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字數:5942   加入書籤

A+A-


    要說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這王春時,各地諸侯前來朝賀最是熱鬧。
    天家也是家,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看見自己的兄長弟弟都歸家,一起熱熱鬧鬧祭祀祖先,把酒言歡,天子也是心情愉悅的。
    隻是天下不論大家小家,姊妹兄弟眾多,就會有爭端有是非。
    大家爭權,小家爭利,無外乎都想自己腰包裏多裝些,吃的更好些,住的更奢華些。
    有人覺得闔家歡樂,健康平安就是福氣。有人覺得搶兄弟姐妹的錢財放進自己家就是幸福。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縱使一個父親母親所生,好壞也是見仁見智。
    天家的宴席隆重而又奢華,下首的諸侯藩王,三公九卿無不逢迎天子皇後。
    衛鶯始終笑容得體,舉手投足盡顯大夏朝國母風範。
    群臣諸侯對天子尊敬有加,恭維之聲不絕,李胤雖知這其中有真有假,可他滿足於這樣的恭維。他要的就是大夏朝每一個人,對他畢恭畢敬,仰賴他如天神!
    杯觥交錯,酒酣耳熟之際,膠東王李寄起身舉起酒杯,眼中滿是對李胤這位兄長的敬仰之情。“陛下,一晃五年過去,臣弟在封地時常想起以前還在盛京與您朝夕相伴之時......”說到動情處眼眶微紅“臣弟做夢都想回到盛京,再和您一起飲酒狩獵。臣弟敬您一杯!”
    李胤看著下首的李寄,心情也頗為感慨,端起酒杯“這次入京多待些日子,陪吾好好說說話。”
    大宴之上每個人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陛下與膠東王感情素來親厚,這是其他藩王比不了的。
    若是按富貴人家來說,一大家子兄弟相聚,最有權勢錢財的就數李胤,其他幾個兄弟定是要逢風拍馬以獲取更多的利益。
    臨江王李榮身為庶子長兄,天子之位差一點就是他的,可惜他阿母驕橫跋扈嫉妒成性,景帝最終厭惡至極剝奪了李榮儲君之位。
    李榮的性子像極了他的阿母,為人狂妄至極,在封地大肆建宮殿享樂奢靡無度。按理說性子驕縱的母親養出的兒子或許都是如此,可奇怪的是,老二李德與李榮同是一母所生,可這脾性卻相差十萬八千裏。
    河間王李德崇尚儒家禮儀,好典籍,對前朝典籍尤為酷愛。因為崇尚儒學 ,與兄長建宮殿奢靡不同。李德建書館,存典籍,是以天下有學之士紛紛不辭千裏去往河間王封地獻上典籍,門客多達幾千人。各地有學識之士對河間王也是讚譽有加,紛紛誇讚河間王乃儒家典範。
    老三魯王李羽,老四江都王李非,老七膠西王李瑞乃是一母所生,性子也相差十萬八千裏。
    魯王李羽患有口癡,或許是因為這病,內心自卑,所以與眾兄弟並不多來往。平時隻在封地吃喝玩樂,聲色犬馬。
    老四江都王李非卻是個有膽色有野心的,平日裏就喜訓練士兵,培植封地的勢力。漠南之戰時,江都王就曾上奏表達願領兵平叛戎狄。不知李胤出於什麽考量,他駁回奏疏,定下衛延為主將。
    至於這老七膠西王李瑞則是令人聞之色變,不知這李瑞緣何得了一種難以啟齒的病症,不能近女色,否則發起病來長達數月不見好轉,聽聞發病時異常痛苦麵色猙獰。
    久而久之這膠西王內心有了變化,嗜殺成癮,見血為樂。李胤凡派到李瑞封地的官員,都被李瑞以各種名義絞殺,毒殺,分屍。整個膠西封地民怨沸騰,可李胤對此卻閉口不言,無視群臣奏疏。
    老五長沙王李發的生母是一名婢子,出身不好,可以說在眾兄弟中一直都是透明的存在。封地狹小,每年朝貢比起其他兄弟不值一提,所以李胤對他也是淡淡的。
    老六趙王李祖與老八中山王李勝為一母所生,兩兄弟的脾性也是令人歎為觀止。趙王生性陰險,善辯論,熟悉律法。最喜冒充捕快抓百姓或是商客入獄折磨為樂。時間久了,百姓不敢出門,商客不敢入趙王封地經商,導致生意蕭條。趙王沒了玩樂的東西,就開始換著法子玩。
    每當朝廷下派兩千石的官員到封地,趙王就喬裝換成奴仆的衣裳,殷勤侍候引誘官員說出不敬之語。然後直接下毒將其毒死,若是套不出不敬之語,也會直接找個由頭扔進獄中折磨而死。一時間朝中上下對趙王簡直就是談之色變。大臣紛紛彈劾趙王的血腥殘暴,可李胤再次閉口不言,任其在封地如此作為。
    而這老八中山王李勝為人卻是喜好美色,美食,美酒,單單姬妾就多達上百人。為人倒也慷慨,封地每年向盛京朝貢最多,也頗得李胤歡心。雖與趙王一母所生,可倆人向來不對付。
    老九廣川王李越,老十一膠東王李寄,老十二清河王李承,老十三常山王李舜乃是一母所生。四人的母親也是李胤的親姨母。
    廣川王為人頗有城府,為人低調內斂,從不與兄弟爭奪利益,對李胤也很恭謹。治理封地無功亦無過。李胤對他也算放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膠東王李寄與李胤關係最好,少時常常跟隨李胤打架鬥毆,絕對擁護李胤這個兄長。是以李胤對李寄情分也最深。
    老十二為人最沒什麽大抱負,就喜看一些排憂演繹,興頭上自己還會跟著一起。
    而這老十三常山王李舜,仗著自己年紀最小肆意妄為,驕橫無禮。李胤也正是因他是姨母最小的兒子,而多有包容。
    是以膠東王敬酒與李胤兄弟情深,其他幾人又怎能不逐一起身敬酒。
    臨江王實不願起身去敬李胤酒,這天子之位本該是他的,如今卻被李胤取而代之,李榮心裏不忿。他為人心機又不夠深沉,喜怒皆掛在臉上。
    他極不情願地從座位上緩緩站起身來,那動作就好似被人強推著一般,臉上更是寫滿了抗拒與不滿。然而,迫於場合和身份,他終究還是開了口,但由於心中實在不願意,所以嘴裏吐出來的話語顯得異常冷淡:“臣祝陛下長樂無極。”這短短幾個字,生硬而又敷衍,絲毫聽不出半分兄弟之間應有的深厚情誼。
    在座的眾人皆是心思玲瓏之人,他們眼見此景,紛紛垂下頭去,或是盯著自己麵前的杯盤碗碟,或是與身旁的人低聲交談著,仿佛根本沒有聽到這句簡短的祝福之語一般。整個場麵一時間變得有些尷尬起來,唯有那喧鬧的飲酒作樂聲依舊不絕於耳。
    坐在上位的李胤此刻心情甚是愉悅,肅穆的麵龐之上揚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顯得格外親切和藹。隻見他神態悠然地端起手中那精致華美的酒杯,流露出一種從容自信的氣度。眼神之中仿佛隱藏著一絲令人捉摸不透的深意。
    稍作停頓之後,李胤緩聲說道:“吾也已經多年未曾與臨江王相見了,近日聽聞你在自己的封地上大興土木,大肆修建宮殿,其奢華程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據說那些宮殿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即便是與吾的無極宮相比,恐怕也是毫不遜色。能擁有如此巨額的財富,實在是令吾羨慕不已。如今北邊的戎狄屢屢侵犯我朝邊境,局勢頗為緊張。然而吾卻正因軍餉之事而倍感頭疼,不知該如何是好。臨江王,依你之見,吾應當如何應對才好呢?”話音剛落,李胤臉上的笑意絲毫未減,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盡顯豪邁之氣。
    李榮聽到這番話後,瞬間臉色漲得通紅,心中暗自惱怒不已。他萬萬沒想到,這李胤竟然會在宴會上,還是當著諸侯文武大臣的麵,如此直白地提及此事,絲毫不給自己留半點情麵。這分明就是明目張膽地向他索要錢財嘛!
    李榮強忍著心頭的怒火,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情緒,然後硬著頭皮回應道:“陛下,臣確實在封地上修建了一些宮殿,但無論規模還是奢華程度,都遠遠比不上您的無極宮啊。若陛下真的因為軍費開支而感到煩惱,那理應問責大司農才對。畢竟,掌管國家財政收支乃是大司農的職責所在,怎會連打仗所需的軍餉都無法籌措到位呢?”
    吃瓜居然吃到自己頭上來了,大司農蔡施頓感胸口一陣氣悶,心中暗罵道:這臨江王還真不是個善茬兒啊,簡直是誰碰上誰就倒黴!
    然而事已至此,既然已經被提及到了,蔡施自然也不能坐視不理,任由李胤一人在那裏唱獨角戲。於是,他趕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先向李胤行了一禮,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臨江王有所不知啊,近些年來,陛下一直忙於修建堤壩、打造水師等諸多事務,可謂是殫精竭慮。而且各縣之內也是災禍不斷,不是旱災就是洪災,亦或是其他各種天災人禍接連發生。”
    李榮哪裏會把他所說的這些放在心上,隻見他滿臉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打斷了蔡施的話:“哼,別跟本王在這裏哭窮訴苦!本王的封地一年到頭又何嚐都是風調雨順、平平安安的呢?可是每年的朝貢,本王哪一次有過短缺?”
    隨著李榮這番毫不留情麵的話語一出,原本歡快愉悅的氣氛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尷尬與沉寂。整個大殿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住了一般,沒有一個人敢輕易開口打破這份寂靜......
    要知道,在這種宴席之上,向來是不會談論朝堂政事的。今日到底是怎麽回事呢?眾人皆是滿心疑惑,麵麵相覷,摸不著頭腦。
    而此時坐在高位上的李胤,臉色也漸漸陰沉了下來。眼看著局麵就要失控,就在這時,一直在旁靜觀其變的河間王李德恰到好處地站了起來。隻見他舉止優雅,風度翩翩,斯斯文文地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日理萬機,實在是辛苦至極。大兄長向來不會說話,還請陛下勿怪罪。如今陛下為戎狄之事煩憂,臣等定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以保江山之安穩繁榮。”
    李胤卻並未因河間王這番話而有所緩和,比起臨江王狂悖無禮大肆揮霍,他對河間王廣收門客,修建書舍、客館,名揚大夏朝的作為心裏忌憚更深。
    自古以來,身為帝王者大多生性多疑,喜好猜忌他人,而李胤在這方麵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隻見李胤嘴角雖然微微上揚,但笑意卻並未抵達眼底,他緩緩說道:“還是河間王你,心胸寬廣似海,腹中自有溝壑萬千。也難怪你的威名能夠傳播得如此之遠,就連吾都有所耳聞!聽說你在自己的封地上大興土木,建造起了客館和書舍,廣泛結交來自五湖四海的那些有學識、有見識的賢能之士。如今,你的名聲可謂如日中天,甚至都已經超過了吾這個堂堂大夏朝的天子!聽聞世人紛紛稱讚臨江王乃是當今儒家學說的傑出典範,更是極為罕見的國家藩王之楷模。對於你這樣的成就,吾可真是要對你另眼相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河間王聽到這番話後,不禁呼吸一滯,因為他瞬間便領悟到了其中蘊含的深深惡意和猜忌之意。盡管此時的他已然喝下了不少酒,但腦子卻依舊保持著清醒狀態。於是,他趕忙誠惶誠恐地朝著李胤躬身施禮,並戰戰兢兢地回應道:“陛下實在是太過謬讚了!臣隻不過是單純地喜歡儒學而已,又恰好擅長研讀各類典籍著作罷了。所以自然而然地,對於那些同樣鍾情於典籍學問之人,臣就會格外推崇讚賞一些。臣這點微不足道的小小名氣,又如何能夠跟陛下您的赫赫聲威相媲美呢?”
    李胤對於河間王那番情真意切、誠懇至極的話並未放在心上,絲毫沒有因為這些話而消除內心深處的疑慮。隻見他微微眯起雙眸,嘴角上揚的弧度絲毫不減,緩聲道:“河間王實在不必如此謙遜!此次進京不妨就隨著膠東王和臨江王一同多留些時日。吾在儒學方麵尚有諸多疑惑未解之處,正想與河間王深入探討一番。”
    聽到這話,河間王心頭猛地一沉,但麵上卻不敢流露出半分異樣,反而愈發恭敬地躬身行禮應道:“多謝陛下隆恩。”
    然而此刻,站在一旁的臨江王卻是按捺不住了。憑什麽要將自己也留下來啊?他的封地上可是有著一大堆事務亟待處理呢,哪有這等閑功夫整日留在盛京盯著李胤,給自己心裏添堵呀!於是,臨江王向前一步,抱拳施禮道:“陛下,臣實難在此久留啊。封地那邊諸事繁雜,著實需要臣回去親自打理,還望陛下體諒。”
    喜歡魂穿農戶女請大家收藏:()魂穿農戶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