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準備南下

字數:4811   加入書籤

A+A-


    待走近時,中年人正墊著腳,夠窗戶上端插銷,袖口露出毛衣,磨得已經起毛。
    “同誌,需要幫忙麽?”
    “不用。”中年人頭也不回,“兩個插銷,一個鬆半公分,一個根本沒插好,夜裏刮風有可能震碎玻璃。”
    說話間,老式插銷發出刺耳聲。
    弄好插銷,中年人拍了拍雙手,聲音依舊不疾不徐。
    “上月維修費超支27塊4毛,就是這些細節糟蹋的。”
    秦青川看清中年人長相,心中一動,瞬間有了大致猜測。
    昨天和孫立軍三人吃飯,捎帶手,詢問了幾位領導長相。
    年約六旬,額頭刻滿橫紋,兩頰凹陷,眉毛頭發稀疏而灰白,再加上,下班走得晚,喜歡在單位轉轉,應該就是喬建宏。
    正欲開口,喬建宏側目一瞥,挑眉詢問。
    “新來的?綜合規劃處六科秦青川?”
    秦青川微微頷首。
    “對,喬司長,昨天剛剛報到。”
    喬建宏雙手一背,邁步向樓梯口走。
    “嗯,北大經濟係,理論知識應該不成問題,但要記住,切不可紙上談兵,要與實際結合。”
    說著,輕笑一聲。
    “試點方案討論會,我投了反對票,不是反對改革,而是反對光著腳探雷區……”
    話到此處,歎了口氣。
    “知道五八年大煉鋼為什麽崩麽?缺的不是熱情,而是溫度計。”
    秦青川落後半個身位,適時回應。
    “您是指有效規範麽?確實,跑道畫好,才能不跑偏,才能勇往直前。”
    “改革不是賽跑,而是繡花。”
    喬建宏笑了笑,駐足,側目,視線下移。
    “就如你腳上這三接頭皮鞋,光擦亮鞋麵不夠,得先檢查鞋掌有沒有釘歪。”
    說著,又問。
    “有關鵬城電器廠資料,你看了麽,知道他們生產增量率麽?”
    秦青川快速回憶,脫口而出。
    “去年均值4.8,12月份是4.9,從數據上看,穩定進步。”
    喬建宏拐進樓梯處,緩緩向下。
    “是啊,穩定到令人感覺可怕,而且,你確定真是4.9麽,有沒有可能是4.85,4.87?”
    說完,又意味深長,感慨一聲。
    “搞經濟的人,不能隻會看報表。”
    ……
    接下來,秦青川繼續研究材料。
    兩天後,統籌辦公室,送來十幾份學生檔案。
    秦青川大致看完,隨便挑了四份,兩男兩女,分別交流十來分鍾,六科新鮮血液確定。
    蘇悅,父親曾是中學老師,早前經曆過苦難,好在熬了過來,畢業於北師,言行舉止,溫柔中帶點怯懦。
    陳彩雲,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在京商院學習極為刻苦,專業知識,張口就來。
    布和,民族學院畢業,長相富有特色,性格也有少數民族特有的豪爽。
    範瑞恒,中專畢業,供銷社擔任後勤,大考恢複,果斷深造,財院待了三年,可謂是理論和經驗兼備。
    安排蘇悅和陳彩雲,跟著劉紅梅核算數據,範瑞恒與布和,跟著孫立軍梳理材料。
    至於李衛東,繼續負責外聯,包括收取材料,以及和其他部門溝通等。
    一周多,六科幾人,進入正軌。
    加之,各項資料,已經熟記於心,秦青川準備南下。
    來到張思敬辦公室,一進門,帶著幾分詼諧,笑嗬嗬一聲。
    “處長,江湖告急。”
    張思敬不禁一樂,誤以為又來打秋風,拉開抽屜,拿出兩包大前門,往桌上一丟。
    “你小子,把我這當成供銷社了?”
    秦青川眉梢一挑,嘿嘿一笑,麻溜將煙拿起,塞進口袋。
    “本來不是煙的事兒,不過,您既然賞了,當然得收著,要不然,多不給您麵子呀。”
    張思敬一怔,也沒計較,搖頭,笑罵。
    “你啊,打秋風還理直氣壯,說吧,什麽事?”
    秦青川收起笑意,正色開口。
    “六科已經安排好,一切照舊,我呢,打算去趟鵬城。”
    張思敬自顧自點了根煙。
    “嗯,一切照舊好啊,有了明確計劃再行動,倒也穩妥。外出報告準備好,回頭就安排。”
    秦青川微眯著眼,再次開口。
    “還有個小事。”
    張思敬努嘴示意,“說吧。”
    秦青川也沒磨嘰,直截了當。
    “遙控指揮,終究不靠譜。我準備帶個人一起去,隨後讓他在鵬城待幾個月。有些數據,不能下麵說什麽,就信什麽,得有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張思敬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嗯,有道理,你想帶誰去?”
    秦青川脫口而出,“廖宇新。”
    “小廖?”
    張思敬頓感詫異,想起什麽,輕笑出聲。
    “怪不得你隻選了四個大學生,合著早有目標啊。”
    說著,忍不住提醒。
    “小廖工作態度沒問題,就是為人太執拗,不好駕馭,這樣的愣頭青,容易闖禍。”
    秦青川換了個角度解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執拗愣頭青,容易闖禍,卻也更堅持原則。鵬城經過近幾年發展,物質條件提升一大截,意誌不堅定,萬一行差就錯,才讓人頭疼。”
    張思敬一琢磨,還真是這個理,可又想到廖宇新,搖頭規勸。
    “你要堅持,我可以安排,不過,真出亂子,你責任可不小。”
    秦青川無所謂,或者說沒辦法。
    整個六科,新來四人,經驗不足。
    劉紅梅身為女性,南下鵬城多有不便,且孤男寡女,一同出差,容易引人非議。
    李衛東呢,年紀大,經驗足,可教唆廖宇新,動機不明。
    算下來,也就孫立軍合適。
    簡單權衡之後,僅有一個選項,是巧合麽?
    萬一,正是別人的精心安排呢?
    不管是張思敬,還是喬建宏,甚至柳廣華,不得不慎重啊。
    棋局廝殺,關鍵時刻,棄掉幾個子,再正常不過。
    而廖宇新,別的先不說,單單是較真,一門心思捅馬蜂窩,就已經天然站在同一立場。
    秦青川心懷大誌,可不想創業未半先折戟。
    當然,僅僅是預防,興許是想多了。
    “麻煩您了,就他吧,暫時也沒別的人選,先帶下去轉轉,如果不合適,再找其他人。”
    說著,頓了頓,繼續。
    “我查閱過之前會議記錄,在鵬程安排特派員,您早就提過,正好一並辦了。”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