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業天子在征兵
字數:1931 加入書籤
且按下瓦崗那風雲變幻的局勢不提,單說這大業天子楊廣。此時天下已然亂象叢生,義軍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烽火在大隋的版圖上熊熊燃燒,可這一切竟都未能讓這位天子警醒分毫。
揚州的行宮內,奢華依舊。雕梁畫棟間,絲竹之音嫋嫋不絕,舞姬們身姿婀娜,在寬敞的大殿內翩翩起舞。楊廣高坐於龍椅之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美玉,眼神中透著幾分自得與傲慢,似乎外界的動蕩於他而言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塵埃。
“陛下,如今各地義軍蜂起,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調兵平叛,穩固我大隋江山啊。”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中滿是憂慮。他看著楊廣,眼中帶著期盼,希望這位天子能重視眼前的危機。
楊廣卻眉頭一皺,不悅道:“區區草寇,何足為懼?朕的大隋鐵騎,天下無敵,待朕三征高句麗歸來,再將這些逆賊一網打盡!”說罷,他將手中美玉往案幾上一放,發出清脆的聲響,震得周圍的大臣們心頭一顫。
原來,楊廣心中仍執念於三征高句麗。在他看來,前兩次征高句麗失利,是奇恥大辱,唯有徹底征服高句麗,才能彰顯他的天威,成就他的千古霸業。於是,一道道詔書從揚州行宮發出,如雪花般飄向大隋的各個角落。
征兵的告示貼滿了城鎮鄉村的大街小巷。年輕的男子們看著告示,滿臉愁容。家中父母苦苦哀求,妻子淚眼婆娑,可在官府的逼迫下,他們也隻能無奈地收拾行囊,告別親人,踏上前往軍營的道路。一時間,哭聲、哀求聲在大隋的土地上此起彼伏。
“兒啊,你這一去,何時才能回來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拉著兒子的手,泣不成聲。
“娘,您放心,兒子會平安回來的。”年輕男子強忍著淚水,安慰著母親,可他的眼神中卻滿是迷茫與恐懼。
除了征兵,糧草的征集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地官府為了完成任務,對百姓橫征暴斂。農民們辛苦勞作一年的收成,被官府強行征收,家中頓時陷入了困境。有的人家甚至連來年的種子都被奪走,百姓們怨聲載道。
“這日子還怎麽過啊!天子隻顧著自己的麵子,卻不顧我們百姓的死活!”一位農民望著空蕩蕩的糧倉,憤怒地咆哮著。
在朝堂之上,對於三征高句麗的決策,大臣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宇文述為首,極力支持楊廣,他們阿諛奉承,誇讚天子的英明神武,認為隻要再次出征,必定能凱旋而歸。另一派則以高熲等正直之臣為主,他們冒死進諫,懇請楊廣放棄出征,先解決國內的義軍問題。
“陛下,如今國內民不聊生,義軍四起,若此時再興兵高句麗,恐怕會激起更大的民變啊!”高熲跪在地上,聲淚俱下。
楊廣卻怒目圓睜,喝道:“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來人,將高熲拖出去,貶為庶民!”高熲被拖出朝堂,他的呼喊聲漸漸消失在大殿之外,可他的話語卻如重錘般,敲擊著一些大臣的內心。
然而,楊廣的決心已定,無人能勸。他調集了大量的戰船,在運河邊排列得密密麻麻。這些戰船高大雄偉,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士兵們在船上忙碌地搬運著物資,將各種武器、糧草堆滿船艙。
隨著出征的日子越來越近,揚州行宮內的氣氛也愈發緊張。楊廣整日忙著檢閱軍隊,聽取將領們的匯報。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興奮,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征服高句麗後的榮耀。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楊廣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離開了揚州。船隊沿著運河向北行駛,旌旗招展,綿延數十裏。岸上,百姓們看著這支龐大的隊伍,眼中滿是怨恨和無奈。他們知道,天子這一去,又不知會有多少人戰死沙場,又不知會給大隋帶來怎樣的後果。而天下的義軍,也在密切關注著楊廣的動向,他們在暗處積蓄力量,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大變局。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