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記憶中的東陽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第231章 記憶中的東陽
“明義,你還記的這個地方嗎?”在淮陰待了三天,李懷德一行人繼續南下,到了洪澤湖邊上的小鎮住了一晚,第二天繼續往南進入了盱眙境內。江月琴問身邊的李明義。
“當然記得,我們在這裏戰鬥過,我有一次負傷,還是這裏的老鄉將我背回來的。”李明義說的是在一個叫東陽的地方。“這裏的土城牆,當地的老人說是春秋戰國的時候遺留下來的,也不知道真假,還有往北一點的那個叫什麽山的?”李明義一時之間忘記了叫什麽名字。
“大小雲山,大雲山和小雲山。”江月琴在一旁提醒道。
“對對對,大小雲山,當地還傳說這山裏有寶貝的,戰亂的時候一些當兵的也過來試圖發掘,但是最後並沒有找到。”李明義興致勃勃的向大哥和大嫂介紹道。
“這麽說,這個地方還是有深厚的曆史底蘊的。”老李情不自禁的感慨道。“連年的戰亂,加之天災人禍的,多少的古建築和曆史傳說都埋沒在了往日的硝煙裏麵,可惜了。”
“那是該看看的,明義不是說過,有次附上還是當地的老鄉給救的嗎?看看能不能找到,再怎麽說既然來了,也要當麵感謝的。”大嫂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一路過來,她發現這裏還是比較的貧困的,如果遇見了故人,可以幫助的話還是要伸手的。
“大嫂說的是,我和月琴也有這個想法的。”李明義在家的時候一直就有這個想法,江月琴也表示支持。這次轉道淮陰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剛剛明義說這個地方叫東陽,是屬於那個縣管理的,盱眙嗎?”老李手裏拿著一份地圖,他看邊上就是安徽了。
“是的,這裏是屬於盱眙的,不過是在最東麵了,中間還隔了一條馬路,往西就是馬壩了。”李明義在地圖上指給老李看著。
“嗯嗯嗯,我知道了,這裏往東就是金湖了,是60年還是59年設立的新縣城。這名字還是大管家定的,金湖。象征著資源豐富,日出鬥金。”老李到現在已經將這裏的地理大致的給理清楚了。
“看環境,這裏的地理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區,河網密集的,淮河,洪澤湖,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都是環繞在周邊。”李懷德的手指往揚州的方向一點。
“隻是河道多了,湖泊多了,這個防汛的工作也重了起來,現在每年到春夏之交或者暴雨的時候,都會發生田地淹沒,道路衝毀的事情,說到底還是水利方麵的問題,基礎太薄弱了。”李明義他們在東陽稍微停了一會,和當地的老鄉也聊了聊。
“所以,發展經濟是勢不可擋的,隻有經濟上去了,老百姓富裕了,國家有錢了,才能搞好基礎建設,提高生活水平的。”李懷德心裏對現在的發展是非常讚同的,對於兒子要在蘇州建廠落戶也是讚成的。
“大哥,大嫂還有月琴,我剛剛和老鄉打聽了,裏麵有個老人他認識唐大哥的。”李明義高興的和江月琴說著自己打聽到的信息。而口中的唐大哥就是當年救了自己的老鄉,唐元清。
“是嘛,唐大哥現在在什麽地方?”江月琴高興的問道。
“沿著這條路,往北,有個叫永豐的村子,唐大哥現在就居住在那裏。”李明義他們還是比較好運的,正好現在的村子有人要去永豐趕集,李明義一行四個人就搭了一個順風車,雖說是牛車,但是也比走著強,不是嗎?
“小杜。”趕車的是雲山村的一個30來歲的中年人,“抽煙。”李懷德遞了一根煙給小杜。
“謝謝李叔。”小杜非常高興,這幾個人看起來就是不凡,本身搭個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人家還客氣的給香煙,而且是帶過濾嘴的,看起來就是很高檔的那種,美!
“小杜,你們每次趕集都是坐牛車嗎?”大嫂黃紅英還是很好奇的,這雲山村沒個集市嗎?
“嬸子,不是的,我們趕集大多數都是自己騎車或者走著過去的。今天我要給村子裏麵拉種子,所以才趕車的。”這牛可是金貴的寶貝,平常大家可舍不得用來趕車,再說了一個村子裏麵也就一兩頭而已。
“我們雲山村在山腳下麵,相對還是有點偏僻的。永豐這個集市在我們這一帶來說,還是非常大,非常熱鬧的,所以每次逢集,隻要天氣好,不是農忙的時候,人都是挺多的。”小杜將自己知道的,給遠方的客人做做了一個介紹。
“我們這邊所謂的逢集是按日子排下來的,永豐是2,5,8。隻要是這幾個日子,大家都會聚到一起的。可以買,也可以賣,沒事逛逛也不錯。”小杜也是喜歡熱鬧的人,每次去趕集都不忘了給孩子帶點吃的,哪怕是油炸的麻花,對於現在農村的孩子來說都是好東西了。
幾個人一路閑聊,很快的到了永豐。老遠的地方就看到一片空地被很多的人圍著,正好在馬路的兩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是竹子編的籃子,這個是高粱杆紮的掃帚,自己產的瓜果蔬菜。鐮刀斧頭什麽的,還有賣衣服的。這個大集還真的是熱鬧。”李懷德看著這些感覺和北京城外的基本上是一樣的,隻是商品的種類和數量是有所區別的。
“那邊還有剃頭刮胡子的。”李明義順著目光往前一看,果然是的,一個老式的木架子,上麵放了一個搪瓷的洗臉盆,上麵搭了一條毛巾。架子底下是一個竹編外殼的熱水壺。邊上還有一塊肥皂。剃頭的師傅看起來40來歲,現在正在拿著推子一下子一下子的絞著顧客的頭發。
“嗯,我還是喜歡這樣的環境,煙火氣十足的。”江月琴雖說離開老家多年了,但是對於家鄉還是充滿感情的,這鄰裏鄉親的,聽著說話,感覺就親熱。
四個人在集上也逛了逛,李明義和江月琴在集上也跟人打聽了唐元青現在的家。在大集往東胡方向,靠近翻水站,馬路下麵第一家,兩間小平房就是了。
“請問這是唐元青的家嗎?”幾個人順著馬路,約莫半裏路的樣子,看到南麵是一座翻水站,對麵則是民居,第一排正好有三間的平房。一個17,8歲的青年人正在門口的小菜園子裏麵用水瓢澆水。
“是的,您幾位是?”年輕人抬頭一看,自己家來了兩男兩女四個人,問自己話的其中看起來稍微年輕一點的男人。
“我是唐元青大哥的故人,特來拜訪的。小夥子你是唐大哥的孫子?”李明義有點不確定的問道。
“您要找的人是我爹爹,請稍等。”年輕人放下手裏的水瓢,走到門口喊了起來。“爹爹,爹爹,有人找您。”
“水生,誰找我啊,請人家到家裏做嘛?”屋子裏麵傳來了一個蒼老的聲音。
喜歡四合院之正陽逐夢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正陽逐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