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人間煙火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孫老還是會在夜色晚來之時,不自覺看向那扇閉著的門,隻是先前那扇總會留的門,而今隻能關的嚴實。
“家裏的瓦該換換了。”
“知道了老頭,改日我就換。”
前兩日孫格信誓旦旦的模樣赫然在腦中浮現。
他默然不語,看著今日卯時剛送到院子裏的瓦片,心中些許無奈。
這爬屋頂的事兒,他若再年輕個十幾歲,許還能做,可如今行動不便,身子已半截入土的他,卻是怎麽都不敢。
他拎了些東西,背著孩子出門去尋鄰裏幫忙。
輕輕叩開了門,薑婆子見他這模樣,知曉他此來是有事,理所當然接過東西,把他領進小院內,又將他領進屋裏頭坐,將東西放在桌上,客客氣氣給他倒了杯熱水,上了兩碟子瓜子和花生米,咬了咬牙又從鍋裏頭拿了幾個熱饅頭。
“招待不周啊。”
“哪裏哪裏,倒是我要麻煩你們才是,這裏有些麵粉和雞蛋。我最近家裏的屋頂有些縫,若是往後下了大雨,裏頭可得下小雨啊。”孫老喝了口水,默了片刻,繼續道:“薑家的,你們家最是古道熱腸,幫我補補屋頂,成不成?”
“哎呀,孫老哥你說啥話,哪能不成啊?”慈眉善目的薑婆子對著灶房那頭小小後院裏麵劈柴的男子大聲道:“大郎,今兒下午,你去孫老家裏,幫他補補屋頂。”
“哦,知道了娘。”
“這些東西我收下了,孫老哥留下來吃個中飯吧?”
“我家裏頭還有事兒。”剛剛吃完飯不久的孫老搖了搖頭,起身告辭,又笑著道謝。
“那便不送了。”薑婆子起身,朝著他往外走的背影道:“回的時候路上小心這些啊。”
“嗯。”孫老嘴裏應著,走了十幾步便不見了蹤影。
後院的劈柴聲停了,孫老大從那邊走了出來,見著自個兒家裏頭多了些東西,有些不悅:“娘,你為啥要收孫老伯的東西呀,他們家如今這樣,已是艱難……這東西得退回去,咱家不能太要。”
“哎呀,我的兒啊,你可真是個傻麅子!”薑婆子敲了敲孫大郎不太聰明的腦瓜子,諄諄教誨:“你這人就別扭,剛剛想出來就是沒出來,是不想人家跟你說謝謝啊?”
薑大郎不語,薑家與孫家先前關係也算較好,如今雖然淡了許多,卻也不是尋常鄰裏,沒生份到辦件小事兒還要給東西的地步。
他以前也常去孫家玩兒的,隻可惜那些個年少好友,而今都去了黃泉路,獨留孫老伯孤苦伶仃。
若不是碰上那兩人,這幾年的孫老伯臉上不會有那麽多笑,隻是老天爺卻這般愛開玩笑,他一個旁觀者,都覺痛心不已。
“說你傻你還不承認?人呐,自個兒要有分寸。”薑婆子繼續諄諄教誨:“孫老伯找你幫忙,你願意相幫是好事,可他給咱們東西咱們也得收著,若是不收,他往後就不來尋我們幫忙了,你可明白?”
“可是他們家這麽苦,我們怎麽好收他們的東西啊?”
薑婆子恨鐵不成鋼:“這天底下誰又生來愛欠人的,他找咱們幫忙,咱幫,他給咱們東西咱也得收著,咱們若是不收,他就覺得這一輩子都還不清了,不想欠太多,心裏那杆秤往邊上一倒,從今往後自然是不會再來找咱們幫忙了。”
“這是死要麵子活受罪?”
薑婆子很是無奈:“你這傻麅子真是死腦筋,啥叫死要麵子活受罪,一個能找人幫忙的人,本身就不是那樣的人。人家這叫心裏有杆秤,有良心著呢。”
“換個心黑的,莫說找你幫忙,就算你給他蓋個大房子,他也覺得這就是他的,這是你們的本分……嗯……咱以前去聽說書的時候,畫本子裏不是有嗎?那個叫啥來著,忘什麽恩什麽義,總之呢就是沒良心,心黑的能寫字兒了。”
薑大郎仍沉默不語。江婆子歎息一聲:“你聽娘的就是,別想些有的沒的,你是娘肚子裏爬出來的,你心腸好娘心腸也壞不到哪兒去吧?”
薑大郎想了想,他家老母親的確不是個心黑的。
……
孫老回到家門口,輕輕推開門,慢悠悠走回沒了瓦片的院子,回屋裏,忽而又從屋裏走了出來,發現家裏的瓦片不翼而飛,登時一片茫然。
他僵在原地,眼底微紅,這瓦片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真有人挑了去,那也走不快。
忽而,他想起剛剛回來時,隔壁雜貨鋪子裏的老板遠遠就對他說了句:“老孫啊,你家裏剛剛進人了,兩個俊俏的小郎君,一個穿藍,一個穿白,也不知道是幹啥的。”
鬼使神差地,他又走回房裏,抬頭仔細瞧去,許是老眼太過昏花,先前那或大或小的縫隙早已無蹤無影,唯是一片林不見半絲雨的好屋頂。
心中不由一暖。
窮人家裏死人,沒什麽大排場,挑個日子埋了就好。
若說大的排場,便是街坊鄰裏都會來人盡點微薄之力。
納蘭長秋也去了,大家隻當是這感恩的郎君來送最後一程,城裏卻多了戶人家。
自從孫格走後,孫家一老一小便多受照料,明麵上的照顧多,背地裏的“照顧”也多。
有半生知己尋他借錢,孫老不為所動,直把人拒之門外,斷了半生交情。
有人賣菜缺斤少兩,他隻當睜眼瞎,卻是有旁邊賣豬肉總比別人家貴上些許的同行破口大罵,說那屠夫沒有良心,而後大方送他一塊新鮮豬肉,拍著胸脯道:“孫老,往後來我這買,大家都是證人,我按原價賣,絕不多收你一分錢!多收我家豬全病死!”
自此往後,娜家賣豬肉雖然些許小貴的攤子客人越來越多,按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有良心,貴點就貴點。”
孫老每月十六去官府領錢時,總有小混混暗暗盯著他,隻是少有機會動手,難得有機會動手,卻會被遠遠攔著。
一個小郎君拿著未出鞘的刀指著他們那一畝三分地。
另一個就坐在巷子的牆上,嘴裏哼著小曲兒,笑意盈盈,側眸望來:“幹啥去?”
自此,那道上的人再沒有誰,敢去惦記那位獨自帶著小娃娃的孫家老爺子。
喜歡那年那景那些人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景那些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