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太原起意 風雲初聚
字數:1835 加入書籤
太原府城的青石板路在秋陽下泛著古樸的光,街邊的槐樹葉子開始泛黃,時不時有幾片打著旋飄落。唐國公李淵負手站在晉陽宮的望景樓上,望著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梆子聲,間或夾雜著孩童的嬉鬧,這本該是一派安寧景象,可李淵心裏清楚,這太平表象下,早已暗流湧動。
“父親,如今義軍蜂起,朝廷自顧不暇,正是我等舉事的良機。”李世民身著一襲玄色勁裝,英氣勃勃地走上望景樓,單刀直入地說道。李淵聞言,身形微微一震,卻並未立刻作答,目光依舊望著遠方。他想起了這些年為朝廷四處征戰的日子,平叛、剿匪,可這天下的亂象卻如野草般,越剿越多。如今,各地烽火連天,楊廣遠在江都,對這局勢似乎也束手無策。
“世民,此事非同小可。一旦舉事,便是謀逆大罪,我李家上下老小……”李淵聲音低沉,透著幾分猶豫。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堅定:“父親,當今天子無道,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若不起兵,蒼生將永無寧日。況且,太原乃龍興之地,兵精糧足,我等暗中招兵買馬,積草囤糧,待時機成熟,揮師南下,必能成就一番霸業。”
李淵陷入了沉思,李世民的話並非沒有道理。這些日子,他也聽聞蘇定方等將領在各地征戰,雖有勝績,卻難以扭轉大局。朝廷內部腐敗叢生,政令不通,已然搖搖欲墜。若繼續為其效力,恐怕最終也難有善果。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李淵最終說道,“招兵買馬之事,切不可聲張,需暗中進行。我先修書一封,派人送往河東,告知建成、元吉,讓他們暗中籌備。”李世民點頭稱是,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幾日後,太原城的幾個秘密據點開始行動起來。李淵的心腹劉文靜,以招募民壯抵禦匪患為名,在城中各處張貼告示。一時間,不少年輕力壯的男子紛紛前來應募。蘇定方舊部中有個名叫馬三的小校,也聽聞了消息。他曾在蘇定方麾下效力,後因傷返鄉,如今生活窘迫。看到告示後,他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前往應募。
“你可會武藝?”招募處,一個滿臉絡腮胡的校尉打量著馬三。馬三挺了挺胸膛:“回校尉,小人曾在蘇定方將軍麾下當過兵,略通些武藝。”校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哦?蘇將軍麾下?那你且露兩手看看。”
馬三從一旁拿起一根長槍,舞動起來。他雖身負舊傷,但槍術依舊嫻熟,虎虎生風。周圍的人紛紛叫好,校尉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你被收下了。明日辰時,到軍營報到。”馬三心中一喜,謝過校尉後,轉身離去。
與此同時,李淵在晉陽宮的密室中,與劉文靜、李世民等人商議著下一步計劃。“如今兵源已有眉目,但糧草還需籌措。”劉文靜皺著眉頭說道。李淵沉思片刻:“我已派人聯絡了太原周邊的幾個富商,他們願意出資相助。另外,我讓元吉在河東購置了一批糧草,不日便可運抵太原。”
李世民則提出:“父親,我們還需招攬人才。如今各方勢力都在網羅能人異士,我們若想成就大業,也不能落後。”李淵深以為然:“此事我已有安排。我聽聞晉陽有個叫裴寂的人,頗有謀略,明日我便親自去拜訪他。”
在眾人商議之時,太原城的夜漸漸深了。月光灑在城牆上,宛如一層銀霜。馬三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了在蘇定方麾下的日子,想起了那些並肩作戰的兄弟,如今卻不知他們身在何處。而這一次,加入李淵的軍隊,又會迎來怎樣的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城的招兵買馬行動在秘密進行中。李淵一邊應付著朝廷的眼線,一邊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起事所需的一切。而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蘇定方雖遠在他鄉,他的威名卻如同一麵旗幟,影響著各方勢力的決策。一場改變天下格局的風暴,正悄然在太原府上空匯聚。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