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隋軍兵取遼東

字數:4218   加入書籤

A+A-


    大業九年正月,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大地,隋帝楊廣再次在全國征調精銳之兵,一時間,各處關隘要道,皆是浩浩蕩蕩的行軍隊伍,向著涿郡(治今北京城西南)集結而去。此次,楊廣決心再次親征高句麗,欲雪前恥。
    病榻之上,老將軍段文振與韓擒虎麵色蒼白,卻強撐著精神,親自書寫折本,呈遞給隋帝。他們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懇切勸諫天子切不可拖遝,務必要趕在秋潯遼水上漲之前發起進攻,否則形勢將對隋軍極為不利。然而,楊廣卻將這兩封飽含老臣心血與憂慮的折本隨意放置一旁,對兩位老將軍的金玉良言充耳不聞。
    四月,春風漸暖,隋軍士氣高昂地渡過遼水。楊廣迅速調遣宇文述、楊義臣二將,命他們率軍直逼平壤。又令來護兒率水師從海上進攻平壤,左光祿大夫王仁恭率軍進至新城(今遼寧撫順北)。王仁恭不負所望,親率勁騎一千,如猛虎出山般衝入高麗兵數萬之陣,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大敗而逃。同時,楊廣還命麥鐵仗、辛世雄為接應使,確保各軍之間的聯絡與支援。
    五月,驕陽似火,煬帝下令諸軍合力圍攻遼東城(今遼寧遼陽)。一時間,喊殺聲震天,攻城器械林立,隋軍將士們奮勇衝鋒,然而遼東城卻如銅牆鐵壁一般,二十餘日過去,依舊未能攻克。雙方在城下死傷無數,鮮血染紅了大地。
    此時,高句麗主帥乙支文德親率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來到鴨綠江,迎擊隋軍。乙支文德深知隋軍勢大,不可硬拚,於是分兵四路,布下了精妙的戰陣。起初,隋軍憑借著勇猛的攻勢,接連勝了幾仗,士氣大振。尤其是宇文述,幾戰告捷後,便驕傲自滿起來,全然沒了往日的謹慎。
    乙支文德見時機已到,便施展詐敗之計,故意示弱,率軍節節敗退。宇文述有勇無謀,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全然不知是計,在後麵緊追不舍。為了加快追擊速度,他竟然下令讓士兵扔掉多餘的裝備,輕裝前進。隋軍一路如脫韁的野馬般殺到平壤附近。然而,宇文述對當地地形極為不熟,這下可陷入了絕境。
    乙支文德見隋軍已深入圈套,當即下令擂鼓進攻。一時間,戰鼓如雷,高句麗軍從四麵八方如潮水般湧出。宇文述這才意識到中計,卻已回天乏術,十萬大軍瞬間陷入混亂,抵擋不住,紛紛往下敗退。這正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隋軍士兵們慌不擇路,有掉進鴨綠江被淹死的,有被自己人踩死的,自相踩踏,慘狀不忍直視。
    辛世雄在鴨綠江浮橋接應宇文述,眼見大軍潰敗,他挺身而出,大聲喊道:“宇文將軍,你先走,末將在此墊後!”宇文述帶著殘兵敗將,慌慌張張地過了浮橋,一路狂奔。辛世雄則揮舞著兵器,與追來的番將展開殊死搏鬥,他接連斬殺幾個番將,然而敵人越來越多,最終寡不敵眾,壯烈殉國。他帶來的隋軍將士,也都為國捐軀,無一生還。
    數天後,宇文述這個庸將帶著寥寥無幾的殘兵敗將,狼狽敗退到遼水。麥鐵仗早已在此接應,見到宇文述,他拱手說道:“大帥,你先撤,末將在此抵擋一陣。”宇文述一臉愧疚地說道:“麥將軍,你可要多加小心,辛將軍已經為國捐軀了。”麥鐵仗豪邁地回應:“料也無妨!”宇文述說完,便領著敗兵朝著遼東城方向敗退下去。
    麥鐵仗,出生於南雄百順人亦說始興江口或重慶潼南),生活於陳朝和隋朝期間。他青年時便勇敢過人,臂力驚人,步行如風,跑起來甚至能追上奔馬,號稱“日行五百裏”。他性格開朗,喜好飲酒,喜歡結交朋友,極為重信義。陳朝太建年間,麥鐵仗曾因生活所迫結夥為盜,被廣州刺史捕獲,罰為官府奴隸,負責為皇帝執掌禦傘。後來,他投身隋朝,成為大將軍,隨楊素征突厥時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又奔赴征討高句麗的戰場,卻不想在此麵臨生死之戰。
    麥鐵仗身高一丈二,麵如淡金,三綹短髯,威風凜凜。正在此時,乙支文德領兵殺到。麥鐵仗立馬橫大槍,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將道路死死攔住。乙支文德見此,心中暗生敬意,卻仍勸麥鐵仗歸降高句麗:“麥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隋軍已敗,你又何必苦苦支撐,不如歸降我高句麗,定當重用。”麥鐵仗聽聞,怒目圓睜,大罵道:“你等高句麗不守臣道,興兵犯境,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二人話不投機,當場動手。
    乙支文德哪裏是麥鐵仗的對手,隻打了二十多回合,便漸漸體力不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心想:我身後這麽多人,還怕鬥不過你一個?於是,乙支文德撥馬回歸本隊,他把大刀往空中一舉,代替軍令。高句麗軍見狀,如餓狼撲食般往上一闖,將麥鐵仗團團圍住。
    麥鐵仗毫無懼色,與一萬多將士一同,和高句麗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廝殺。他揮舞著大槍,如入無人之境,接連斬殺十多個高句麗將領。然而,敵人實在太多,漸漸地,麥鐵仗的體力也到了極限,最終寡不敵眾,也為國捐軀。連同那一萬多隋軍將士,都倒在了這片異國的土地上,壯烈犧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路,楊義臣率領十五萬兵馬,一開始打得十分順利,攻城略地,勢如破竹。然而,勝利的果實讓楊義臣也漸漸驕傲起來,他同樣中了乙支文德的計。一時間,軍隊大亂,這一路也敗下陣來。
    此次征戰,大隋朝三十五萬大軍損失過半,辛世雄、麥鐵仗先後戰死,隋軍士氣低落,形勢岌岌可危。如今,就剩下來護兒率領的水路兵馬了。
    來護兒將軍一開始打的也挺順利,他率軍一路乘風破浪,打到了平壤城。然而,他卻中了乙支文德的空城計。當他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平壤城時,卻發現城內空無一人,寂靜得可怕。來護兒心中暗叫不好,剛想下令撤軍,卻為時已晚。四周突然殺聲四起,高句麗軍從各個角落湧出,將來護兒的軍隊重重包圍。
    來護兒麵色凝重,他深知此時已陷入絕境,但他毫不畏懼,立刻整頓軍隊,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他身先士卒,揮舞著兵器,衝向敵陣。士兵們見主帥如此英勇,也都鼓起了勇氣,與高句麗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一時間,平壤城內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人間煉獄。
    來護兒一邊奮力拚殺,一邊尋找著突圍的機會。他深知,若是不能盡快突圍,這支軍隊也將全軍覆沒。然而,高句麗軍的包圍圈如鐵桶一般,密不透風,幾次突圍都未能成功。來護兒心急如焚,他望著身邊不斷倒下的士兵,心中充滿了悲痛與憤怒。
    此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戰場上的廝殺聲卻絲毫沒有減弱。來護兒知道,夜晚對於被包圍的他們來說,更加危險。他咬緊牙關,決定做最後一次突圍。他集合了所有還能戰鬥的士兵,組成了一支敢死隊,向著高句麗軍防守最薄弱的地方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敢死隊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向敵人的防線。在來護兒的帶領下,士兵們不顧生死,奮勇向前。高句麗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凶猛攻勢打得有些措手不及,防線出現了一絲鬆動。來護兒見狀,心中大喜,他大喊一聲:“衝出去!”士兵們受到鼓舞,更加拚命地廝殺。終於,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他們撕開了高句麗軍的包圍圈,成功突圍。
    來護兒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出了平壤城。此時,他的心中滿是苦澀與不甘。這場戰爭,隋軍原本占據優勢,卻因為將領的輕敵與失誤,落得如此慘敗的下場。他望著身後那座依舊燈火通明的平壤城,暗暗發誓,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
    而另一邊,隋帝楊廣得知前方戰事失利,損失慘重,不禁大發雷霆。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精心籌備的第二次征討高句麗之戰,竟然會如此慘敗。他將宇文述、楊義臣等將領召回,狠狠地訓斥了一番。然而,事已至此,訓斥也無法挽回敗局。
    楊廣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是就這樣退兵,不僅顏麵掃地,而且高句麗必將更加囂張。但若是繼續進攻,如今士氣低落,兵力受損,又談何容易。此時,朝堂之上也是一片混亂,大臣們紛紛議論紛紛,有的主張繼續進攻,有的則建議暫時退兵,休養生息。
    就在楊廣猶豫不決之時,蘇定方站了出來。他望著楊廣,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如今雖戰事失利,但我軍並非毫無勝算。高句麗雖勝,但也損失慘重。我們可趁此時機,整頓軍隊,重新製定戰略,再尋戰機。”楊廣看著蘇定方,心中一動,他問道:“蘇將軍,你有何良策?”蘇定方不慌不忙地說道:“陛下,我們可先派小股部隊騷擾高句麗邊境,使其不得安寧,疲憊其兵力。同時,暗中集結兵力,等待時機。待高句麗放鬆警惕,我們再一舉進攻,定能取得勝利。”
    楊廣聽後,沉思片刻,緩緩點頭道:“蘇將軍所言有理,就依你之策。”於是,楊廣下令,讓各軍暫時退回涿郡,整頓軍隊,同時按照蘇定方的計策,派小股部隊騷擾高句麗邊境。
    而此時的高句麗,雖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也深知隋軍不會善罷甘休。乙支文德一麵加強邊境防禦,一麵整頓軍隊,準備迎接隋軍的再次進攻。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之中,隋與高句麗之間的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