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秦青川翹著二郎腿,抽著煙,聲音清潤。
“發展經濟是根本目的,可也要確定大類,行業要有未來。瀛洲縣想涉足高精產業,缺乏人才培養機製,區位有限製。
首先,依托港口樞紐,打造超大型冷鏈基地,覆蓋半島、腳盆雞,乃至東南亞,形成支柱產業,為全縣民眾確立保障。”
說著,抬眼望去,笑問。
“你覺得如何?”
沈畢凝眉沉思,好半天,若有所思點著頭。
“完全可行,隻要港口擴建,剩下的無非是花錢,至於銷售網......
南棒經過大漂亮數年培養,民眾自尊心作祟,腳盆雞經濟增長迅速,兩方都想通過日常生活,遮掩傷疤和醜陋,市場潛力巨大。”
說完,又問。
“僅僅這樣,項目沒多大,港口擴建,外資沾染不能太深,您是不是還有後續?”
秦青川唇邊笑意漸濃,眉梢不可抑製微彎。
“本來隻想進一步細化,延伸出海鮮深加工園區,不過,庭哥厲害,普林斯頓主動送上門,你說,通過摩根,有沒有可能,在登州打造電子生產基地?”
“海鮮深加工園區,難度不高,隻要政策給足,就算是小作坊,也能慢慢孵化成有規模的企業。”
沈畢先肯定園區,旋即語氣稍稍委婉。
“至於電子生產基地,說實話,不好辦,北邊民眾學曆是問題,加之有巴統,太高端恐怕不成,如果是基礎零件生產,純代加工倒是有機會。”
“先有再精,你陪普林斯頓玩玩吧。”
......
沈畢到來,普林斯頓心裏發慌,總覺得上好美食,就要插翅而飛。
對入股兩地水產巨頭公司,尤為上心,催得更加厲害。
反觀沈畢,根本閑不住。
讓副手絲狀,也就是柳世祥,瘋狂‘撒幣’,凡是瀛洲當地私企,幾乎來者不拒,一如當初在冰城。
自個則和霍庭合計,找到田振華,投資酒店,拆遷蓋樓。三通一平,縣政府沒能力,那就給地,他們出資。
總之,二人忙得不可開交。
力鼎登州分行,僅僅跑了幾趟,秦青川私下幫忙聯係雷誌榮,順利獲得批準。
關於房地產行業,秦青川曾想過進言,考慮市場需要,加之買房者是少數,覺得時機不成熟,便歇了念頭。
經濟增長,社會財富需要足夠大的蓄水池,也需要核心助推器。
地產行業,關聯眾多上下遊行業興衰,從建材行業,到家具家裝,從用人用工,到金融行業,無疑是此時此刻最好的選擇。
......
眨眼月餘過去。
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遲遲未能批複,馮田和鐵三角,不管是常委會,還是私下,鬥爭也越發白熱化。
秦青川通過談話,發掘不少人才,早就做好準備,可以徹底整頓黨務,可惜,隊友太拉胯。
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辦公室。
秦青川坐在桌前,揉著額頭,無奈歎氣。
“小梁,關於黃海鵬調查,還沒有結果麽?”
梁正站在對麵,搖了搖頭。
“沒有,曾書記說,黃海鵬肯定有問題,漁業公司和黃莊鄉不好滲透,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都沒能拿到手。”
秦青川長舒一口氣,又問。
“嗯,黃莊鄉整體拆遷,消息傳開沒,村民怎麽說?”
“幾乎人盡皆知。”
梁正點了點頭,又有些無奈。
“村民態度不好,起初,大部分人讚成,少部分覺得整體搬遷,不能打漁沒了生計,最近,又抱成一團,說什麽一比一置換、補償金,還有入職私企不保險。”
秦青川先是嗤笑,緊接著雙眼微眯。
“黃氏好得很,那就換地方,想辦法傳出小道消息,港口西擴方案有阻力,正在調研東擴東張鄉。”
說著,點了根煙,又補了句。
“張全有作為黃莊鄉副鄉長,卻是東張鄉人,就看能不能抓住機會。”
“好,我稍後就去做。”
梁正其實不太明白,還是應下,說完抬起胳膊,看了眼手表。
“教育局王局長要來匯報工作,您看安排在幾點合適?”
秦青川左手搭在桌麵,有節奏拍打數秒,直接吩咐。
“讓他不用來,事情我已經知道,你去安排,半小時後,咱們去縣中學。”
“好,用不用通知校方。”
“不用。”
......
趙鐵柱協調,退伍軍人,年輕小夥典軍,開車特別穩。
哪怕一路上,時不時有人橫穿馬路,以及自行車莫名拐彎,也僅僅是輕微晃動。
鬆江牌轎車,穩穩停在縣中學大門。
秦青川沒架子,不等梁正幫忙開車門,直接下車。
“小軍,你去停車,我們先進去轉轉。”
說完,領著梁正,直奔門房。
門衛老張聽到汽笛聲,已經走出來。
全縣公務用車就那麽幾輛,鬆江牌轎車更是蠍子拉屎獨一份,怎麽可能不認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見過秦青川,也能猜得到。
“您好,您是秦書記?”
秦青川笑了笑。
“嗯,我來轉轉。”
說完,大步而入。
縣中學占地不小,走進校園,一條幾米寬青磚路,筆直向前,兩側栽種著白楊樹,微風乍起,嘩啦啦作響。
再往兩側,是一排排平房。
秦青川沒走幾步,往旁邊一拐,來到平房前,抬頭仔細觀察。
門衛老張,自然不敢攔,在後麵跟了幾步,想起什麽,火急火燎跑向校長辦公室。
門窗破舊,玻璃有缺口,視線再往上移,屋簷處水泥有開裂,
秦青川看得無名火起。
一葉知秋,縣中學都這副鳥樣,下麵鄉鎮呢,得是什麽情況?
瀛洲再特麽窮,也不至於在這省錢吧?
......
幾秒後,聲音不帶一絲感情,詢問。
“小梁,我記得你說過,縣中學落地,已經有小二十年了吧,這麽多年,也沒修繕麽?”
梁正小聲回應。
“沒聽說過,根據王局長的資料,最近一次,還是三年前。”
“嗯,你記一下,全縣十三鄉,連同縣中學,以及村小學,需要上會研討,統一新蓋。”
一排又一排,二人左看看,右摸摸,沒有打擾上課。
約莫十幾分鍾,一位頭發花白老者,小跑而來。
離著還有五六米,伸手扶了扶眼鏡。
“秦書記,我是文豐益,您來指導工作,我沒......”
話未說完,秦青川抬手虛攔。
“文校長,不礙事,我就是看文件,說是學校教室需要修繕,過來親眼看看。”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