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徐積徐茂公報仇

字數:1741   加入書籤

A+A-


    大業年間,洛陽城的天空被陰霾籠罩,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在一處幽靜的宅院裏,徐積,也就是世人熟知的徐茂公,正對著父親徐德言的靈位,久久佇立。靈堂內,白燭搖曳,映照著他滿是悲憤與決絕的麵龐。
    回想起數月前那噩夢般的經曆,徐茂公的拳頭緊緊攥起,關節泛白。父親徐德言,這位名震關中的大俠,銀麵老人,老劍客,一生行俠仗義,卻因不肯與奸臣宇文化及同流合汙,被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宇文化及在大業天子楊廣麵前進讒言,誣陷徐德言意圖謀反。昏庸的楊廣竟信以為真,當即下令派人追殺。
    那天,追殺的官兵將徐府團團圍住,喊殺聲震耳欲聾。徐德言雖武藝高強,卻寡不敵眾。他且戰且退,最終在婁敬老劍客的舍命相助下,才讓徐茂公得以逃脫。可婁敬老劍客卻不幸被奸人所害,血濺當場。徐德言也在逃亡途中,因傷勢過重,含恨而亡。
    “父親,婁老前輩,此仇不報,我徐積誓不為人!”徐茂公對著靈位,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透著無盡的恨意。
    此後,徐茂公踏上了複仇之路。他四處奔走,聯絡誌同道合之士,尋找對抗隋朝的機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河南的翟讓。翟讓為人豪爽,義薄雲天,早已對隋朝的暴政不滿,正欲舉義旗。兩人相見恨晚,一番長談後,決定攜手共進,占據河南瓦崗山,正式宣布起義對抗隋朝。
    瓦崗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徐茂公和翟讓率領著起義軍,在此安營紮寨。他們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一時間,瓦崗山的名聲越來越大,吸引了眾多飽受隋朝壓迫的百姓前來投奔。
    徐茂公深知,要想與隋朝抗衡,光有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還需有嚴明的軍紀和合理的戰略。他親自製定了瓦崗軍的軍規,要求士兵們不得擾民,對百姓秋毫無犯。同時,他利用自己的智謀,為起義軍出謀劃策。
    在一次與隋朝官軍的戰鬥中,隋軍派出了一員猛將,率領著數千精銳部隊前來圍剿瓦崗軍。這員猛將武藝高強,所到之處,瓦崗軍士兵紛紛敗退。徐茂公見狀,眉頭緊皺,他仔細觀察著戰場形勢,心中迅速盤算著對策。
    突然,他眼睛一亮,對翟讓說道:“翟大哥,隋軍雖猛,但他們長途跋涉,必然疲憊。我們可采用誘敵深入之計,先佯裝敗退,將他們引入山穀之中,然後再斷其退路,前後夾擊,定能取勝。”
    翟讓聽後,點頭稱是。於是,瓦崗軍依計而行。他們故意露出破綻,節節敗退。隋軍猛將見狀,以為瓦崗軍不堪一擊,便窮追不舍。當隋軍進入山穀後,徐茂公一聲令下,早已埋伏好的瓦崗軍士兵從兩側殺出,堵住了山穀的出口。隋軍頓時陷入了絕境,陣腳大亂。
    徐茂公手持長槍,身先士卒,衝入敵陣。他槍法如神,槍尖閃爍著寒光,每一次刺出,都能讓一名隋軍士兵倒下。在他的帶領下,瓦崗軍士氣大振,奮勇殺敵。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隋軍全軍覆沒,那員猛將也被徐茂公斬殺。
    此役過後,瓦崗軍名聲大噪,徐茂公的威名也傳遍了四方。他知道,這隻是複仇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敵人要麵對。但他毫不畏懼,心中隻有一個信念:為父報仇,推翻隋朝的暴政,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瓦崗軍的勢力越來越大,成為了隋朝的心腹大患。而徐茂公也在一次次的戰鬥中,逐漸成長為一名傑出的將領。他的名字,讓隋朝的官兵聞風喪膽,也讓天下百姓看到了希望。但他深知,複仇之路,仍任重而道遠。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