瓷,放到了孤惜店展賣。毫無意外的,骨瓷因其質優價廉,外加有魏國公府的站台,使得這一批骨瓷直接賣到了3萬兩。刨除生產成本、運輸費用、銷售費用等成本後,這一批骨瓷的營業利潤直接達到了2.4萬兩。徐久爵也沒有食言,這一批貨有50都被他包了下來,還一口價,一分沒還。要不是其他客商哀求徐久爵,他肯定一隻骨瓷碗都不讓。
骨瓷在南京城的一炮走紅,也讓孤惜瓷器店接下了價值近20萬兩的瓷器訂單。
看著已經把門檻踩爛,揮舞著各種票號的票子已近乎瘋狂的客商們,鄭森無奈的搖了搖頭。要不是有自己的打算,他還可以接的更多。當然這20萬兩的訂單也足夠讓自家瓷器廠幹半年的了。
隻是鄭森這麽做,孤惜店店主、資深財迷李麗雅卻不幹了:“少爺,人家上趕子給咱們家送錢,你為什麽要拒絕呢?”
“產量跟不上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別人暫時還做不出來骨瓷。咱們要人為製造骨瓷的稀缺性,維持住骨瓷的價格。咱們沒有辦法完全自建銷售渠道,必須依賴其他客商。如果現在直接為了這些訂單增加磁窯數量,做的多了就會造成自己跟自己競爭,人為壓低骨瓷的利潤。”鄭森解釋道。
當然洪旭除了從泉州運來了這批骨瓷以外,還給鄭森帶來了三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就是西班牙人答應了鄭家保護呂宋華人的要求。
第二個是西班牙人同意了將台灣島北部聖薩爾瓦多城基隆)和淡水交給鄭家,同時將兵力撤出台灣島的要求。不過為了向西班牙王室掩蓋自己丟棄殖民地的過錯,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烏爾塔多·徳·科奎拉,還是派出了帕囉米諾作為名義上的基隆淡水長官,實際上的商業代表留在了基隆。將來鄭家賣給西班牙菲律賓總督的貨,都要在基隆完成交接。
至於為什麽西班牙人能忍下鄭森提出的這種條件。自然是鄭森采用了後世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
在當前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從亞洲到美洲順著北太平洋環流所走的航線還沒有被人察覺。鄭森則是給了西班牙人一張比當前時代標準精度稍高一點的北太平洋地圖。並在上麵標注了西班牙人所走的航線。同時在這條航線途經日本本州島以東和台灣島以東的位置上,分別畫上了兩個大大的叉。
他告訴前去談判的特使,如果西班牙人不答應自己的條件,就在這兩個位置截斷他們航路,摧毀他們的珍寶船。
同時這位特使還帶上了,最初被製造出來的骨瓷,並且告訴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如果答應了,那麽未來五年鄭家將以均價10兩的價格,每年向菲律賓總督銷售5000件各類骨瓷餐具。
當特使給西班牙總督講明白胡蘿卜和大棒之後,西班牙總督看了看地圖上的基隆和手裏白如玉、薄如翼的骨瓷餐盤。隻是思考了片刻便直接答應了鄭森的要求。
與其冒著斷掉北太平航線的風險和將骨瓷販運到新墨西哥殖民地,直接賺十倍的差價相比。聖薩爾瓦多城和呂宋島的華人,都算不上什麽了。
“老爺已經派官兵去接收雞籠和淡水了,他還誇獎您幹的漂亮,不愧是自己的兒子。”洪旭露出慈祥的微笑道。
“哈哈,做兒子的自當為爹分憂。”鄭森笑答道。
“不過老爺也讓老夫提醒少爺,滿招損,謙受益。”洪旭誠心說道。
鄭森知道這是自己的父親在提醒自己不要鋒芒畢露,自己怒罵阮大铖的事,應該是傳到了父親的耳朵裏。
“森兒明白。”鄭森頓了一下,看了一下洪旭臉上依然帶著喜悅的表情,又問道:“洪叔叔莫不是還有什麽好事沒告訴我?”
“哈哈,猜對了。你設計的撞擊式燧發槍的打火率已經超過了你要求的九成,成本嘛算下來也就2兩每把,雖然比鳥銃貴,但是這也比紅毛鬼的自生火銃輪簧式燧發槍)便宜了十多兩。這第一批老爺命人做了五十支,送給了衛隊去使用。據官兵們說比這可比鳥銃好用多了。再加上那刺刀,我看就算是關寧鐵騎來了,也得跟咱們鄭家三分麵子。這次老夫來給少爺帶過來了兩支,現在還在船上放著呢。能發明這等神器,少爺您真是大才子啊。”洪旭一邊說著一邊給鄭森豎起了大拇指。
鄭森笑著委婉回答道:“過獎,過獎。”
撞擊式燧發槍的研製成功,使得大規模裝備燧發槍成為了可能。也使得排隊槍斃戰術可以得到大規模應用。未來,等真的在陸地上對上了八旗和闖王的騎兵,鄭森也有了把握。
鄭森感覺洪旭還沒把好消息說完,於是追問道:“您似乎還有什麽好消息想要告訴我?”
“定遠號和致遠號下水了。”
“好!好!好!”鄭森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這兩條艦他等了太久了。
“定遠號和致遠號現在正在舾裝,老爺讓您派自己的衛隊回去接裝,同時接受訓練,以後這兩艘艦就歸少爺您了。”洪旭滿臉自豪,自從鄭森從日本回來後,他就一直看著鄭森一點點慢慢長大。現如今鄭芝龍讓鄭森掌握自己的戰艦,也是鄭芝龍讚同鄭森獨擋一麵的明證。這一刻洪旭真正感覺到鄭森長大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父親竟然讓我掌握這兩條戰艦?”鄭森十分驚訝,因為這可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戰艦。待舾裝整訓形成戰鬥力後,鄭森可以完全就靠這兩條船徹底打垮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亞洲的艦隊。
在這個時代,當前已服役的最大風帆戰列艦是英國剛下水兩年的海上君主號。雖然它和定遠艦排水量相當,火炮數量卻達到了104門,比定遠艦多了30門。但是不論是航速、操控性能、還是火炮射程都比定遠艦落後了一百多年。
“沒錯,老爺就是讓少爺您親自掌握這兩艘艦。”洪旭頓了頓又說道:“老爺還說,這次秋闈您能考就考,考不上不要強求。要是哪天這國子監不想上了,就回來。咱們父子一起把荷蘭人趕出台灣。”
鄭森閉上眼,仿佛他已經站在定遠艦的船,看見了那不遠處的熱蘭遮堡:“洪叔叔,到了那天,我們一起。”
“好,一言為定。”洪旭答應完,又想起一件事,情緒忽然變得激動起來道:“還有一件事,老爺這次來,讓我給您帶來了兩袋米。”
“帶來兩袋米?”鄭森不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什麽要給自己送米來,又不是缺吃的。
“對,這兩袋大米就是按您給的三種種子混合雜交出來的三係雜交稻產的米,單一季的畝產就達到了六石半!”洪旭更加激動的說出來了這個消息。
在明末南方稻米單季畝產大概在2.72石,也就是400多斤。雖然現在這個三係雜交稻,畝產隻有6.5石,也就是大概9001000斤之間,比後世動輒2000多斤的畝產是差了不少,但這是在缺少後世優秀的田間管理和化肥應用下,所取得的成績。
等未來化肥起來了,田間管理更加科學化了,畝產終有一天會追上後世的三係雜交稻。
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有這個產量已經很驚人了,從一定程度上講,隻要在福州平原、漳州平原、泉州平原推廣開了,那麽福建再也不會麵臨餓肚子之苦了。
要說這三係雜交稻的母本和父本從哪來的,那依然是鄭森用願望實現機造出來的。
早在他來南京求學之前,便讓洪旭安排人手,用自己土地當作試驗田試培育三係雜交稻了。
洪旭又想起了十多年前,遭遇災荒餓死的老娘,深深的向鄭森鞠了一躬感謝道:“少爺真乃神農,造福萬千百姓,從此再也沒有百姓會挨餓了。我洪旭,謝謝您。”
“不,洪叔叔,這不是我的功勞,我隻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鄭森不敢居功自偉。
“少爺,這種稻子還沒有名字,您給他起個名字吧。”
鄭森不假思索的答道:“就叫‘袁公稻’!”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