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準備起網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A+A-


    匆匆月餘過去,5月份的鵬城,溫度漸高,單衣單褲,仍有些悶熱。
    管委會批複,批條交易中心成立。
    一座三層小樓,一樓交易大廳,二樓數據匯總分析,三樓三色預警辦公室。
    秦青川特意交代,拒絕“丁式”窗口。
    此時,沒有電腦輔助,仍是紙質辦公,考慮輕工業行業,全麵推行,怕是會非常忙,人員配備相當充足。
    至於華彩紡織廠,秦青川明麵上,什麽也不管不問,隻關心台賬實施,以及對接三色預警,批條中心。
    倒是讓段海濤徹底放心,暢想著擴廠,繼而原地升官,對管理層副手培養,格外上心。
    5月5號,黨工委擴大會議,隻擴大秦青川一人。
    會議室布置,簡潔莊重,深褐色橢圓桌,立於正中,兩側是高背皮椅。
    陳磊居中而坐,主持會議。
    副書記喬玲、楊文勝、紀委委員董平利、組織委員季新和,連同秦青川參與,會議記錄,由陳磊秘書潘飛擔任。
    環視一圈,陳磊徐徐開口。
    “第一項議題,討論價格規範全麵實施,首先,由秦青川同誌做簡短匯報。”
    秦青川坐在末尾,翻著本子,從容不迫。
    “經過在華彩紡織廠,開展‘試點中試點’工作,構建台賬與動態模型,以及對接三色預警和批條中心後,產品流通能夠做到有跡可循,且能依據市場反饋調節生產與價格……”
    待匯報完,總結道:“全麵監管,已經做好充足準備。”
    陳磊麵帶微笑,揮手示意。
    “大家都說說吧。”
    楊文勝輕輕一拍桌麵,率先表示讚同。
    “放任不管,已經兩年多,市場混亂局麵,進行監管,刻不容緩。況且,小秦同誌已經做好充足準備……”
    話未說完,喬玲笑著搖頭。
    “楊主任,您先稍等。我呢,對事不對人,說做好充足準備,有些誇張吧?我可聽說,華彩廠有不少職工,對此意見很大。”
    秦青川麵色不變,側目望去。
    喬玲四十出頭,齊耳短發,看著幹練,說話倒是柔中帶刺。
    什麽叫對事不對人?
    言外之意,就是針對你。
    什麽叫有人意見很大?
    直白點說,這個人就是我。
    好在此次會議,本就是敲山震虎,收網第一步,秦青川自然早有預料,不覺奇怪。
    “喬書記,您說的部分職工,確實屬實,真有這麽一小部分人,產品流向以及價格,進行監管後,沒辦法從中牟利,當然不樂意。”
    喬玲微微揚起下巴,嘴角露出似有似無笑意,雙臂枕在桌麵,雙手交叉。
    “小秦同誌,說話要負責,如果有證據,麻煩展開說說。”
    秦青川側目,看向陳磊,見對方微微點頭,當即一笑。
    “各位領導,這本是下一項,既然喬書記想聽,那我先匯報華彩紡織廠的問題吧。”
    說完,翻了下本子,繼續。
    “經過梳理數據得知,平均每噸布料,生產耗電量是1200度,而全廠去年總用電量是115.2萬度,由此得出,理論產值應該是960噸,上報產量800噸,以及50噸用作福利,其中有缺口110噸。”
    喬玲秀眉微蹙,立馬反駁。
    “僅僅從用電量判斷,有些不嚴謹,畢竟,華彩紡織廠,生活區和生產區,用電可沒有分開。”
    “看來喬書記對華彩蠻了解。”
    秦青川意味深長一聲,轉而又道。
    “剛才所說,是根據計算,將生活區用電剔除,大致結果,要說不嚴謹,確實有點。”
    說完,再次翻頁。
    “環保局備案,印染車間,每噸布產生廢水是4噸,實際廢水池處理量是3840噸,計算得知,也應該是960噸,可以驗證。這些資料,會後,我會上交。”
    此言一出,喬玲眉頭更緊。
    陳磊麵無表情,沉聲詢問。
    “小秦,你剛才說,50噸福利布,又是怎麽回事?”
    秦青川歎了口氣。
    “這也是問題,根據了解得知,去年福利,人均五尺棉布,全廠不足千人,即便按照千人計算,僅僅隻有五千尺。要知道,棉布一尺平均二兩,合計半噸,剩下的四十九多噸,又去了哪裏?”
    喬玲眯著眼,目光一一掃過。
    從秦青川,到楊文勝,再到陳磊,最終落在董平利身上,心裏不禁咯噔一聲,暗暗腹誹。
    好啊,一個個神色如常,顯然早已知曉。
    原來會議目的,是準備發難。
    華彩有問題,又能如何?
    即便知道是段海濤,有直接證據麽?
    更不要說,盧偉還在前麵擋著,資金也是在港島。
    想扯到老娘身上,絕對不可能。
    ……
    想及於此,心態放鬆,緩緩往後一靠。
    “問題有些大,麻煩平利同誌開展調查,當然,注意分寸,切記不可影響華彩正常生產。”
    董平利麵色冷峻,或者說,他這個身份,保持冷漠,更有利於開展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以,其他同誌的意思呢?”
    秦青川適時插了句。
    “幾位領導,華彩紡織廠,所有管理層,剛剛配備副手,已經月餘,讓他們接手工作,不會影響正常生產。”
    喬玲正把玩著鋼筆,聞聽此言,下意識一捏,抬頭望去。
    楊文勝和董平利,麵露喜色。
    一言不發的季新和,微微有些詫異。
    火候已足,輪到陳磊出場,憤然開口。
    “不像話,太不像話。一個紡織廠,一年下來,上百噸產量不清不楚,其中涉及原料進口,成品出售,來料加工,會牽扯多少人?”
    說完,環視眾人,抬手拍著臉頰,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同誌們,丟人啊,咱們管委會的臉,都特麽要丟到京城了。根據喬玲書記提議,我完善一下,現有管理層,全員帶走調查,工廠各級交由副手暫管,大家舉手表決吧。”
    秦青川沒表決權,其餘人,連同喬玲,齊齊舉手。
    陳磊依舊冷著臉,又問。
    “已經實施雙軌製企業,全麵進行監管,還有人反對麽?”
    此情此景,誰敢反對?
    一葉知秋,紡織廠有問題,其他企業呢?
    反對監管,意欲何為,擔心問題不夠大,還是有利益牽扯?
    不出意料,再次通過。
    “兩件事,我會向市裏匯報,散會吧。”
    陳磊丟下一句話,端起茶杯,直接起身,剛準備邁步,似是想起什麽,看向秦青川。
    “小秦,你跟我來,港……”
    突然一停,“之前說的事,還要再詳細溝通溝通。”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