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不堪的往事

字數:3603   加入書籤

A+A-


    正像杜團長所想的,其實許多人也是這樣想的,老村長的確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就連甘道士也不知道。
    村長顫抖地回憶著不堪往事:“六十年前,我們村子也要建一座橋……”他舉起拐杖指了指不遠處的那座殘橋,繼續說道,“就是那座老橋,那可是用命換來的啊……”
    原來,六十年前修建那座老橋時,發生了與今天一模一樣的場景。當初修建那座橋的時候,橋基老建不好,剛建起就垮塌,死傷了幾條性命。後來,也是請了個道士,就是現在這個甘道士的爹,老甘道士建議用打生樁的方式祭拜鬼神。
    橋不建出行不方便,但要建橋就要填命。雖然大家一致同意“打生樁”,但誰又願意獻上自己的孩子呢?即便不用童男童女,用別的活人替代,那也得人家自願獻出生命才行啊!每個人生命隻有一次,沒有人願意用自己的命去換橋的順利修建。
    那隻有去抓流浪漢,把流浪漢活埋在橋墩裏,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麽人間蒸發了。別說是了無牽掛的流浪漢,就算是有家有室的正常人,被封在橋墩裏,死了也就死了,隻要建橋的人不說出去,沒有人會知道。
    但是,那年頭流浪漢不是餓死就是凍死,很難找到一個活的。即便能找到,村長也不同意,因為這個村子自古以來就很義氣。
    那怎麽辦?最後商量了一下,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借魂樁”。
    “借魂樁”雖然沒有“打生樁”那麽殘忍,但被借魂的人最後也是難逃一死。所以,“借魂樁”拚的就是運氣。施法術的時候,得有人從橋頭路過,路過的人被喊話時要有所回應,這樣“借魂樁”才能施展成功,被借去魂魄的人過幾天也就死了,所以那也是他的命運。
    老甘道士選了個吉日,齋戒沐浴,然後在橋頭開壇作法,將法力注入橋頭一塊紅頭石牌匾上。然後,在場的人站在一旁,靜等閑人路過。要是有人路過,就對他喊話。如果他答應或者回頭看,他的魂魄就會被困在橋中,“借魂樁”也就施展成功了。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理所當然地交給了村長,一來他能叫得出全村人的姓名,二來他是村長,這種得罪人的事隻能他來幹。
    “借魂樁”這事隻有每家當家人知道,而女人又不準上工地,所以被借魂的極有可能是老人和孩子。
    一盞茶的功夫,幾個孩子跑了過來戲耍湊熱鬧。幾個孩子父親心裏自然是咯噔一下,但有言在先,不能把自家孩子趕走,隻能聽天由命。
    終於,幾個孩子路過橋頭時,村長挨個喊孩子名字,喊了幾個沒有應聲。喊到牛二毛時,他竟然清脆地答應了一聲,笑嗬嗬地回過頭看著村長。
    牛二毛正是現在的老村長的弟弟,他父親心痛的無以複加,但隻能認命,要怪也隻能怪他命不好。
    沒多久,橋建好了,牛二毛也死了,他的魂魄被鎖在橋裏,成了這座橋的守護神。
    村裏人也義氣,牛家獻了個孩子,他們也從不虧待他家,對他家人敬重有加。當然,這事也隻有牛二毛他爹,也就是現在的這位老村長牛振山的爹知道。他爹臨死前把他喊到身旁,把“打生樁”和“借魂樁”,以及當年借走他小弟魂魄的事都告訴了他。當年參與“借魂樁”這樁事的人都死了,所以隻有牛振山一人知道。他本想把這件事帶進棺材,但今天遇到怪事,又不想悲劇重演,隻好把那段不堪往事說了出來。
    “打生樁”和“借魂樁”本就是見不得光的邪術,即便是你知我知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誰也不隨便掛在嘴邊說起。所以,自從六十年前用“借魂樁”建了那座橋後,當事人全都守口如瓶,哪怕是甘道士的爹也不曾將這件事泄露半個字。
    自從牛二毛被借魂死後,夫妻倆積鬱成疾,沒幾年也相繼離世,隻剩下牛振山一人。那時,牛振山才十多歲,卻成了孤兒。好在整個村莊都義氣,他們見牛振山可憐,也念在為建橋他家犧牲了一個孩子,紛紛出手相助。村民隔三差五地送些糧食,有時還送幾件衣物,不讓他挨餓受凍。
    也許當初建橋時積了陰德,再加上牛振山自己爭氣,沒幾年就出落得身姿挺拔,體健俊朗,在附近都算得上是出類拔萃的青年。成家立業後,做事更加穩重,性格豁達,漸漸成為村子裏響當當的人物,說一不二。
    再後來,他就成了村長,一直到現在。
    對於村長,“借魂樁”曾經給他帶來切身之痛,先失去小弟,再失去父母,弄得家破人亡。“借魂樁”尚且如此,“打生樁”更加殘忍,所以,他是極力反對再行不仁之舉。
    聽完老村長的故事,村民全都無言以對,現場頓時一片寂靜。
    然而,橋不能不建,否則村民出行得繞行很遠的路程。
    村長渴望地眼神看著甘道士,問道:“道長,還有別的辦法嗎?”
    甘道士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牛大哥,要是還有別的辦法,我也不至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打生樁”幾個字他不想再說出口,畢竟那不是件光彩的事。
    村長一時沒了主意,不知道該如何抉擇。眼下這種情形,要建橋就必須“打生樁”,退一步也是“借魂樁”,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他是斷然不能同意的。
    “村長,現在怎麽辦你倒是發個話啊!”建橋的壯漢催促道。
    “是啊,總不能這樣幹耗著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全都等他拿主意。
    村長實在沒轍,隻好采取“托”字訣,說道:“此事關係重大,要不然咱們先回去開個會,這事從長計議!”
    眾村民一想也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不能全由村長一人決定,畢竟他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村長召集村裏一些能說得上話,還有一些能夠主事的,在祠堂裏開會。杜團長好歹是個長官,也在邀請之列,天雲和史副官是隨從,位列左右。正好,他們也是喜歡湊熱鬧的主,倒要看看他們最終做出什麽樣的決定。
    所謂人多嘴雜,各人想法也不盡相同,一時也沒商量出個結果來。
    作為一村之長,村長有主持會議之責,目的是要解決問題,但各方相持不下也不是辦法,隻好按老規矩來辦。
    “既然大家夥兒都拿不定主意,咱們就按老規矩來!”村長提著嗓子喊道,“但是,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可以說是人命關天,所以參與表決的人數要達到九成,舉手讚成的人數也要達到九成,此時方可通過。大家夥兒可有意見?”
    “沒意見!”“就這麽來!”發表意見者寥寥,大多不言不語,他們心裏都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雖然是為了建橋,但大家都知道這種害人性命的事有損陰德。
    “好,既然沒人反對,那咱們就開始舉手表決!”村長這是要強迫大家作出決定。
    “讚成‘打生樁’的舉手!”
    喜歡幽冥往事請大家收藏:()幽冥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