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稱帝

字數:3485   加入書籤

A+A-


    公元1653年立春,鄭成功回到了北京。他剪了一頭短發,在天壇圜丘身著一身新中式藏青色正裝,左手按著剛剛編修完成,但尚未通過的憲法。對著正前方昊天上帝的牌位起誓。
    大正華夏人民帝國開國詔書
    定遠元年 天壇圜丘
    昊天有德,山河重整。自崇禎帝殉國以來,九鼎蒙塵已近十載,今我招討軍將星旗插遍神州,吳逆三桂梟首黃淮,鼇賊拜殞命開封,偽明餘孽皆以伏誅,李寇定國俯首荊襄。
    二十萬將士以血肉築長城,億萬同胞以鐵骨鑄昆侖,終使赤縣神州重見天日!
    朕今承天命,撫《憲法》告祭皇天後土:自即日起,封建王朝永絕華夏,"大正華夏人民帝國"屹立東方。此非一家一姓之社稷,乃工農兵學商共治之江山!
    昔年朱門酒肉臭,今朝耕者有其田。凡中華之地,地主豪強盡數清算,田契債券一律收繳。農會當持丈量之尺,公社應掌分配之權。此謂"定遠土改令",敢有阻撓者,人民法庭鐵律伺候!
    治國之道,首在築基。朕已令三年各地修水渠八百道,築江河堤防三千裏。各府設機器製造局,五年實現鐵犁十萬具,蒸汽機千台。
    教育乃百年大計,七歲以上童子皆入蒙學,縣縣辦速成學堂,省省設技術專校。特別要辦好婦女識字班,教半邊天也能打算盤、看報紙、寫文章!
    然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羅刹鬼在黑龍江北虎視眈眈,準噶爾於天山南厲兵秣馬,紅毛夷自馬六甲派來艨艟巨艦。
    這些個帝國主義,總想騎在華夏百姓頭上作威作福!但請億萬同胞同胞放心,朕已組建兩大戰耕軍團和一支大洋艦隊:張遠航統西伯利亞建設軍團,徐增領西北建設軍團,劉國軒率南洋水師艦隊。
    五年之內,必收北海貝加爾湖)為內池,取伊犁河穀作牧場,下巴達維亞建海軍基地!
    最可恨那些個躲在深山老林的殘匪,以為能學李闖王打遊擊。朕要正告爾等: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定叫爾等反動派插翅難逃!凡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從今日起,建都北京,改布政司為省,下設市縣兩級。廢除舊曆,改用定遠新曆。各省市縣建立人民代表會議,工農兵學商各界推選委員。
    特別要建立婦女聯合會,讓女同胞也能參政議政。凡帝國公民,不論是何民族,皆享同等權利義務。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望我華夏兒女牢記: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封建餘孽複辟之夢未消。唯有繼續革命,不斷革命,將紅旗插遍寰宇,方不負先烈熱血,不愧子孫萬代!
    欽此
    西元1653年,東元1874年,定遠元年正月初一
    大正華夏人民帝國皇帝 鄭成功
    鄭成功登基詔書裏的東元指的是以秦始皇正式稱皇帝開始計算。自秦始皇稱帝,到鄭成功一統六合已經過去了1873年,而今就是東元1874年。
    站在丹陛橋旁的稚童拉著他娘的衣角問道:“娘,娘。你看鄭將軍,他今天好不一樣啊。從服裝到頭發好像都較上次簡單了許多。他今天是從大王變成皇帝了嗎?”
    “噓,小點聲,從今天起要稱陛下了。”稚童的娘小聲提醒道。
    “噢,那鄭將軍就是皇帝了對嗎?”稚童又問道。
    稚童的娘微笑著輕撫稚童的頭,解釋道:“對,從今天起鄭將軍就是皇帝了。以後咱們就都是‘大正’國的子民了。”
    立國登基隻是開始,後麵的治國才是難事。本來鄭成功就做好了更加忙碌的準備,可是當張家玉抱著厚厚一摞內閣送來的文件時,鄭成功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真他娘的多!’
    這需要自己批閱的文件數量,遠遠超乎了自己的想象。當鄭成功批閱完這一摞文件後,已經是下午2點,也就是說鄭成功已經連續伏案工作了6個小時,沒有休息。
    鄭成功站起身,伸了個懶腰。很有眼力見的太監孫棟立馬上前詢問道:“陛下,要傳膳嗎?”
    孫棟是前明和前清尚膳監的小太監,鄭成功稱帝後將偽明和偽清的太監們都篩選了一遍。凡是家世清白的,都可以選擇留下,繼續為鄭成功服務。當然願意走的也都給了一筆安家費,讓他們歸鄉。
    另外在憲法層麵,鄭成功徹底禁止了閹割太監這一行為。以後的皇家三宮六院都由女官來服務,不再新錄用太監。
    “嗯,煮碗榨菜肉絲麵吧,少放蔥花多放辣椒。”鄭成功吩咐完,孫棟便知會小太監去傳膳了。
    而鄭成功則在孫棟的陪同下走出濟民殿也就是明朝的弘德殿,在小廣場上散起了步。遙想當年他也是和前明崇禎皇帝一起在紫禁城裏散步的。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昔日的客人,如今成了這裏的主人。昔日的主人早已化成一捧黃土,魂歸故裏。
    鄭成功回身看著濟民殿牌匾,淡然說道:“如果我不好好幹,背離人民,人民也會把我從這裏趕出去。”
    孫棟聽著這話,毛骨悚然,不敢吭聲。作為伺候過三朝四帝的太監,這點政治敏感度還是有的。
    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榨菜肉絲麵送來了,正當鄭成功用筷子夾起麵條,準備大快朵頤之時,鄭成功的機要秘書張家玉又喘著粗氣抱來了一大堆內閣擬好的文件,請求鄭成功批閱。
    看著可憐巴巴的張家玉,鄭成功指示他盛一碗麵,澆上湯汁一起吃:“先吃,咱們吃完再幹活。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飯後,鄭成功覺著整日讓張家玉這麽在文華殿和濟民殿之間跑來跑去上傳下達文件也不是事兒,兩殿之間路上的距離可是有近一公裏。
    為了減少距離,提升工作效率,同時減小張家玉的負擔,鄭成功便吩咐道:“孫棟,安排人手收拾收拾文淵閣,朕要離列為閣臣近一點。”
    文淵閣就在主政殿和文華殿的北邊,而主政殿和文華殿正是內閣辦公的場所。雖然文淵閣離後宮遠,但離內閣近。
    張家玉知道鄭成功是在替自己著想於是便說道:“陛下,我在家總走路了,這點路沒事兒的。”
    “不,離閣臣近就意味著離百姓更近,離百姓更近才能知道百姓真正需要什麽。”
    喜歡十七世紀富二代請大家收藏:()十七世紀富二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