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車隊出發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時間緊任務重,有好幾百斤豆幹要鹵要放料,林家一家人晚飯草草的吃了一些,鎖上前院的院門,一家人齊聚後院。
“阿娘,小嬸你們兩個把這些豆幹都切四方塊,在中間改個刀放到盆裏。”
“阿爹你和小叔你們兩個二十斤稱一盆,我來放料,”配料的比例林雨荷是最清楚的,第一次出單,想著親力親為味道做到最好。
林阿奶和林阿爺負責燒火,鍋裏加水加鹽投放林雨荷自製料包,加入特製醬,放入稱好的豆幹,大火燒開在浸泡。”
好在步驟不是很多,就是量大,再加上家裏就這幾口大鍋,煮開鍋就得把豆幹盛到盆裏浸泡,一點時間都不能耽擱。
家裏的盆多缸多,一家人忙到第二天早上才算把幾百斤豆幹煮出來,在看林家的盆裏缸裏泡的都是豆幹。
“阿奶,阿爺你們進屋去睡一會,”林雨荷看著兩個老人這麽大年紀跟著忙一夜,不免有些擔心。
“嗯,年紀大了覺少,我們兩個老的都沒事,你去睡,家裏讓你阿爹跟小叔看著。”
走路都有點打晃的林雨荷,嗯了一聲回房倒床上就著,林母擔心閨女進屋看了一眼。
“這丫頭真是的,鞋都沒脫就睡了,”疼閨女的林母給孩子蓋好被子,去後院看了一眼,也進屋迷瞪一會,還不能睡太久,還得裝壇,
中午林家人還沒醒,二姑奶奶三叔婆已經幫她們家的午飯做好,就等著他們睡醒,“雨荷乖,醒醒了,起來吃點飯咱們在睡。”
三叔爺一大早也過來幫忙,照顧家裏看著林地上工的蓋房人,一家人睡覺把家交給了別人。
揉著沒睡醒的眼睛,爬了起來,去後院看了一眼豆幹上色。
剛吃過午飯從村口進來四輛大車,五匹高頭大馬,林家有驢車,村裏牛車也有,已經不再吸引村裏的孩子。
這麽多大車後麵跟著村裏的孩子歡呼,“哇,是大馬車又是去林家的。”
餘二爺一馬在前,後麵四人一人負責一個大車,隻不過這一行五人,有老有少讓人忍不住會多注意兩眼。
“餘二爺,三舅舅,”馬車一停穩,林雨荷就從院裏出來,看到自己的車隊,哎呀高興,咱也是有車隊的人了。
幾人一下馬,林家跟車隊上的人打了招呼,“雨荷過來,這個是我師兄,他叫李三石,你喊他李伯就行,這次他跟我們一起跑這一趟。”
李三石是正在扛包時被叫回了鏢局,去一趟蒼縣給三兩銀子,這個好事哪裏去找,再說跟著自己的老搭檔又是熟人,不去的是傻子。
昨天收工結了工錢,急忙回去收拾了鋪蓋卷就去了鏢局,吃過飯就過來了。
看了眼小丫頭林雨荷,這就是鏢局所有人都在誇的小丫頭,看著年歲也就十來歲。
“李伯,這一路還是辛苦你們了,快快院裏坐著歇會。”
白子棋帶頭朝院子裏走,“三舅舅你們今天怎麽來這麽早,我還以為你們要等晚上才能過來。”
白子棋接話道,“一是壇子裝車比較麻煩,二是過來看看有要幫忙的嗎?”
等到大車上一層壇子一層草簾摞高,周圍在圍一圈草簾,用個大號油布一裹,才算完成。
林雨荷看著他們裝車,家裏人伸不上手,想說專業的就是專業的,自己把鏢局的人招進自己的車隊做的是最正確的事。
幾輛大車裝滿,已經過了半夜子時,幾人這才解開鋪蓋卷,在林家的棚子裏湊活著迷瞪一會,等到四更天一過,幾人就要啟程。
“三舅舅,這是家裏給蒸的兩鍋包子一鍋饅頭,照這個天氣吃兩天是沒問題的。”
林雨荷還給他們炒了一壇子蘿卜幹,交代幾人用幹筷子夾出來再吃,避免沾水變質。
給幾個人的水囊裏灌滿水,交代林小叔,“小叔,一路上的水一定要燒滾了才能喝,在幹淨的河水都不能直接喝。”
白家的兩個小子聽著林雨荷的這不能做,那個不能吃,“表妹,你可真是能說,咱們這麽多年都是直接灌的水囊。”
被白子棋給教訓了一頓,“小子,聽你表妹的。”
還沒出門林雨荷就開始擔心,從院裏說到了院外。
四更一過,剛好能看見路,“車隊要出發。”
林雨荷單獨交給林小叔五十兩銀票,“小叔,這五十兩你單獨放好,一是給你應急,二是沿途你注意一些,看看能不能帶回一些咱這邊沒有,能拉過來賣的貨,這樣就不用空車白跑一趟。”
林小叔想想給送貨的這個掌櫃,就是順便買了他們家的鹵豆幹,心裏明白。
“知道了雨荷。”
林雨荷看著收拾好的大車,白子棋看了她一眼,一聲“走了”馬車開始朝前緩慢的移動。
速度越來越快,林雨荷緊跟在後跑了幾步,“一路順風,等你們回來。”
一連忙了幾天,林家的車隊是終於出發,蔫巴的林雨荷晃進院子。
“行了,你也沒太睡,趕緊回房睡會去,等天亮了我在喊你起來,”林阿奶看著像是失了魂的林雨荷心疼。
剛剛送走了車隊林雨荷哪裏睡的著,坐在床上看著窗戶外麵的天色慢慢變亮,院裏林母和小嬸收拾麵盆繼續去荒地。
也是從今天起,老林家鹵豆幹正式在荒地支起招牌幌子,“老林鹵豆幹”
門口的林地作坊也收拾得差不多,昨天一天都在盤鍋支灶,等著晾個十天半個月過了年就能搬進去。
快過年了伸頭朝自己床底下瞅了一眼,“嗯該收拾了。”
“阿爺,作坊蓋的差不多了,找幾個人去荒地把我留的一畝地澆水,要把蓮藕種上了。”
林雨荷床底下有蓮藕,林阿爺一直都知道,都是她自己一個個挑出來的,問她就說要種,也沒說要種到哪裏。
“雨荷,那塊地說大不大,要是全指挑水澆,那得好幾天才能澆透,你要種藕,還得保證裏麵有水。”
林阿爺的擔心確實是,自己家人都很忙,也沒有時間每天去河裏挑水,找人費用也高,記得前一世有水車,能不能借助水車把地頭河裏的水澆到地裏。
“知道了阿爺,先找人澆,我來想方法。”
喜歡退親後,帶著家人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退親後,帶著家人發家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