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A+A-


    台村村委會,院牆不高,左右分別有石灰標語,‘包產到戶,勤勞致富’,‘計劃生育,人人有責’,隱隱有些褪色。
    目光穿過木門,三間平房坐北朝南,角落處有棵老槐樹,此刻蟬鳴陣陣,夾雜著風吹葉搖,演奏著夏日讚歌。
    大步邁入,兩側有磚牆宣傳欄,‘夏糧征收通知’,字跡很新,顯然剛貼上去沒多久。
    剛才打招呼的壯漢,進門就喊了一嗓子。
    “根子叔,縣委秦書記來啦!”
    效果相當好,聲音落地幾秒鍾,一位五十多歲中年漢子,小跑出門。
    “誰?”
    看到秦青川,先是一愣,旋即加快步伐。
    “秦書記,您怎麽來了,快請進,外麵太熱,屋裏喝口水。”
    “來轉轉,了解了解情況。”
    ......
    進門是會客室,布局簡簡單單,一張木質茶幾,以及勉強算是的木頭沙發。
    落座後,嘮了會家常,秦青川笑著詢問。
    “老村書,如果縣裏號召,村裏整體發展蔬菜大棚,你覺得村民會同意麽?”
    老村書狠狠吸了口煙。
    “秦書記,不是同意不同意,而是大家夥沒錢。”
    秦青川笑了笑,又問。
    “縣裏先墊著,回頭用蔬菜還,既能保障銷路,大家壓力也沒那麽大,可以麽?”
    老村書皺著眉,琢磨片刻,不答反問。
    “這樣倒是個辦法,得多少錢?”
    秦青川在京城,通過計委,搜集資料,可是沒少下功夫,當即解釋。
    “總共三種類型,
    竹木結構拱棚最便宜,一畝地差不多要三四百塊,這還不算保溫措施;
    水泥立柱拱棚,局部配置草簾,使用壽命太短,四五年就得換薄膜,平均要六七百;
    土牆單坡溫室,夯土後牆,加厚雙層薄膜,覆蓋草苫保溫,使用年限更長,好好保養,用個八年十年問題不大,每畝一千二三。”
    “這麽多?”
    老村書驚呼一聲,抿了下嘴唇。
    “那個......秦書記,每家每戶弄上幾畝,可就是好幾千的外債,這能行麽?別幾年後,大家夥沒賺到錢,反而背上饑荒。”
    秦青川笑著搖頭,聲音不疾不徐。
    “肯定不會,港務集團大麵積建廠,他們總要吃飯,哪怕不圖往縣外銷售,需求量也不小。而且,真要是決定去做,也會找專家指導,能種蔬菜,也能種水果嘛......”
    耐心聽後,老村書陷入沉默,良久,似是下定決心。
    “俺相信您,俺會好好做思想工作。”
    ......
    又轉了三個村,反饋大差不差,村支書認可,願意去做村民工作。
    返回縣委,天色已黑。
    一天時間,天氣太熱,沒什麽胃口,這時,秦青川才感覺到餓,打發走梁正和典軍,直奔宋廉明辦公室。
    知道秦青川今天回來,宋廉明在辦公室死等著呢。
    一見麵,咧著嘴打趣。
    “喲喲喲,秦書記過縣不入,直接去村裏考察,不知道對卑職工作,可否滿意?”
    秦青川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少扯淡,不去看看,不去問問,溫室計劃怎麽上馬?”
    說完,挑眉。
    “你咋知道的,友冠鄉郝鵬來了?”
    宋廉明一挑眉,脫口而出。
    “他敢不來?下午找到德虎,被罵了半天,剛被攆走。你秦大書記在瀛洲,威望有多高,心裏沒數麽?”
    秦青川招手示意。
    “走吧,一品淮揚,我請,中午沒吃飯,早就餓了。”
    “你這人,自個不餓,也要想想小梁和小軍,攤上你這樣的領導,他倆也是倒八輩子黴了。”
    “哎,還真是,下次注意。”
    ......
    一品淮揚,二樓臨窗包廂。
    涼菜海鮮配啤酒,二人邊吃邊聊。
    秦青川了解完縣裏情況,直接說起正事。
    “之前打電話,給你說的溫室計劃,你怎麽看?”
    宋廉明夾了筷子拍黃瓜,邊嚼邊說。
    “什麽怎麽看?你做計劃我落實,咱哥倆分工明確,以你為主啊。”
    “那也得交流,萬一考慮不周全呢。”
    秦青川搖了搖頭,開始分析。
    “前期搭框架,港務集團一把抓,問題不大,子公司和工廠落地,必須鬆綁,讓他們自由發展,而縣裏也不能單靠港務集團,大批鄉村需要發展,要形成多點開花之勢......”
    說著,舉起酒杯,示意,仰頭一口悶。
    “溫室計劃便是另一條腿,我是這麽計劃的,前期以村為單位,縣裏成立專項小組,統籌管理,幫助村民解決建設、銷路、運輸等難題,時機成熟再放手。”
    宋廉明細細琢磨後,表示肯定。
    “可以,有柳世祥協助,能夠保證行而有效,行而有利,而且,還給以後做準備,等我們幾個調離,張曉雲也能接手。”
    “你同意就好,下去轉了轉,村支書表示支持,至少動員方麵不是問題。”
    秦青川給話題收尾,話鋒一轉。
    “聽小梁說,有人對貸款發展有意見?”
    “哼,眼紅唄,臨海幾個縣,就瀛洲發展迅速,他們都不溫不火,能沒意見麽?”
    宋廉明撇了撇嘴,語氣很不爽。
    “找到市裏和省裏又能怎樣,他們發展不起來,還不允許別人發展麽?”
    秦青川神情平淡,了然輕笑。
    “你啊,這想法有問題,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領導眼裏可不僅僅隻有瀛洲,非要等到上麵指示,你才去琢磨麽?”
    宋廉明挑眉,反問。
    “不然呢,各司其職,各憑本事,難不成去指手畫腳?”
    秦青川本不想搭理,下午視察空閑時,經過思考,覺得還是提前做準備更好。
    “你啊,換種方式,不給別人口舌機會。
    比如,由你牽頭,去南邊雙招縣,和他們談談協同發展,港務集團下遊,有太多相關產業。
    瀛洲能不能吃下,暫且不提,要想全麵覆蓋,難度太大,耗時太久,倒不如主動散出去。
    隻要招遠願意做下遊,你在領導眼裏,就是識大體的人才,有些風言風語,自有人幫忙去化解。”
    宋廉明耐心聽著,眼前不禁一亮。
    “好主意,一舉三得,咱哥倆明天好好聊聊,有了詳細計劃,我抽時間就去。”
    ......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