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亡國之君
字數:4368 加入書籤
泰元二十二年,是所有景人揮之不去的痛。
隻因那時,坐擁江山的是史書中被一筆帶過的景徽宗。
那一年,折而複返的他國聯軍踏破了邊關。
高坐廟堂之人種下的惡果,卻先讓百姓嚐了味。
麵對三國大軍,大景上下都覺欺人太甚,得寸進尺。
朝堂之上,文武爭論,皇上決然派兵以死相抗!
外人都道今上帝王風範盡顯,卻少有人知,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早已是心驚膽戰。
隻因三國大軍勢不可擋,北招凶悍宛如天兵,加之神人入夢勸告,更叫他深信不疑,日日食難下咽,明麵上讓將士在各處險要之地迎戰,背地裏卻想著南遷,時常夜半驚醒。
惶惶不安到裹著被子爬到桌子底下瑟瑟發抖地哭:“來人,護駕,北招打過來了,他們打過來了……”
“有刁民要害朕!”
“有刺客要殺朕!”
“啊啊啊……”
日思夜想比不得說走就走,夙夜憂歎的皇帝陛下於悄然夜色裏,不聲不響帶著寵愛的後妃子女和乘堅策肥的衣冠禽獸們溜之大吉。
可城中一倉倉果腹之物,還有那一箱箱滿是蜂窩孔洞和牙印的暗黑銀兩,錦緞無數,讓不少大臣們難安。
於是有人諫言:“陛下,如今咱們南撤,應當將庫焚之殆盡,若不如此,賊敵一來便多了籌碼助力,豈非是如虎添翼呀。”
“此言有理。”那興師動眾愛民如子的人,卻是怕動靜太大,驚擾百姓好夢,點點頭又歎道:“可若是叛軍進城,他們找不到東西,必會殺朕的子民,朕的子民何錯之有啊?”
“百姓們若是知道,您如此體恤他們,定會感激的。”
“陛下英明!”
在那位複姓上官的皇親國戚誇讚中,在一聲聲陛下“英明”中,眾人行過了孝誓橋。
有官員心生憂慮,便諫言道:“陛下,臣提議將這橋斷了,以阻賊兵追擊。”
愛民如子的人點點頭,那皇親國戚剛要命人去斷孝誓橋,又聽他歎息一聲:“百姓必在追軍之前,朕不能斷了他們的去路,他們都是朕的子民啊…你讓朕…怎忍心拋下他們?…唉…你讓人在這守著,等百姓們過了,在斷橋吧。"
“陛下英明。”
眾人南去,空留人守,待人走後,那些人也四散而逃。
而英明皇帝陛下口中那些不能被拋下的百姓們,在易守難攻的奉天城裏,天明睜眼後茫然無助,跟鬥誌喪盡的將士們,迎來了敵人鐵蹄的狂歡。
一時間,砸鍋賣鐵奔東西,老牛劣馬值金價。黑雲壓城鐵蹄揚,塵中悲嚎笑淫聲。兩腿哪比策四足,道巷高歌盡外賊。一軍過又一軍來,先者如梳後如篦。土靜街寧聲悠悠,十戶誰家都絕淚。滿城舊人換新人,不見當年盛繁景。
……
以北招為首的三國大軍,不因奉天而停步,乘勝追擊,一路打到策州行宮。
路途上跑的風馳電掣,卻有心思遊山玩水月下賞美人的大景天子,又嚇到魂飛魄散,急不可待傳位於皇太子。
可歎行宮裏的太子登位不到兩個時辰,聯合大軍便打進行宮,圍著帝王所在之處。
“不好了太……皇上,他們打進來了……”
玉樓金殿外,兵馬刀戈聲不絕,早已換下龍袍披甲以待的大景帝王並未言語,握緊了腰間長劍,眸色決絕,緩緩站起身,一步一步,沿階而下。
殿外隱有呼喊之聲,細細去聽,多是難以入耳。
“千秋霸業無來者,古今難遇景皇帝。愛兵如民多卑賤,驅軍浴血自南逃。”
伴著幾句不知誰人傳出的順口溜,外頭笑聲朗朗。
“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羊羔兒小羊羔,乖乖順順仰脖頸。歡歡喜喜來受降,窩窩囊囊卑賤狗!”
“哈哈哈哈哈……”
“外賊重重,已無生機,然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位史書中的過客,登位後從沒親政過的帝王傲然而行,雖顯書卷氣,卻隱現天子之風,在這重重包圍裏,仍想護住皇室最後一絲尊嚴。
眾臣人心惶惶,有的原地不動,雙腿發軟,亦有提刀追隨者,與他一同走向殿外。
高大背影氣勢如山,聲如洪鍾:“諸位愛卿,可願持刃,於本宮同赴黃泉?”
“臣蘇定國,願與陛下赴黃泉!”
“臣宋清江,願與陛下赴黃泉!”
“卑將程天佑,願與陛下赴黃泉!”
“老奴李修,願與陛下赴黃泉!”
“小人淩雲,願與陛下赴黃泉!”
“臣沈景原,願與陛下赴黃泉!”
群臣隨君,護主兵將坦然赴死,一時兩軍廝殺不止。
不少北招將士看著那漸染鮮血的帝王,神色越發瘋狂,隻因慶王殿下聽說景國換了新皇笑著說過:“哈哈哈,好好好,傳本王令,活捉大景新皇者,賞金封侯!”
看著眼前的潑天富貴,眾人刀槍越發猛進,卻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小羊羔兒沒了性命,隻能束手束腳。
可景國新皇到底也沒被活捉,於亂軍中斬殺幾十人,負傷之下再難行走,瞧見敵軍那似乎沒見過男人的急切模樣,他在被製服前橫劍自刎於亂軍中,倒地不起,在那聲聲“殿下”或“陛下"的驚呼裏,眼角清淚滑下,染了滿是血汙的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子……”
“陛下……”
他死不閉目,那些忠於大景的臣子一一倒下,或被生擒,唯剩在大殿裏跪地不起,衣褲盡濕的衣冠禽獸們。
“我等願歸降……”
見大勢已去,權傾朝野的尚書令拜倒在北門龍信角下,搖尾乞憐:“從今而後,我們便是大招子民……”
“哈哈哈哈哈……”北門龍信笑到停不下來,此次攻打大景,上官家的確出了些力。
他從未想過大景如此孱弱,可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打到奉天,看到逢軍就跪的平民百姓苦苦哀求,兵士毫無鬥誌繳械投降,他不禁好笑。
聽聞那昏君日日沉迷酒色,時常大興土木,總是反複無常,高樓大殿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心心念念長生之術,哄著溫香軟玉一塊吃仙丹。
而對那昏君無有不應的,為首的便是上官家。
“上官老狗我直你娘!”
大殿中不乏有心直口快的官員,一邊爬起一邊指著搖尾乞憐之人破口大罵:“原來你早與北招勾結,你個不得好死的賣國賊,不得好死……”
“你胡說什麽?”那官員還沒罵完,權傾朝野的皇親國戚倍感冤枉,振振有詞道:“不過如今大廈已傾,殉國屬實魯莽,一朝天子一朝臣。常言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識時務者為俊傑,除開生死無大事,與其徒勞反抗,不若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你放屁……”
“噗嗤……”
將利刃從那鮮血淋漓的屍體上抽出,北門龍信將刀夾在腋下,順勢拔出,那赤紅鮮血抹了個沒蹤沒影,寒芒閃閃。
喜歡那年那景那些人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景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