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築城和官道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A+A-


    既然各部落之間都有自己的地盤,這就為龍國在草原上實行郡縣製,了保證。
    一旦郡縣製在大草原上建立起來,那麽中央對草原的控製力也就可以大大加強。
    郡縣製就是陳平安大草原戰略方針的基本政治策略。
    想要實現這個策略的前提還是那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陳平安這次搞出近百萬大軍對付草原,可不是為了過家家的,目的就是為了一路橫推。
    龍國草原遠征軍所過之處,所有投降的部落高層都會被要求遷往中原定居。
    對於主動投降者,龍國這邊會給予一定的優待, 所有主動投降的部落高層會給以一定閑散官職,好吃好喝養他們一輩子。
    對於不主動投降者,沒什麽好說,一路血腥碾壓過去,殺到他們心驚膽寒為止。
    總之,龍國的這次草原遠征,必須把強硬兩個字貫徹到底,隻有在強硬的手段之下,郡縣製才能順利的建立起來。
    當然,想要長久實現郡縣製的政治策略,築城和官道是關鍵。
    隻有堅固的城池築城,才可以作為草原郡縣製統治的據點,便於駐紮軍隊、安置官員,對草原進行有效管理和控製,增強對草原地區的統治力。
    官道則能改善交通條件,方便信息傳遞、軍隊調動和物資運輸,加強各地之間的聯係。
    官道和城池還會有利於中原與草原地區人員往來、貿易發展和文化交流,促進民族融合,減少衝突,推動草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使草原民族逐漸接受中原的統治方式和文化。
    城池更是可作為防禦工事,抵禦其他遊牧部落的侵擾,保護當地居民和過往商旅的安全,為草原地區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
    當然,草原多風沙、幹旱少雨,建築材料獲取困難,且土壤多為沙地,不利於地基穩固,增加了築城和修官道的難度與成本。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管理成本過高,財政負擔沉重。
    但這會兒的龍國已經正式開啟了海外殖民時代,大批的海外殖民地,可以源源不斷的給龍國輸血,再加上陳平安對龍國的農業、商業稅收政策都完成了改革,現在的龍國根本不缺錢。
    源源不斷的財富,足夠支持大草原官道和築城策略的完成。
    城池是草原郡縣製的核心,官道則是加強中原王朝對草原郡縣製的統治通道。
    有了郡縣製,再有官道和城池,等這些東西都建立起來之後,對於草原統治的基本盤也就有了。
    當然,想要把這個基本盤實現,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策略是前提。
    無論是對各個部落的征服,以及後續的組織草原勞動力協助建城和修築官道,都得需要強硬和血腥。
    強硬和血腥,再輔助以三級公民製度,隻要努力幹活,提高了自己的公民等級,你就會有好日子。
    三級公民製度在於看得見的希望,有希望,就不會有太多的反抗。
    龍國征服草原,隻需要大部分人不反抗就好了,那些反抗的小部分人,都去死好了。
    這種強硬和血腥之下的三級公民製度,其實也是對草原牧民進行馴化的一個過程。
    等到城池和官道修築完工的那一天,辛辛苦苦大部分取得了一等公民身份的草原牧民,自然而然就會擁護自己辛辛苦苦付出後所得到的一切,自然而然就會擁護龍國的統治。
    官道和城池的基本盤也就有了,接下來中原與草原地區人員往來、貿易發展和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一係列懷柔策略實施起來也就簡單了。
    草原難以控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一個窮字。
    草原經濟以遊牧為主,不穩定且單一。中原王朝雖會給予一定賞賜,但難以完全滿足其需求。當遇到自然災害,牛羊大量死亡,而中原援助有限時,為了生存,他們可能會選擇反叛以掠奪物資。
    中原王朝對貿易的限製較多,草原各部常無法通過正常貿易獲取足夠的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由此引發不滿,進而導致反叛。
    但當官道和城池,甚至是火車道的基本盤建立起來之後,窮這種東西,對於天然牧場的草原來說,基本上就可以告別了。
    有了便利的交通,草原上到處都是可以發財的好東西。
    牛羊馬匹,都可以輕輕鬆鬆從大草原裏運出來。
    中原的玉米、大豆等等可以當飼料的東西,也可以大批運進草原,讓草原從此逐漸告別逐水草而區的遊牧民族特性。
    總之,為了征服草原,龍國這次是要下大力氣的。
    隨著草原遠征軍的出擊,作為第一個不得不投降的科爾沁部,率先派出了使者。
    趙大牛的回複就是投降可以,放下武器,接受龍國軍隊的全麵軍管。
    這個時期的科爾沁部雖然還是一個大部落,但並沒有單一的絕對首領,當時科爾沁部已與後金建立了密切關係,並被劃分為多個旗,各旗有不同的劄薩克(旗長)管理。
    這些旗的首領共同構成了科爾沁部在政治上的領導群體,而非像以前那樣由一個統一的、單一的部落首領來統領整個科爾沁部。
    這是滿清對於科爾沁部分化和滲透的結果。
    直到後來滿清被龍國給滅掉,科爾沁部依舊保持著多首領領導製。
    對於趙大牛的強硬,科爾沁部各首領也沒有辦法,根本打不過的情況下隻能是選擇妥協。
    在科爾沁部的各劄薩克(旗長)看來,軍管就軍管吧,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然後,整個科爾沁部全部放下了武器,接受軍管。
    武器被沒收,軍隊被看管起來後,對於科爾沁部的統治政策也就跟著下達。
    所有投降的高層全部被遷往中原,安排官職定居,軍隊徹底解散,由龍國軍隊直接進駐管理和保護。
    全麵實行三級公民製度。
    各個家庭勞動力,輔助配合龍國工部,對科爾沁地區進行官道修建和城池建造,獲取公民等級積分。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