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東京上空的蘑菇雲1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當一麵射日旗幟飄揚在大城參謀的市政府大樓時,127、127師團除去被俘861人,其他全部被殲滅,包括切腹自殺的兩個師團長。
    足立此刻蜷縮著坐在一堆俘虜裏麵,他最終還是沒有能夠逃脫搜捕,哪怕被俘虜,足立也覺得是一種解脫。
    躺在一堆發臭開始腐爛的屍體裏麵的感覺非常不好,其實組立之所以被俘虜,是他實在受不了讓他真的無法接受的屍臭味,才最終選擇站了起來向搜捕的華聯士兵投降。
    可他還是沒有脫離與屍體的接觸,因為華聯的士兵命令他們將城外的那些日軍屍體全部砍掉頭顱,ran?hou抬入挖好的大坑。
    接著就是被澆上火油的萬人坑被一把火點燃,而他們這些俘虜則被一個個審理甄別。
    組立是剛剛從國內進入到暹羅的補充兵,在127師團抵達暹羅後,他們才被編入到127師團。
    他很幸運的逃脫被砍掉腦袋的命運,與他以前被俘的860人當中有371一被直接當著數萬暹羅百姓與很多記者的麵砍掉了腦袋。
    大城正南麵的日軍屍體萬人坑,用日軍頭顱堆砌的京觀,數百日軍在眾目睽睽下被砍頭。
    第二天華聯公報的一篇祭奠九一八事變之後遇難軍民的祭文登上了不少報社的頭條。
    公元1943年,華夏子民謹以碧血丹心告祭於抗戰英靈之前,正告東瀛殘寇曰。
    嗚呼!自倭奴裂我東北,鐵蹄踏破盧溝,神州陸沉已十二載矣!
    白山黑水,忠骨埋於凍土楊靖宇食棉絮而戰死,趙尚誌飲恨雪原,八女投江魂化寒濤。
    大江南北,碧血浸透焦城淞滬鏖戰三月,台兒莊屍山塞運河,武漢會戰城喋血一百三十八晝夜。
    無名英烈,浩氣長存天地野人山白骨蔽徑,騰衝城寸土皆燼,數萬遠征軍魂永鎮國殤墓園!
    今我華聯子弟,承先烈遺誌,逐寇至暹羅大城。
    殲37師團於武裏,誅127、128關東獸軍於城垣!梟首戰犯四萬,壘骨為京觀;血債終以血償,祭我數千萬冤魂!
    碧血千秋名萬古,我來憑吊壯歌吟。
    爾等暴行,罄竹難書
    屠城絕戶金陵秦淮血浪未幹,重慶轟炸焦骨尚溫。
    虐殺婦孺平頂山嬰孩挑於刺刀,慰安所冤魂泣遍東亞。
    逆天悖理731部隊活人解剖,強征“肉彈”充作炮灰!
    爾等敗亡之兆早顯。
    雪峰山下,阪西一郎铩羽而歸。
    怒江南岸,五萬倭奴斃命焦土。
    倭島本土,地火天罰仍不知悔!
    今東瀛殘寇困守四島,負隅頑抗
    若降,依《埃及宣言公告》四事
    1 繳械止戰,盡釋戰俘;
    2 歸我台澎,退出朝鮮;
    3 縛獻戰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皆付審判;
    4 天皇詔告,謝罪天下!
    若拒,則雷霆三擊立至
    天火焚城千架戰鷹蔽日,終極審判不日降至;
    陸海合圍百萬大軍出東南,盟軍鐵甲群鎖三島;
    萬民皆兵四萬萬同胞同仇,定教“倭塚草蕭梢,日落烏啼泣鬼妖;
    正告日本軍民!
    莫為軍國殉葬!爾等亦受其害
    九州童稚被迫“自決”,東京火海焚盡家園;
    棄械者生,頑抗者亡!亞洲解放鍾聲已響,爾等重生惟在今日!
    隨著那篇詳盡描述至九一八到目前的檄文,以及日本南方軍潰敗慘狀的紀實文字,如同驚雷般在世界範圍內炸響。
    各國報紙的頭版頭條,不再是歐洲戰場的硝煙或太平洋島嶼的爭奪,全被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占據。
    燃燒的日軍坦克癱作廢鐵,漫山遍野穿著土黃軍裝的屍骸枕藉,被俘日軍眼中褪去驕狂隻剩麻木的絕望眼神。
    以及——最為醒目的——大城府城頭、清邁古寺上空,那麵猩紅底色、金色後裔射日圖徽的華聯旗幟,在焦煙散盡的藍天下驕傲地舒展。
    文字的衝擊力尚在發酵,圖像的傳播卻如野火燎原,將“華聯”這個如同從遠東迷霧中驟然崛起的軍事同盟,烙印在全球視野之中。
    國際輿論一片嘩然,有人驚呼亞洲戰場天翻地覆,有人憂慮戰局走向突變,更多的人則是懷著強烈的好奇與探尋欲。
    這股風潮在東南亞本土尤甚。
    不到一周時間,暹羅的心髒——曼穀,這座曾被太陽旗短暫籠罩的“和平都市”,在經曆了最初的混亂與巨大的政治動蕩後,塵埃落定。
    華聯的旗幟替代了日章旗,重新在皇宮前的廣場、在總理府上空高高飄揚。
    緊接著,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政變與聲明,震驚了世界。
    擁有深刻華裔血脈的暹羅皇室,在權衡力量對比與民心向背後,公開宣布放棄獨立地位,正式加入華聯,成為這個新興軍事同盟的第一個加盟國。
    一紙宣言,暹羅的未來被徹底改寫,這個消息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激起了遠比想象更為洶湧的漣漪。
    嗅覺靈敏的世界各大通訊社、報社的記者們,如過江之鯽,蜂擁而至曼穀,隨之將目光投向了更北方的緬甸。
    他們手握特殊的采訪許可(其中不乏華聯方麵主動放行的有意引導),以曼穀為據點,深入華聯控製的每一塊區域。
    他們的足跡踏過剛經曆血戰、尚彌漫著硝煙和消毒水氣味的大城府(阿瑜陀耶),探訪了被解救的戰俘營和勞改營。
    他們北上進入武裏南府的廣袤原野,見證了大規模集結的華聯軍和源源不斷的後勤車隊。
    最終,他們的目光聚焦到了那座曆史悠久的北境重鎮——清邁。
    站在清邁城外尚未清理完畢的戰場上,焦黑的大地、扭曲的鋼鐵殘骸、尚未填平的巨大彈坑,連同空氣中若有似無的血腥與焦糊氣息,共同構築了一幅無聲而駭人的地獄圖景。
    向導麵無表情地指著那片焦土“這裏,還有附近的山穀裏,埋葬著近二十萬昭和軍人的亡魂。”
    “他們曾經不可一世,如今化為這片土地的養料。”
    記者們手持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卻沒有人能輕鬆按下,沉甸甸的死亡氣息壓得人心口發悶。
    這些影像和文字記錄,很快通過電波和航空郵件,傳向世界每一個角落,再次佐證了戰場態勢的劇變。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反攻從野人山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