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戰前自查
字數:3441 加入書籤
在聽到張名振向自己報告說多爾袞稱帝,年號為‘康德’之後,鄭成功樂開了花。
“這是哪個大聰明給多爾袞起的年號,起的真是……真是太好了。哈哈哈哈。”
張名振和在場的薛國觀等人都不知道鄭成功因何發笑,同時又不好意思問,隻得在一旁幹看著鄭成功傻笑。
笑了一會兒的鄭成功發現,眾人正呆坐在原地,盯著自己看。反應過來的鄭成功這才發現除了自己以外,沒人知道這是後世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帝號。
鄭成功當然不能把這段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告訴眾人,於是他自己強行解釋道:“一般來說,越宣揚什麽,就越缺少什麽。
大家來看看這‘康德’二字。‘康’健康也,‘德’品德也。多爾袞既然起這個年號,就說明偽清現在既不健康也沒有品德。活脫脫一個病入膏肓的政權。”
眾人聽完鄭成功的強行解釋,當做談資一般笑了笑,表示了讚同。
隨後鄭成功話鋒一轉,說道:“諸位同學,我們要引以為戒啊。雖然我們最近進展很快,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也有一些同學,驕傲了,自滿了,不注意團結群眾了。
他們做了一些違反組織紀律和群眾紀律的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紀律委員會已經對這些同學做出了嚴肅處理。
雖然這些違反了紀律的同學已經處理完了,但是我還是想提醒諸位。革命尚未成功,同學們仍需努力。
不僅如此,即使我們革命成功了,同學們依然需要時刻警醒,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牢牢聯係群眾。否則,我們早晚有一天會被人民趕下台。”
鄭成功一段話說完,活躍的氛圍又瞬間變得嚴肅了起來。會場寂靜了一段時間後,鄭成功安排道:“諸位同學回去後,務必要自查自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要做到防微杜漸,慎終如始。”
會議開完,與會人員紛紛離去自查自省。
鄭成功在會上說這一席話,是有的放矢的。因為拿下遼東以後,同學會立即在遼東進行了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的過程中,有一些幹部將本應劃為國營農場的農田,偷偷劃給了自己。
這種事要是發生在滿清或者南明,根本就不算什麽事。但是在鄭成功這裏,這就是嚴重違反紀律大事,必須嚴肅處理,土地改革不容有失。
就在鄭成功組織同學會進行自查的同時,感覺清廷內情遭到泄露的多爾袞也查找起了內奸。同時為了彌補己方在情報戰上的弱勢。他不得不啟動了已經被革去職務賦閑在家的駱養性。
同時恢複了繼承了錦衣衛儀仗職責的鑾儀衛的情報、抓捕、審查和詔獄職能。為了防止錦衣衛在情報方麵一家獨大,又命林登圖二號)組建監酒處。負責監視鑾儀衛,同時打探情報。
看到二號送來的消息後,鄭成功哭笑不得。多爾袞居然讓自己的情報員來當特務頭子,真是不怕把滿清的秘密全都給了自己。
“你看看這封情報吧,裏麵提到的人物一定要派人監視,但暫時不要動他們。必要的時候甚至還可以給他們泄露出一些無關緊要的真情報。
記住要讓他們在咱們這裏潛伏時徹底放下心來。待戰時,咱們來一招反間計,讓他們為我所用。”鄭成功對張名振吩咐道。
張名振答應道:“屬下遵命。”
其實張名振心裏很好奇,鄭成功手裏的這些情報是從哪裏來的。雖然張名振曾經聽說過鄭成功直管的還有一支叫什麽‘五個人’的情報組織。
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情報人員,有一條守則就是,應該保持一顆好奇之心,但不該好奇的地方一定不能好奇。因此張名振也從來沒有向鄭成功詢問過這件事。
“另外,通知北京小組和‘匕首’讓他們暫時進入潛伏狀態。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們的火還沒燒完,咱們不要觸這個黴頭。”鄭成功吩咐道。
由於敵工部北京小組和‘匕首’立即進入了潛伏狀態,所以駱養性什麽都沒撈著。可是這樣並不能對多爾袞交差。為了能讓自己保持住這個鑾儀衛指揮使的位置,他將調查和抓捕範圍擴大化了。
駱養性統領的鑾儀衛迅速蛻變成了多爾袞鏟除異己的統治工具。
而駱養性的抓捕重點,很快就放到了皇太極的直係親屬、滿洲正藍旗和人數眾多的漢八旗的身上。
一時間鑾儀衛的詔獄裏麵便住滿了人。為了能騰出地方給新抓進來的人犯居住。駱養性定了一條規矩,審三天必定罪。因此每天駱養性都會親自簽署一份處決名單。
而拿了駱養性親自簽署的名單後的鑾儀衛力士,又會飛快的一邊向詔獄跑一邊喊:“新名單,新名單……”
按照名單從詔獄提出來的‘犯人’會很快的被拉到詔獄裏的刑場集體絞死。
由於名單上的人太多,為了增加處決效率駱養性還發明了絞刑架。這絞刑架上有一個活板,隻要一拉旁邊的把手,活板就會立即打開。
活板打開後,被套住腦袋吊在橫梁上的‘犯人’們,立即身體向下一墜,套住腦袋的繩子就會順勢拉斷‘犯人’們的脖子,讓犯人們一命嗚呼。
這種絞刑架的處決效率很高,一次可以處決五名‘犯人’。因此一天下來詔獄裏處決的犯人就能達到400500人。
“哭什麽哭?這是你們罪有應得。要我說,你們應該感謝我們駱大人,正是他設計的絞刑架,才讓你們走的沒有痛苦,還能留個全屍。要是碰上了正經的劊子手,保證讓你們身首分離。”
在刑場上的鑾儀衛力士說完這段話後,拉動拉杆,讓這五個‘犯人’歸了西。
由於查辦犯人可以順手抄家,這給駱養性和辦案的鑾儀衛賺不少銀子,因此查內奸的範圍迅速被擴大化了。
你問沒有證據怎麽辦?放心鑾儀衛有的是辦法‘製造’證據。
在京城之中就有一叫黃培的前明錦衣衛指揮僉事,明亡後不願意事清便隱居在家。駱養性曾親自去請他出山,但是被他罵了一頓後拒之門外。
記仇的駱養性曾記起黃培曾贈送過自己一本自己的詩集,他翻看之後從裏麵找出了這一句詩是這麽寫的“一自萑符紛海上,更無日月照山東”。
駱養性便以此詩是黃培懷念前朝為由將他下獄,連同其他‘犯人’一起絞死。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