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顓頊治世,九州共主

字數:4988   加入書籤

A+A-


    大禹急忙前來致謝,卻不料孔宣索性也將其納入門下,自此孔宣麾下已有三位高徒。
    首位乃神農,次者無支祁,末者便是大禹。
    孔宣更命無支祁協助大禹治水,畢竟無支祁精通水勢。
    果然,得無支祁相助,大禹治水事半功倍。
    他跋山涉水,手握測量之具,由西向東丈量地形,立標設界,規劃水道。
    他率民眾翻越群山,填平低窪,疏導河流,引洪入海。
    大禹殫精竭慮,不辭辛勞,即便三過家門亦未稍作停留,終日泡在泥水中清理河道,將積水導入江河,匯入大海。
    經年累月的努力,終使中原免遭洪澇之災。
    舜禪讓之際,因其功績卓著,將帝位傳予大禹。
    大禹遂成為三皇五帝的最後一位。
    因治水之行踏遍人族領地,大禹對各地風貌、習俗及物產皆了然於胸。
    登基後,他將天下劃為九州,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並定製各州貢品。
    同時創立夏朝,為人類曆史首個王朝,以揚城為國都,設甸、侯、綏三服,甸服五百裏內供物服役,侯服五百裏外則僅需遵紀守法,綏服再遠則提供雜役,要服隻需受教守規,而荒服則依習俗自治。
    大禹製定新曆,稱夏曆,以寅月為歲首。
    夏朝建立後,大禹於塗山召集諸侯,反思己過。
    會議當日,他身著法衣,手持玄圭,四方諸侯按方位排列,齊向大禹行禮,他也稽首回敬。
    典禮結束後,夏禹高聲向諸侯說道:“吾德行淺薄,能力有限,不足以令眾人信服。
    召集此會,旨在盼各位坦誠相待,直言責備、規勸,助我知曉過錯,改正不足。
    我雙手布滿老繭,治理水患,雖有所成就,但心中最為警惕的便是‘驕’字。”
    “曾告誡我:‘你若不自誇,則無人與你爭奪才能;你若不炫耀功勞,也無人與你爭奪功績。
    ’倘若我有過驕傲自負之處,望直言指正,否則便是害我失德。
    對於諸位的教誨,我會用心聆聽。”
    眾人皆知大禹受命於天,先前對大禹有所不滿的諸侯,在見到他的謙遜態度後,均心生敬意,消除疑慮,自此民心歸附。
    塗山大會後,為示尊重,各地諸侯常赴揚城進貢青銅。
    後來,九州每年進貢的銅料增多,大禹便將這些青銅鑄造成九尊巨鼎,分別命名為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及雍州鼎。
    這九鼎分別代表九州,在鼎身雕刻著各州的山川景物與奇珍異獸。
    九鼎象征九州,其中豫州鼎最大,豫州亦是樞紐。
    九鼎匯聚於夏王朝都城揚城,以彰顯大禹統領九州,天下歸一。
    九鼎鑄成當日,九條真龍現身,乃祖龍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負屭、螭吻。
    九龍紛紛獻出精血融入鼎中,使九州鼎更顯神異,匯聚了人族與龍族的福運。
    若將九州鼎一同激發,便會形成一座巨大結界,稱為九州結界,能將人族疆域完全覆蓋,守護族人,抵禦外敵。
    大禹鑄成九鼎,功德圓滿,成為五帝中的最後一帝,入住火雲洞,承載人族氣運。
    臨行前,大禹將帝位傳給了群臣推舉的益。
    然而大禹剛離世,益尚未穩固帝位,此時大禹之子啟回來了。
    啟擊殺益,承襲父業,登上帝位,成為夏朝第二位君主。
    自此,“公天下”
    變為“家天下”
    ,禪讓製被世襲製取代。
    夏氏一族原姓姒,至啟時改為國號“夏”
    為姓。
    同時,啟放棄“伯”
    的稱號,改稱“後”
    ,即“夏後啟”
    。
    夏朝後期動蕩不安,內憂外患不斷,甚至一度失國,雖後複得,但曆經十四代後終告。
    取代夏朝的是商朝,其創立者湯,在伊尹、仲虺等賢臣的幫助下,國勢日漸強盛。
    此時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暴虐無道,商朝趁勢討伐並滅掉了夏朝,建立起新的政權,史稱商朝或殷商。
    定都於毫,吸取夏朝覆亡的經驗教訓,頒布《湯誥》,強調臣子須有功於民且勤勉盡職,否則將受到嚴厲懲罰。
    同時注重以寬容治理百姓,對夏朝遺民采取包容政策,保留其祭祀傳統,並冊封大禹的後代。
    商朝自此開始了一段長久的統治,但這些都已是塵世間的故事。
    話說林揚,隱居於不死火山之中,參悟各種法則,完善自身的大道。
    大千世界不斷演變,各類生命紛紛誕生。
    林揚暗中助力,使得大千世界愈發充滿活力與喧囂。
    他索性將三界騰空,供大千世界的生靈自由演進。
    而在三十三天之上,他又構建了一處全新的大羅天。
    此大羅天隱秘於眾目之外,林揚整理了自己的眾多寶物,諸如先天靈根、黃中李、悟道茶樹之類,悉數種植於此,將其打造成一座無與倫比的修煉聖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僅如此,他還運用神通,將天地間的所有法則大道以及無數生靈的體悟引向大羅天。
    聚集生靈智慧與天地靈氣,無疑對他的大道發展大有裨益。
    林揚的修為也日益精進,深不可測。
    這一天,林揚正潛心修煉,忽然聽見係統的提示音:“叮,昊天之妹瑤姬下凡與楊天佑相戀,宿主是否幹預?”
    “選項一:接受任務,拆散瑤姬與楊天佑,阻止仙凡之戀,可獲昊天感激,得情之法則碎片三枚。”
    “選項二:拒絕任務,繼續修行,可得夢之法則碎片三枚。”
    ……
    “仙凡之戀?瑤姬和楊天佑,難道楊戩要出生了?”
    林揚聽罷,頓時來了興趣。
    這可是神話傳說裏的頭號八卦,誰會不關心呢!
    “係統,我選二。”
    林揚略加思索,便下了決定。
    這仙凡之戀與他並無幹係。
    況且,何必拆散這對戀人呢?畢竟這也算是一段真摯的感情。
    再者,若真拆散他們,那楊戩這位天界首屈一指的戰神又該如何存在?
    到底是誰該承受這一切?
    林揚沉醉於夢之法則的體悟,夢中諸多玄妙法門自然而然浮現於心頭。
    他仿佛置身夢境,心神,穿梭於無盡生靈的夢域之間。
    雖未習得夢中成道之術,這般經曆亦是前所未有的奇妙。
    大千世界眾生之夢形態各異,奇異非凡,能把現實中難以實現之事變為真實,這種虛實交織的境界令林揚思緒翻湧,豁然開朗。
    “叮。”
    係統突兀的聲音再度響起:“瑤姬私通楊天佑並育有楊蛟、楊戩、楊嬋三子,昊天聞訊派遣天兵圍剿瑤姬一家,宿主可願施以援手?”
    “選項一:出手相救瑤姬,可獲情之法則碎片一枚。”
    “選項二:袖手旁觀,任其發展,可得命運法則碎片一枚。”
    ……
    林揚靜心權衡係統所提的選擇。
    片刻之後,他決意而定。
    “係統,我選一。”
    林揚無意攪亂這場因果。
    喜歡大秦:生存法則,誰先造反誰輸請大家收藏:()大秦:生存法則,誰先造反誰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