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想分一杯羹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A+A-


    張思敬吸了口煙,微微點頭。
    “輕工業企業多而小,重工業企業大而雜,工業科不止一次想調整,以及與產業司溝通,然而關係民生和發展,又不敢大動幹戈,值此改革全麵推廣,放開民企,必然要有所準備。”
    秦青川理解,又有疑惑。
    “所以,眼下具體有什麽問題?”
    “你啊,急什麽?”
    張思敬笑罵一聲,繼續。
    “蘇老曾提起過,未來幾年,輕工業製品,必然生產過剩,滿足民生需求之後,會影響市場穩定,而重工業發展,受限於技術,會不會反向遏製輕工業?”
    “確實需要提前準備。”
    秦青川細細琢磨,深以為然,想起薅熊毛,雙眼微眯。
    “不過,我倒覺得整改輕工業,完全沒必要,反而應該推波助瀾,而重工業改製,可以適當轉移側重點,比如研發,爭取形成,以輕工業倒逼重工業發展良性循環……”
    “有些想當然,研發哪有那麽輕鬆?萬一沒達到預期,就是輕工業物資泛濫,會導致市場混亂,間接影響民生。”
    張思敬搖著頭,突然心中一動,眉梢一挑,快速放下二郎腿,往前一探。
    “我不相信你不清楚,說,有什麽點子?”
    秦青川抿了下嘴唇,笑了笑。
    “真有個不成熟的想法,還在預可研呢。”
    張思敬輕哼一聲,努嘴示意。
    “別扯淡,先說來聽聽。”
    “擴大對熊貿易,以輕工業製品,換取重工業製品,乃至技術。”
    聞聽此言,張思敬眉頭緊皺,聲音不覺間拔高。
    “你瘋了?兩家現在什麽局麵,你不知道?”
    秦青川沒有辯解,訕訕一笑。
    “所以,我才說在預可研嘛。”
    “研個屁,這是找死。”
    張思敬狠狠一拍茶幾,轉而鄭重警告。
    “小秦,思維發散是好事,可要結合現實。有些事能做,是因為最少有半數人支持,可有些事萬萬不能沾,全民皆敵,隻有死路一條。”
    秦青川想據理力爭,又覺得為時尚早,不由得歎了口氣。
    “好吧,我再想想。”
    ……
    直至秦青川離開,張思敬越想越擔心,覺得有必要向蘇老匯報,打電話申請,得到應允,火急火燎前去。
    來到蘇老辦公室,屁股剛沾椅子,不等詢問,直接一五一十細致敘述。
    “蘇老,就是這樣,小秦思維太危險,一門心思撲在經濟上,已經開始忽略大環境。”
    蘇老點煙,沉思,足足兩根,徐徐開口。
    “在其位謀其政,小秦做的沒錯,提前預判輕工業物資泛濫,又能思考解決辦法,當鼓勵,而不是打壓。”
    語氣平平點評一句,似是下定決心。
    “這樣吧,我讓小孟和他溝通,至於擴大對熊貿易,可不可行,你不用管了。”
    對秦青川,張思敬是真有感情,直白點,早已經當成心腹,甚至子侄晚輩。
    一部紀錄片,已然被推到風口浪尖,再來一次,麵對悠悠眾口,浩大壓力,真不敢想能不能頂住。
    萬一被打擊得一蹶不振,甚至……
    沉默半天,鼓起勇氣,委婉規勸。
    “蘇老,雛鷹翅膀弱,還需成長,太重的擔子,隻能壓彎了腰。”
    蘇老搖頭,輕笑。
    “小張啊,你的意思我明白,放心吧,我有分寸。”
    ……
    卻說秦青川,徑直來到大辦公室。
    “大家先停下,我說下剛剛的會議內容。”
    待講解清楚,直接吩咐。
    “聯係廖宇新,在鵬城組織並軌培訓班,通知其餘沿海城市,盡快派遣團隊前去學習,截止本月25號,返回各地準備並軌。”
    王愛軍率先回應。
    “好,我會和廖科長溝通,一定按時完成。”
    孫立軍舉手示意。
    “秦科,數據匯總也要同步調整麽?”
    “當然,早前的資料,該封檔就封檔,既然多點開花,就需要組建城市動態模型。”
    秦青川毫不遲疑,說完,再次重申。
    “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城市動態模型,關係到各地企業擴產方針,對後續產業調整至關重要,切不可馬虎。”
    劉紅梅看到秦青川望來,忙不迭保證。
    “秦科,您放心,數據核對,我這邊肯定不會出錯。”
    秦青川滿意的點了點頭。
    “城市動態模型,由孫立軍帶隊,數據核對,由劉紅梅負責,王科長,你要做好統籌。”
    “明白。”
    ……
    雷厲風行,幹淨利落,一直是秦青川辦事原則,對於冗長會議,十分不喜。
    返回自己辦公室,桌前落座,不由自主又想起薅熊毛。
    十年後,毛熊會徹底完犢子。
    他們家寡頭、西方財團,都能飽餐一頓,憑什麽老子就不能分一杯羹?
    擴大對熊貿易,直接說友好援助毛熊。
    既占據大義,又得到實惠,哪裏有問題?
    張思敬反應這麽大,其他人又會怎麽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頭疼啊。
    兩年,最多三年,必須尋找契機,大力推動。
    ……
    正在出神,宋廉明不請自來。
    “小秦,想什麽呢,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注意勞逸結合嘛。”
    “行動前多想想,總沒壞處。”
    秦青川笑嗬嗬一聲,招呼著落座,給沏了杯茶。
    二人各自點上一根大前門。
    “小秦,想必你也能看得出來,宋廉達是我堂弟,翟瑞是我表妹。”
    宋廉明的話,既突兀又在情理之中。
    秦青川暗道果然,卻麵不改色,打了個哈哈。
    “嗯,早前下鄉,和廉達有過接觸,在北大學習,和翟瑞打過交道。”
    宋廉明麵帶笑意,語氣不溫不火。
    “不止啊,咱們的緣分可沒這麽簡單,早前承了你的情,以後可以多接觸接觸嘛。”
    秦青川可沒想再糾纏,除了麻煩就是麻煩。
    “已經蓋棺定論,舊事重提,沒有意義,至於以後多接觸,那是自然。”
    宋廉明吸著煙,看似從容,心裏卻不平靜。
    起初,幾家小輩搭順風車,覺得是恩賜,畢竟蛋糕被做大。
    本以為再無瓜葛,卻不料,表妹又任性。
    通過調查分析,覺得這小子比較識時務,便也沒放在心上。
    誰知道,這小子步步為營,蘇老,唐家,甚至那位,構建關係網,逐步嶄露頭角,隱隱成為後起之秀。
    人才難得,前途無量的人才更難得。
    前期拉攏是投資,錯過時機,隻能是交易。
    行事有度,該激進激進,該從容從容。
    果然不簡單啊。
    ……
    想及於此,進一步拋橄欖枝。
    “山路不好走,互相扶持,走得更遠,你說呢?”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