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多爾袞和他的歪脖子樹
字數:3727 加入書籤
戰場上的硝煙依然沒有熄滅,通惠河裏到處漂浮著清軍的屍體,地麵上的腥臭味更是讓人作嘔。不過這都不會妨礙鄭成功向京城進發。
鄭成功安排道:“甘輝,去請蔣兆鵬來,咱們一起進城。”
“進城?首長是要進通州城嗎?”甘輝追問道。
鄭成功眉開眼笑道:“通州城?不,是北京城。”
“北京城?可是北京城還有綠營兵把守,我軍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此時再進攻堅如磐石的北京城,似乎並不是上策。”甘輝十分糾結的說道。
“放心吧,咱們不用帶兵去,現在北京城已經是我們的了。”鄭成功點點頭肯定道。
“我們的了……”甘輝十分疑惑不懂鄭成功在說什麽。
“事到如今,也不需要保密了。仇道長,你來解釋一下吧。”鄭成功吩咐道。
“是。”張名振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解了起來:“其實,把守京城的綠營兵已經降了我軍。而在背後操作這一切的,就是我軍敵工部高級情報員‘匕首’,也就是遏必隆。”
甘輝早就知道有‘匕首’這名情報員。雖然他埋的很深,但甘輝完全沒想到,‘匕首’竟然就是多爾袞身邊的近臣遏必隆。
甘輝苦笑了一下道:“首長,您真是把我蒙在了鼓裏。”
“抱歉啊,不是我不相信你,隻是我擔心你沒受過這方麵的訓練,怕你知道了以後不小心說出去或透露出相關的信息,那樣會給遏必隆帶來危險。”鄭成功解釋道。
“首長,我理解。我現在就去請蔣院長蔣兆鵬)來。”甘輝說完就去請蔣兆鵬了。
一行人來到東便門外,鄭成功望著沒什麽變化的東便門對身旁蔣兆鵬說道:“兆鵬,還記著7年前咱們離開的時候,我曾說過會帶你們回到京城嗎?”
“記得師傅。對我來說7年前的那一幕幕,依然曆曆在目。”蔣兆鵬頗為感慨的說道。
“走吧隨我進城。”鄭成功吩咐道。
鄭成功一行人馬剛來到城門口,遏必隆就率領投降了的滿清文武百官,前來迎接他們。
遏必隆向鄭成功鞠了一躬說道:“屬下‘匕首’,恭迎鄭將軍。”
遏必隆說罷,他身後的滿清文武百官也紛紛鞠躬說道:“罪臣,恭迎鄭將軍。”
“大家免禮。”
“謝將軍。”
鄭成功扶住遏必隆的雙肩說道:“從今以後,你不再是‘匕首’,而是我的左膀右臂。歡迎歸隊遏必隆。”
“多謝將軍,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為招討軍,為您,為全天下百姓工作了。”遏必隆說道。
“好,這也是我想要的。不過在這之前,我想問問,我所列的‘必殺’名單上的人都怎麽樣了?”鄭成功問道。
“大部分都已歸案,不過仍有一部分如林登圖、吳三桂、駱養性之流的依然在逃。”遏必隆說道。
“你做的不錯,剩下的這些人掀不起大風大浪。這些日子你再辛苦辛苦,把京城的百姓的生產生活秩序盡快恢複起來。盡量將戰爭對百姓的影響降到最低。”鄭成功吩咐道。
“屬下遵命。”
“另外,多爾袞在哪呢?”鄭成功又問道。
“一直在紫禁城裏,沒有出來。”遏必隆解釋道。
“走,咱們一起去見見他。”鄭成功說道。
此時的紫禁城,已經沒有了驍騎營、前鋒營的守衛。太監和宮女們都在瘋狂的搶奪著一件件寶物。
“陳永華,你帶人人把這些太監和宮女都截下來,宮裏的東西不要亂動。順便再問問多爾袞在哪。”鄭成功吩咐道。
沒多久太監和宮女們便被一一截住,經過一番打聽鄭成功才知道。多爾袞像當年的崇禎一樣,斬殺了所有後妃。但是與崇禎不同的是,多爾袞將她唯一的女兒東莪留了下來。
而多爾袞卻不知去向。
“鄭將軍,這紫禁城很大,多爾袞硬要藏起來,確實十分難找。不如讓我帶兵,上上下下搜查一遍?”遏必隆主動請纓道。
鄭成功搖了搖頭說道:“不可,紫禁城裏尚有許多女眷。讓人來搜恐怕不妥。”
“這……又該如何找起。”
鄭成功思索了一陣,他忽然想起多爾袞或許會做一樣的選擇。
“跟我來,我想我知道多爾袞在哪了。”鄭成功說罷,便帶著眾人穿過紫禁城,直奔煤山而去。
果然,在那棵歪脖子樹上,眾人發現了吊死在上麵正被寒風吹得搖來搖去的多爾袞和他的貼身太監胡生的屍體。
而在他們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匣子,裏麵裝的是一個信封,在信封的封口處封口處有暗紅血漬,疑似以指蘸墨重書八字:?‘寧化齏粉,不降鄭森’
鄭成功打開一看,裏麵正是多爾袞寫給自己的一封遺書和一塊滿是裂痕的玉璽。
康德五年冬 於煤山
招討大將軍麾下:
山河傾覆至此,非戰之罪,實天命不眷。然朕此生縱橫遼東、入主中原,鐵蹄進京城之時便知——“我命由我不由天”。今日雖敗於爾手,亦不過天道輪轉,何足懼哉!
八載血戰,烽煙蔽日。爾以孤軍抗我八旗鐵甲,竟能絕地翻雲,破我燕京,本王不可不服。
可記得當年鬆錦之戰,朕以三萬精騎破洪承疇十三萬大軍?彼時何等意氣!而今通州殘雪映刀光,也算因果輪回。隻恨此身不能死於沙場,卻要折於一條白綾——也罷,總強過跪伏階下,俯首稱臣。
唯有一事相托。朕一生殺伐決斷,子嗣凋零,唯幼女東莪,年方十三,未涉權謀。此女性情似其母,柔善不諳世事。
若爾尚存一絲仁心,望賜其京城郊外薄田五畝、婢女二人,縱使織布耕田了此殘生,亦強過宗室女眷沒入賤籍之苦。此非敗者哀告,乃勝者對敗者最後一分體麵。
匣中玉印半毀,裂痕如龍斷脊。今贈爾為憑,八旗諸部皆聽此印之號令。至於爾麾下文臣欲將朕挫骨揚灰、史書工筆定為亂臣賊子,且由得他們!
成王敗寇古來同,但朕之顱骨當懸於爾太廟之上,看這“我命由天”的江山,又能傳得幾代!
酒已溫,時辰至。
愛新覺羅·多爾袞 絕筆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