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興洛倉大捷,瓦崗新篇啟
字數:2005 加入書籤
隋大業年間,天下板蕩,民不聊生。瓦崗軍在翟讓、李密的率領下,已成燎原之勢,鋒芒直指大隋的要害。興洛倉,這座隋朝的大糧倉,不僅囤積著無數糧食,更是隋廷在中原地區統治的重要支撐,一旦攻克,戰略意義非凡。
此時的興洛倉,戒備森嚴。倉城四周高牆聳立,護城河寬闊且水深流急,吊橋高懸。城牆上,隋軍士兵來回巡邏,弓弩手嚴陣以待,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彰顯著守軍欲保糧倉的決心。然而,瓦崗軍同樣士氣高昂,毫無懼色。
翟讓身披重甲,手持長槍,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之上,望著興洛倉,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果敢。李密身著素袍,手搖羽扇,神色鎮定自若,來到翟讓身旁。“翟大哥,興洛倉雖固,但並非不可破。隋軍雖有防備,卻已是強弩之末。我們可先派小股部隊佯攻東門,吸引敵軍主力,再以精銳部隊從西門突襲,定能出其不意。”李密低聲向翟讓獻策。翟讓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好,就依兄弟所言,我這便去安排。”
隨著翟讓一聲令下,瓦崗軍行動起來。東門方向,喊殺聲震天。單雄信率領著一隊瓦崗勇士,高舉著瓦崗軍旗,奮力攻城。隋軍見狀,急忙調集大量兵力前往東門抵禦。一時間,箭矢如雨般落下,攻城的雲梯被一次次推倒,但瓦崗軍毫不退縮,前赴後繼。
與此同時,徐世積帶領著瓦崗軍的精銳部隊,悄悄繞到了西門。他們身著輕便鎧甲,手持利刃,趁著隋軍主力被吸引到東門之際,迅速衝向護城河。勇士們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板和沙袋,填平了部分護城河,隨後架起雲梯。隋軍西門守軍發現時,已為時已晚。徐世積身先士卒,第一個爬上雲梯,與城牆上的隋軍展開殊死搏鬥。
在激烈的廝殺中,瓦崗軍憑借著勇猛和頑強,逐漸占據了上風。西門的城門被攻破,徐世積帶領著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興洛倉。東門的單雄信見西門方向已得手,更是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攻破了東門。瓦崗軍成功攻克興洛倉,隋軍殘部紛紛投降。
攻克興洛倉後,瓦崗軍打開了糧倉的大門。一袋袋糧食被搬運出來,堆積如山。百姓們聽聞瓦崗軍開倉放糧,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中卻充滿了希望。當糧食發放到他們手中時,百姓們激動得熱淚盈眶,歡呼雀躍之聲響徹雲霄。
“瓦崗軍萬歲!”“翟大王萬歲!”“李將軍萬歲!”百姓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表達著他們對瓦崗軍的感激與擁護。
李密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對翟讓說道:“翟大哥,如今百姓擁護我們,我們更應乘勝追擊,擴充勢力,推翻隋廷,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翟讓拍了拍李密的肩膀,大笑道:“兄弟所言極是。若沒有兄弟的智謀,我們也難以如此順利地攻克興洛倉。從今往後,你便是瓦崗軍的二把手,與我一同共圖大業。”
李密拱手謝道:“多謝翟大哥信任,李密定當竭盡全力,輔佐翟大哥。”
自李密成為瓦崗軍二把手後,瓦崗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李密憑借著他的智謀和遠見,製定了一係列的戰略計劃。他整頓軍紀,加強軍事訓練,使得瓦崗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他還積極招攬人才,許多有誌之士紛紛前來投奔瓦崗軍。
在政治上,李密提出了“除暴安良,拯救蒼生”的口號,贏得了廣大百姓的支持。瓦崗軍所到之處,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百姓們紛紛響應,踴躍加入瓦崗軍。一時間,瓦崗軍的勢力如日中天,成為了反隋的主要力量。
隨著瓦崗軍的日益壯大,周圍的一些小股起義軍也紛紛前來歸附。瓦崗軍的隊伍不斷擴充,從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了數萬人。他們占據了興洛倉周邊的大片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
翟讓和李密深知,要想推翻隋廷,僅靠現有的實力還遠遠不夠。他們繼續謀劃著下一步的戰略行動,準備向隋軍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在他們的帶領下,瓦崗軍士氣高昂,時刻準備著為實現推翻隋廷、拯救蒼生的目標而戰。而此時的隋廷,麵對日益壯大的瓦崗軍,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一場更加激烈的較量即將在中原大地上展開 。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