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當眾表態

字數:5021   加入書籤

A+A-


    楊永平吸了口煙,歎了口氣。
    “我沒意見,經過深入了解,其他各廠也有類似的事,以點及麵,一葉知秋,這不是個例,咱們也要給出規範措施,以查促改,一勞永逸。”
    葛茂才深以為然,側目看向秦青川。
    “小秦,你今晚加個班,再梳理梳理規範措施,明天上午,鍋爐廠召開大會,北倉電視台全程錄製,你要上台,代表計委發言。”
    看到秦青川麵露詫異,耐心解釋。
    “王書記比想象中著急,一日未能塵埃落定,他心裏就不踏實,哪怕不是直屬領導,也要幫忙分憂。”
    “我明白。”
    ......
    是夜,秦青川睡得很晚。
    幾乎熬了個通宵,回憶著前世種種,結合當下局麵,完善著規範措施。
    事發突然,有北倉電視台錄製,相當於麵向全國。
    隻要發言出錯,便是大問題,由不得不慎重。
    次日,清晨。
    七點多,餐廳會麵,葛茂才嚇了一跳。
    “小秦,你昨晚幹啥了,怎麽眼珠這麽紅?”
    秦青川無語,不是你整的幺蛾子麽?
    想歸想,還是笑了笑。
    “重新梳理措施方案,順便預估了下,職工代表,或者主持人,會怎麽提問。王書記既然著急,就是要給事情畫個圓滿句號,我不得不謹慎。”
    葛茂才一怔,有些不好意思。
    貌似是自己,沒幫忙爭取時間,才搞得小秦這麽被動。
    “好,不得不說,你的工作態度,我高度認可。”
    ......
    飯後,一行人前往北倉鍋爐廠。
    作為一五重點工程,從動工到現在,將近三十年,職工上萬,規模龐大。
    不要覺得鍋爐廠簡單,取暖鍋爐,僅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領域,電站鍋爐,才是重中之重。
    當前水力發電,尚不完備。
    北倉鍋爐廠,作為頭部企業,相當於工業時代的發動機。
    哪怕前世,該領域也是國之重器。
    此次,麵向廣大職工,麵向電視台,既是溝通,也是做工作匯報。
    大會浩大而正式。
    北爐,也就是北倉鍋爐廠,大禮堂。
    台上,一排長桌,從王書記,到葛茂才,再到秦青川,十幾個桌簽,與會人員真不少。
    台下,最前方,三處方隊構成各自代表區,再往後,各個車間,有幸可以參會人員。
    三台錄像機,從三個角度準備錄製,三位主持人,站在代表區旁,隨時準備采訪。
    九點整,會議開始。
    主持人說完開場白,王書記往前一探,扶住話筒,滿臉愧疚。
    “同誌們,此時此刻,我心裏如同壓著冰城十二月的雪疙瘩,北爐事件的發生,說明我對不起北倉三千八百萬民眾,在這裏,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深表歉意,是我們工作不到位......”
    說著,站起身,深深鞠躬。
    足足十餘秒,緩緩抬頭。
    “省委決定,立刻啟動全省政企分離工程,一周內,各市交出管轄權,省財政劃撥兩百萬應急資金,今天中午到賬,對於遭受不公職工,予以補償,願意回來的骨幹,工齡連續計算,子女優先安排技校名額......”
    緊接著,葛茂才講話。
    “經查,原廠長存在三宗罪,其一,偽造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彎曲解讀上級文件,其二,違規勸離職工,肆意吃空餉,其三......某些市、局幹部,睜隻眼閉隻眼,是為瀆職......
    針對以上人員,將聯合省市紀委,一查到底,從重處理。”
    ......
    一段段演講,台下三處代表區眾人,麵色嚴肅,一言不發。
    輪到秦青川匯報,當中一位瘦小身軀老者,正是李富榮,才微微向前傾了傾身體。
    賭上一切,既為除蟲防腐,更為生計。
    計委的態度,才是關鍵。
    秦青川環視一圈,盡量讓語氣保持溫和。
    “諸位領導,同誌們,北爐事件,是政策不接地氣,我作為主要負責人,難辭其咎,自省自查是以後的事,在此,我想大家做如下匯報:
    其一,打造物資交易中心,解決銷路難,效益差的根本問題;
    其二,成立職工監理會,打造‘北爐憲法’,推行‘三三製’決策方案,由廠黨委、技術骨幹、基層職工,完善民主管理;
    其三,建立人才‘旋轉門’,各大高校教授,可保留教職參與經營,為企業注入有效強心劑;
    ......”
    一連十五條,條條直戳要害。
    如果說,王書記在堅定立場,為職工打氣,葛茂才是刀刃向內,震懾宵小,那麽,秦青川更像是繪製藍圖。
    李富榮第一次招手,主持人忙不迭上前,半蹲著遞上話筒。
    粗糙的手,握著話筒,有些顫抖。
    “感謝諸位領導,我們知道樹大了,難免有蛀蟲,我們都能理解,更是能保證跟著政府走......”
    略微頓了頓,小心翼翼詢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領導,您剛才說的措施,我們認同,真能全部落實麽?”
    一句話,引得台下數百人,無不竊竊私語。
    秦青川抓住話筒,語氣誠懇。
    “李師傅,應該是我們向您表示感謝,正是有您這樣的人存在,才能讓我們時刻銘記職責,政策再好,具體落實才是關鍵啊。”
    說著,不覺間拔高聲音。
    “在此,我向大家保證,剛才所說十五條,但凡有一條沒能徹底落實,給所有國企打個樣,我絕不回京,就在冰城辦公,我和你們共進退......”
    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也許台下代表,覺得應該這樣,台上各位領導卻不這麽想。
    當眾表態,就是簽下軍令狀。
    隻要做不到,前途盡毀,相當於賭上原本燦爛的未來。
    王書記不禁動容,側目而望。
    瞥見秦青川雙眸通紅,腦海浮現出往日畫麵。
    曾幾何時,同樣這般年輕,同樣意氣風發,麵對破碎山河,誓要縫縫補補。
    曾幾何時,敢於直麵生死,向陽而生,勇往無前。
    現如今,那個夢,還在麽?
    ......
    葛茂才微眯著眼,詫異,擔憂,一時之間,視線仿佛變得模糊。
    穿透會場,去到遙遠的西北,數年前,某個簡陋辦公室。
    有位年輕人,舉起右手,洪亮的聲音,越過山河,跨過時空,響徹耳畔,久久不散。
    ‘我誌願加入......’
    小秦,你真的很純粹。
    ......
    北倉電視台,完完整整,報道了整場大會。
    緊接著,央視轉播。
    秦青川的表態,令無數人想起某段記憶,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更有甚者,罵他是傻子......
    對於外界褒獎不一的說法,秦青川恍若未聞,根本沒放在心上。
    三天後,終於見到探親歸來的宋廉達。
    “青川,我不知道你想幹嘛,但我二爺說,你可以大膽些。”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