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瓦崗暗流

字數:2824   加入書籤

A+A-


    且說瓦崗寨內,自李密被翟讓推為第二把交椅,地位一躍超過諸多元老,這看似簡單的權力更迭,實則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激起千層浪,讓本就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微妙。
    徐茂公徐三爺,生性豁達,心胸寬廣,他從大局著眼,深知李密確有過人之才,能帶領瓦崗走向更廣闊天地,所以對這一變動並未放在心上。平日裏,他依舊有條不紊地操練兵馬,巡視營寨,還時常與李密商討戰略,為瓦崗的發展出謀劃策。
    然而,邴元真、單雄信和房彥藻這三人,心裏卻滿是不痛快。邴元真出身小吏,好不容易在瓦崗軍中謀得一席之地,本想著憑借資曆一步步往上爬,卻不想半路殺出個李密,直接騎到自己頭上,怎能不窩火?他常常在私下裏唉聲歎氣,對李密的決策也是陽奉陰違。有一次,李密下令調整糧草運輸路線,以避開隋軍耳目,邴元真卻故意拖延,導致糧草運送延誤,險些影響了前線戰事。
    單雄信,曹州濟陰人,自少年時就驍勇善戰,一杆長槍使得出神入化,在瓦崗軍中素有“飛將”之稱。他追隨翟讓已久,本以為翟讓會一直帶領大家,自己也能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番大事業。可如今李密上位,他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心中那股傲氣讓他難以咽下這口氣。在戰場上,他開始不聽李密指揮,擅自行動。有一回,李密安排他埋伏在敵軍側翼,等待時機發動突襲,可單雄信卻覺得自己的計劃更好,貿然出擊,結果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讓瓦崗軍陷入了短暫的混亂,損失了不少兵力。
    房彥藻身為李密的左長史,本應全力輔佐李密,可他卻心懷鬼胎。他嫉妒李密的才華和威望,總想著有朝一日能取而代之。於是,他暗中與邴元真、單雄信勾結,在軍中散布李密的謠言,蠱惑人心。他常常對其他將領說:“李密不過是個外來者,他懂什麽瓦崗的規矩?他這麽著急掌權,肯定是有自己的私心。”這些話像毒瘤一樣,在瓦崗軍中慢慢擴散,使得軍心逐漸不穩。
    而翟讓,雖然主動讓賢,但他的部將王儒信和兄長翟寬,卻對李密十分不滿。王儒信多次勸翟讓重新奪回大權,他說:“主公,您才是瓦崗的創始人,怎麽能把大權拱手讓給別人?如今李密剛愎自用,長此以往,瓦崗怕是要毀在他手裏。”翟寬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弟弟,你可不能心慈手軟,得為咱們瓦崗的兄弟們著想。”翟讓雖然拒絕了他們的提議,但這些話還是傳到了李密的耳朵裏,讓李密對翟讓等人更加警惕。
    李密也察覺到了軍中的暗流湧動,他深知如果不盡快解決這些問題,瓦崗軍內部遲早會分崩離析。於是,他一方麵加強自己的嫡係力量,提拔了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將領;另一方麵,試圖與邴元真、單雄信等人溝通,化解矛盾。他找到單雄信,推心置腹地說:“單將軍,您的勇猛無人能及,瓦崗軍能有今天的成就,您功不可沒。我雖位居高位,但心中對您一直敬重有加,日後還望您能繼續支持我,咱們一起共創大業。”單雄信聽了,表麵上點頭稱是,可心裏卻依然不服氣。
    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李密提出攻打洛陽的計劃,希望能一舉拿下這個戰略要地,擴大瓦崗軍的勢力範圍。眾人對此議論紛紛,邴元真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洛陽乃隋朝重鎮,城高池深,兵多將廣,咱們貿然攻打,豈不是以卵擊石?”單雄信也跟著附和:“就是,我看還是先鞏固現有地盤,等實力更強了再做打算。”兩人一唱一和,讓李密十分頭疼。這時,徐茂公站出來說:“李公的計劃並非沒有道理,如今隋朝內亂,洛陽守軍人心惶惶,正是我們的機會。隻要我們精心籌備,製定合理的戰略,未必不能成功。”在徐茂公的支持下,李密力排眾議,決定按原計劃攻打洛陽。
    然而,就在瓦崗軍準備出征之際,營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天夜裏,巡邏的士兵發現有幾個黑影在倉庫附近鬼鬼祟祟,上前查看時,那幾個黑影突然拔刀相向,殺死了士兵後逃竄。李密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他懷疑這是有人故意破壞瓦崗軍的糧草儲備,很可能與軍中的反對勢力有關。於是,他下令徹查此事,一時間,瓦崗寨內人心惶惶,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隨著調查的深入,種種線索都指向了邴元真。原來,邴元真為了報複李密,暗中勾結了幾個心懷不滿的士兵,企圖燒毀糧草,讓攻打洛陽的計劃破產。李密得知真相後,本想立刻將邴元真斬首示眾,但考慮到此時正是用人之際,而且貿然處置邴元真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內亂,於是他決定先將邴元真囚禁起來,等打完這一仗再做定奪。
    解決了邴元真的問題,李密繼續籌備攻打洛陽的事宜。他親自挑選了精兵強將,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還鼓舞士兵們的士氣:“兄弟們,此次攻打洛陽,是我們瓦崗軍的重要契機。一旦成功,我們就能擁有更大的地盤,更好地對抗隋朝暴政,讓天下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大家有沒有信心?”士兵們齊聲高呼:“有!”
    終於,瓦崗軍浩浩蕩蕩地向洛陽進發。一路上,李密不斷觀察地形,調整戰略,確保萬無一失。而單雄信,雖然心中依然對李密有所不滿,但在這關鍵時刻,他也明白不能掉鏈子,隻能硬著頭皮跟隨大軍前行。
    當瓦崗軍抵達洛陽城下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洛陽城內,隋朝守軍嚴陣以待,城牆上布滿了弓箭手和投石車。李密指揮著瓦崗軍,先是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試探性攻擊,吸引敵軍火力,然後再派出精銳部隊從側翼突襲。單雄信手持長槍,一馬當先,帶領著自己的部下衝向敵軍,他的勇猛讓隋軍士兵心生畏懼。
    然而,洛陽城的防守遠比想象中堅固,瓦崗軍連續進攻了幾天,都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李密心急如焚,他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想出新的策略。於是,他召集眾將,再次商討對策。
    就在瓦崗軍與洛陽守軍陷入僵持之際,外界局勢也發生了變化。隋朝的其他軍隊開始向洛陽集結,意圖對瓦崗軍形成包圍之勢。而瓦崗軍內部,雖然表麵上團結一致對抗外敵,但那隱藏在深處的矛盾,就像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讓李密憂心忡忡。他深知,這場戰爭不僅是與隋朝軍隊的較量,更是對瓦崗軍內部凝聚力的考驗,稍有不慎,瓦崗軍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喜歡蘇定方演義請大家收藏:()蘇定方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