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甄嬛傳之雍正009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胤禛:“準噶爾很多人會跟著噶爾丹叛亂,是因糧食短缺,為了活命,不得已為之。”
    “若是兒子能建立起一座人牆,解決他們的糧食短缺,或許能說服一些人投降大清。”
    康熙:“何為人牆?”
    胤禛:“兒子曾經有看過些雜書,上麵提到羊毛可以做成很多禦寒之物。”
    “準噶爾是牧羊部落,有的是羊毛。轄區內有生長一些名貴藥材,這些皆是我們需要的。”
    “我們可以成立一支商隊,用糧食與準噶爾人置換,彼此互惠互利,準噶爾的百姓日子能過得下去,必定不會跟著噶爾丹幹掉腦袋的事。”
    康熙:“羊皮可禦寒,終究是少數,恐換不了多少糧食。”
    胤禛:“兒子所提,並非直接用羊皮,而是用羊毛;聽聞有種綿羊,專產羊毛,幾個月剪一次,用其產下來的羊毛做成禦寒之物特別保暖。”
    “皇阿瑪可曾記得春秋戰國時管仲以糧食換布的典故?”
    康熙:“當然,管仲先鼓動齊國王臣穿魯縞製成的衣服,抬高魯縞的價格,一邊特意降低糧價,誘使魯國放棄種糧,轉而大量生產魯縞來換糧食。”
    “當魯國的糧食殆盡要以布換糧時,管仲下令禁止穿魯縞製成的衣服,一邊抬高糧食價格,至使魯國陷入糧荒,不得不屈服於齊國。”
    “你想抬高羊毛的價格,誘使準噶爾養羊來換糧嗎?”
    胤禛:“皇阿瑪英明,兒子正有此意,若是準噶爾的百姓知道可以用羊毛來換糧食,定不會選擇用命來換糧。”
    “他們中的很多人會放下武器轉而養羊,此法在準噶爾中傳開,其他蒙古部族紛紛效仿,蒙古之危可解。”
    “兒子願喬裝進準噶爾遊說裏麵的百姓,請皇阿瑪成全。”
    康熙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此去危險重重,一個不慎,你就要留在那裏,你當真不懼?”
    胤禛一臉慷慨:“為大清和平,兒子不懼死,若有朝一日,兒子不慎落入噶爾丹之手,他用兒子來威脅皇阿瑪。”
    “請皇阿瑪不要猶豫,直接用我大清的箭將兒子射死。能為大清和平做一份貢獻,兒子雖死猶榮。”
    康熙最終同意了胤禛的做法。
    得到指令,胤禛帶著幾個身手好的手下喬裝打扮混進準噶爾。
    找到不服噶爾丹之人進行遊說,以羊毛、珍貴藥草換糧為由,勸其帶部脫離叛亂隊伍。
    大清強勢,準噶爾所有將士加一塊不到十萬人,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與大清敵對。
    在胤禛的勸說下,成功動搖了三萬人叛亂的念頭。
    胤禛順勢許於好處,由他們去勸說其他人,若能勸得其他人放下武器,可送糧食為報。
    有了更多人瓦解噶爾丹的隊伍,到最後跟著噶爾丹上戰場的隻剩下兩萬人。
    大清十萬大軍輕鬆取得勝利,噶爾丹自盡而死。
    戰事完成,康熙大讚胤禛的嘴能頂千軍萬馬。
    胤禛:“兒子有此成就,與皇阿瑪平日的教導脫不開關係,兒子多謝皇阿瑪栽培。”
    胤禔胤祉胤禩心中酸澀不已。
    胤祺在這場戰事上傷了臉,沒在這裏。
    胤禔:“四弟頭次辦差,就辦得這麽漂亮,以後有空,多與大哥聊聊。”
    胤禛:“大哥在戰場上英勇無敵,殺得敵人自動避讓,我不如大哥。”
    胤禔為了在康熙麵前得個好表現,在戰場上玩命的拚殺。
    殺到最後都殺紅了眼,周邊的人不自覺的退去,免得給這個殺神送上功績。
    康熙樂嗬嗬道:“老大老四都是好樣的,沒給皇家丟臉。”
    胤祉在戰場上的表現一般。
    胤禩沒分到上戰場的任務,又沒像胤禛一樣主動討要任務,此次跟來純粹是學習,沒表現的機會。
    兩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胤褆胤禛大出風頭。
    戰事完成,胤禛自動請求留在準噶爾善後。
    胤禛:“皇阿瑪,與準噶爾的交易需要個過渡,兒子願留在準噶爾牽個頭,等事情理順了,兒子再回京城。”
    康熙對那些放下武器之人不放心,確實需要個人監督一陣子。
    老大作戰英勇,在處理雜事上沒有老四心細耐心,且羊毛一事是老四提出來的,由他來處理最好。
    康熙:“盡快處理完事情回來,朕給你封爵。”
    大軍離開,胤禛在準噶爾待了大半年,帶著一堆用羊毛製成的衣服回到禁城時已經是康熙三十六年底了。
    外麵積了層厚厚的白雪,胤禛帶回來的羊毛衣服剛好派上了用場。
    康熙穿在身上動了動,歡喜道:“還別說,這羊毛製成的衣服舒適柔軟,保暖性好,不比羊皮製成的衣服差。”
    胤禛:“最主要的是割羊毛不像剝羊皮一樣是一次性的。一頭羊從羊羔養大需要一兩年,割皮下來製不成一件衣服。”
    “一隻綿羊一年產下來的羊毛能製作幾件衣服,顯然用羊毛製作衣服的成本更低一些。”
    康熙:“準噶爾有了這個進項,應該能安穩一些時日了。”
    胤禛:“大多數人並不想打仗,隻要勤快些就能換取活下去的機會,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用命來換。”
    “這個先例一開,其他蒙古部族紛紛效仿,這便是一堵減少戰事的天然人牆。”
    康熙滿意的點點頭:“你辛苦了,回去休息幾天,往後不必去上書房,直接去戶部當差。”
    除了胤礽外的其他阿哥都是娶了嫡福晉方能進入朝堂,胤禛尚未大婚就進入朝堂,讓後宮妃嬪阿哥們羨慕不已。
    準噶爾戰事完時,康熙便想著大封諸位皇子,隻因胤禛在準噶爾未回,大封的旨意便一直壓著。
    胤禛回來沒幾天,康熙大封的旨意便下來了。
    一三四三位皇阿哥皆封了郡王,五八十三位皇阿哥為貝勒,七九兩位為貝子。
    胤禛的貢獻大,又是嫡子,他的初封是郡王,出身同樣高的胤?缺少貢獻,初封便在胤禛這位哥哥之下,為貝勒。
    胤禔是長子,入朝堂多年,在戰場上表現英勇,有大貢獻,為郡王。
    喜歡綜影視之橫行甄嬛如懿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橫行甄嬛如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