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掃蕩與反掃蕩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A+A-


    遼東丟失以及小皇帝與布木布泰被綁到膠東的消息傳到了濟南。給駐守濟南統領山東河南所有兵馬的多鐸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他千想萬想,也想不到濃眉大眼的阿巴泰和人畜無害的圖爾格會降了鄭成功。
    但是這兩件事的發生,也意味著自己和鄭成功之間的馬匹貿易不能再進行下去了。而知道貿易詳情的人員,也必須要處理掉。
    不然等朝廷查下來,死的就是自己,為此多鐸要采取行動了。
    ……
    “大人,您讓我帶兵前來,莫非是山上的山匪又下山了嗎?”李率泰穿著一身甲胄,來到了山東總兵衙門的大堂裏,對著高高在上同樣穿著一身甲胄的多鐸行了一禮後問道。
    多鐸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本王接到線報,山匪已經混入了城內,準備趁夜作亂。”
    “趁夜作亂?他們好大的膽,大人請將此事交於俺,俺立即帶兵將他們全部格殺。隻是不知現在這夥山匪究竟在何處?如果大人已知,請將他們的位置告知於俺。”李率泰說道。
    “就在這。”
    “在這?”
    “嘣~~~嘣嘣~~~”十幾聲弓弦聲從暗處傳了出來,還沒反應過來的李率泰身上便中了十幾箭。
    倒在地上口吐鮮血,什麽話也說不出來的李率泰,死死的盯著高高在上的多鐸。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已經分了大概一半賣馬的銀子,也就是大概十萬兩給多鐸了,他竟然還能幹出這種卸磨殺驢的事。
    要知道賣馬的銀子裏,自己也就拿了個兩成,完全是掙得辛苦錢。李率泰死不瞑目。
    就在李率泰被射成刺蝟的時候,他帶來的50名漢軍旗士兵,也在總兵府門外遭到了滿軍旗士兵的圍殺。
    李率泰死了以後,巴哈納從門外走了進來,對多鐸稟報道:“殿下,所有李率泰帶來的漢軍旗士兵皆被絞殺,沒有一個活口。”
    多鐸以冷酷的口吻說道:“做的不錯,不過事情還沒完,這事要往李率泰身上推就要處理幹淨。他下屬的那些漢軍旗和家屬,也要全部殺掉。”說罷多鐸端起茶碗品嚐起了裏麵的茶水。
    巴哈納以為自己聽錯了,他追問道:“連家屬也殺?”
    多鐸頓了一下,隨後又吹了吹茶水,肯定道:“也殺。”
    巴哈納不忍心下此狠手,於是替李率泰的手下求情道:“殿下,他們可都是跟咱們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啊。這些人沒有參與到馬匹交易中。就這麽殺了,恐怕會讓其他漢軍弟兄寒心啊。”
    多鐸麵不改色的回答道:“斬草要除根。為了防止走漏風聲,你現在就帶兵去把他們都抓起來。”
    領教到多鐸凶名的巴哈納長歎了一口氣後答道:“嗻。”
    隨後便無奈的走出了總兵衙門。
    第二天跟著李率泰來濟南的1000多名漢軍正藍旗將士和他們的3000多家屬很快就被押出了濟南城。
    本來這些漢軍旗將士和家屬們以為自己最多就會被流放回遼東。結果直到他們被押送到大清河河堤上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他們哭喊著,跪地不斷磕頭求饒,但是沒有絲毫的用處。站在他們麵前的劊子手,甚至在昨天還是自己的鄰居。隨著弓弦聲的不斷響起,這些裏李率泰的下屬和他們家屬,被成片成片的射倒在河裏。
    有些行刑的劊子手看不下去了,找到了多鐸替這些曾經的戰友求情,結果卻被多鐸無情的打成了李率泰一黨,也遭到了處決。
    自此再也沒有人敢違抗多鐸的命令了,為了自己活命,他們不得不射殺他們曾經的戰友。
    然而當李率泰的屬下和親屬都被殺光之後,這場屠殺依然沒有結束。在多鐸的命令下,魯西農村地區又遭到了成建製的八旗軍和綠營兵的屠戮和掠奪。
    雖然在農民協會的帶領下,有不少村子抵擋住了這波屠戮,但是依然有上百個村子被夷為平地。這些被夷為平地村子中甚至還有不少剛剛搬來山東的八旗旗丁居住。
    但即使有旗丁又能怎樣,在多鐸看來,隻要是跟招討軍有來往的都該殺。
    多鐸大肆屠殺百姓的舉動遭到了清廷裏不少人的非議,但這些非議在多爾袞對多鐸屠殺行為的默許下,又顯得那麽微弱且渺小。
    特別是孫之獬,他把帶頭反對多鐸屠殺行為的洪承疇打成了鄭成功一黨。在多爾袞的偏袒下,洪承疇被投入了大理寺的大牢。
    鄭成功看著平民的傷亡報告,心裏異常的憤怒。他雖然很想現在就帶兵把多鐸打跑收複魯西地區。但當前招討軍已大部移師遼東,留在膠東地區的隻有新組建的陸軍第三師。
    他們的實力守住膠東可以,但攻下魯西絕無可能。
    現在鄭成功能做的就是一麵讓農業協會和敵工部在魯西地區組織遊擊隊,阻撓多鐸的行動。另一麵則是盡快拿下遼西,威懾京城,讓滿清將軍事力量部署到山海關一線。
    隻要錦州被拿下了,魯西的困局自然就解開了。
    就在鄭成功拿下沈陽三個月後,招討軍向遼西地區開始進發了。
    由於目前在關外,鄭成功的招討軍有著軍力和士氣上的優勢。滿清主動放棄了大淩河以東所有堡壘和城池。重點防守大淩河以西,包括義州在內各個堡壘。
    招討軍要進攻,滿清要防守,因此圍繞大淩河城,也就是後世的淩海市的一場大戰也就迅速展開了。
    鄭成功拿出望遠鏡,望著大淩河城城以東,沿大淩河東岸排開的軍帳,問道:“我看到那旗幟上寫著一個祖字,莫非此次守大淩河城的還是祖大壽?”
    跟在鄭成功旁邊的敵工部部長張名振回答道:“正是他。”
    “這可真是似曾相識啊,崇禎四年守大淩河城的就是他,現在守大淩河城的還是他。”鄭成功感歎完,又問道:“你們可曾派人私下聯係過他嗎?”
    張名振答道:“聯係過,他不願意投降。”
    “他不想投降是對的,他要是降了,就是五姓家奴了。比呂奉先還多兩姓。”鄭成功說罷,放下放遠鏡,對甘輝說道:“帶上部隊出發,晚飯前,到達敵前十裏處紮營。咱們要給他點壓力。”
    “遵命。”甘輝答道。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