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再為人師

字數:3142   加入書籤

A+A-


    鄭森在蔣德璟旁邊的座位上坐下後,蔣德璟命傭人給鄭森上了一杯茶,便開始了對他的校考:“賢侄此次進京趕考想必手拿把鑽。不知金榜題名之後,對自己的去處有何想法?”
    “金榜題名不敢奢望,但求無愧於心。至於去處……全憑陛下安排,學生是陛下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自己要造反的真實目的當然不能說出來,反正自己就沒打算考上。
    這個回答讓蔣德璟頗為滿意,他作為詹事府的少詹事,本就是以太子或者說未來皇帝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至於別人都把自己當成周黨,那就任由別人說去吧。
    “大丈夫不求功名,隻求為朝廷、為大明、為陛下做有意義事。不錯,比你老爹強不少。”蔣德璟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鄭森的觀點。
    “學生較之家父仍相去甚遠,況且這些道理也是家父時常教導我的。”
    蔣德璟搖了搖頭,笑了笑道:“古語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對大明的貢獻和對陛下的忠心,早已超越了你父親。將來你能做出的功業將遠超於他。你將會流芳百世,而你的父親也會因為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子,被人們所銘記。”
    ‘這我知道,不用你說。後世人們對鄭芝龍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我的父親,其次才是明末最著名的海盜。不過你現在就把這大白話對著我說出來,也不怕我回家告訴我爹嗎?’
    當然鄭森心裏是這麽想的,嘴上當然不能這麽說。
    鄭森拱了拱手,含蓄的笑了笑道:“大人過獎了。”
    蔣德璟的教考還沒完,他隨手從茶杯裏沾了沾茶水,在兩人之間的桌子上寫下了三個詞分別是:軍餉、武備、安攘大計。
    “不知賢侄,對這三個問題怎麽看?”
    鄭森知道,這是上次殿試的題目崇禎十年),當時的狀元是劉同升,不過他不準備照抄劉同升的答案。況且他的答案大家都知道,照著回答也不是蔣德璟想要的。
    於是鄭森決定給蔣德璟來點後世的小小震撼,但又不能說推翻封建主義。如果真說了,他現在就會被拉出去砍頭。
    “學生才疏學淺,有些不當講的也不知道該不該說,如果真有不當講之處還請大人指正。”
    “你我隻是討論,沒有什麽不當講的。不要有什麽顧慮,你有什麽想法都可以大膽的講,這裏沒有外人。”蔣德璟拍了拍鄭森的手臂讓他放心。
    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我的蜻蜓無人機都看見了,牆後麵就有一個人正在記錄著咱倆得談話。
    “學生明白。”鄭森清了清嗓子後說道:“其實這三個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詞,那就是‘經濟’。”
    “何為‘經濟’?”
    “‘經濟’,經世濟民也。它包含了我們大明的整個糧食和物質生產、交流、交換和分配等活動。我們大明朝廷的一切活動,都以他為基礎。百姓生活的好壞,也要看經濟上的表現。”
    蔣德璟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顯然是沒有聽懂鄭森在說些什麽。於是問道:“你是在說稅賦收入,都與經濟相關?而朝廷的稅賦收入,又決定著軍餉能給多少,刀槍火炮能造多少,能組織多少人出征?”
    “是,也不是。學生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戶商家去年賣了一千兩的布,稅賦是兩成,那麽朝廷就可以收到二百兩稅銀。今年這家商戶因經濟變差了客戶的需求減少,隻賣了八百兩的布,在稅賦依然是兩成的情況下,那麽朝廷今年從這戶商家收到的稅銀就是一百六十兩,較去年減少了四十兩。那麽請問大人,怎麽才能不減少朝廷收到的稅賦呢?”鄭森侃侃而談,講了一個例子後,又給蔣德璟拋出了一個問題。
    “簡單,把稅賦加到固定的二百兩。”
    “對,這是一個辦法,那麽我們就可以把這加上來的四十兩看成是剿餉。現在我們站在這家賣布的商戶角度去看這件事。商戶就會想,我本來今年賣的就少,但是稅賦還是一樣沒變。明年要是賣的更少,稅賦還不變,那麽我手裏的錢隻會更少。因此我隻能縮減開支。自家宅子雖然破舊了,但是還是勉強能住,今年還是等等不翻新了。把錢留下來,萬一有什麽急事還能用的上。大人您說是不是?”
    蔣德璟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肯定道:“是這麽回事。”
    “好,現在我們在想。這家賣布的商戶本來今年是要翻新舊宅子的,現在不翻新了,那麽他對翻新房子用的磚石、木料、家具、油漆等的需求就會下降。對這些東西的需求下降,就會直接減少提供這些材料商戶的收入。同樣的,也會減少蓋房工人的收入。假設朝廷對這些商戶和工人的絕對稅額依然不變,那麽也會對他們造成像那家賣布的商戶一樣的縮減開支的後果,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在短期內,我們看到的是朝廷的稅賦不變,甚至還有所上升。但是從長期來看,越來越多的商戶和百姓會麵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問題。直到商戶和百姓們再也交不起稅,那時就不得不麵對商戶大量倒閉,百姓大量逃亡的情況。而朝廷再也無法從他們身上收到稅了。而朝廷也就再無軍餉可用,再無刀槍可造,再無戰兵可用!”
    聽完鄭森的話,蔣德璟的額頭上冒出了不少冷汗,大明的現實情況就是這個樣。
    蔣德璟從袖口裏掏出了一疊手絹,擦了擦腦門上的汗,追問道:“賢侄可有化解之法?”
    “有。擴大稅源,向更多的人征稅。”
    “賢侄打算征誰的稅呢?”
    “誰有錢,征誰的!”
    “誰有錢?”
    鄭森用右手食指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蔣德璟。
    蔣德璟明白鄭森是什麽意思,但他閉上眼睛簡單思索了一下後覺得這麽做動靜太大很可能動搖國本。於是搖了搖頭,請教道:“還有別人嗎?”
    “有,紅毛夷、佛郎機。”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